這過氣網紅,炸出了朋友圈多少隱形富豪
“死去的回憶突然開始攻擊我?!?/p>
最近身邊總有人懷舊,互聯網上也不時重現一些曾引發過80、90后追捧熱潮的身影。
這幾天,一個“曾經很火但已消失了的品牌”的話題,又成了熱門。
有人po出下面三張老物件的照片,并感慨“用過這些的應該都當爹當媽了吧?”
微博@我和搞笑男的日常
定睛一看,好家伙,這不是90后童年三大件嗎?
中間的諾基亞5300滑蓋手機,當時可是最潮的手機型號,誰有了一部,足夠在班里炫耀一個月。
最右邊的多功能充電器,又叫萬能充,哪個家庭不得備上四五個,高級一點的充電時還會發彩光。
不過左邊……那個造型可愛、長著兩只眼睛的小東西,竟然有不少網友說沒見過?
圖源微博
沒見過的朋友估計是年齡太小,但不夸張地說,它堪稱每一位90后的共同記憶。
盡管已經過去了近二十個年頭,當年玩過的人都已經長成了穩重的大人。
但再見到它的樣子,依然會猛地DNA一動,條件反應般喊出它的名字——
這不是那個,電子寵物嗎?
圖源微博
01 90后的第一個“電子玩具”
“我兒子昨天剛從學校畢業,今天就發現他談戀愛了,是時候準備操辦婚禮了?!?/p>
如果你以為這是一段發生在公園相親角的對話,那就錯了。
這只是90后上小學或中學時,養電子寵物的日常。
從早晨醒來第一眼,看看機器里的寶貝起床沒;到課堂上無數次溜號,只為照顧它吃喝拉撒……
一整顆心撲在一個“小生命”上的經歷,很多人早就擁有了。
不記得是誰第一個把電子寵物帶到班里的了,只記得第一眼看到它時的新奇。
圖源《CBC檔案館:90年代的賽博寵物》
在那個比手掌還小的塑料機器里,有一個蹦蹦跳跳、走來走去的像素小動物。
主人需要給它喂食、清潔、看病,讓它學習、玩游戲、睡覺,為它們的成長和交友負責,就像在照顧自己的孩子。
在那個沒有接觸過什么電子玩具,也很少有機會飼養小動物的年代,電子寵物迅速成為了學生黨的寵兒。
一時間,各種顏色、各種樣式的電子寵物出現在校門口的“潮流風向標”——小賣部里。
最便宜的電子寵物機,屏幕是黑白的,幾個按鈕也都是硬邦邦的。
彩色屏幕的算是升級版,有著更精美的小動物和更豐富的功能。
少數零花錢多的孩子,則憑借電阻觸屏和有紅外線聯機功能的“頂級寵物機”,成為了班上的高端玩家,身邊時刻圍著一堆眼饞的同學。
不同外觀和功能的電子寵物,甚至讓小小年紀的我們,體會到了鄙視鏈的存在。
好在對孩子們來說,攀比總是一時的。
只要擁有了寵物機,就像擁有了一個有血有肉的真寵物,沒有人會再嫌棄它的“出身”。
一只樸素的電子寵物長這樣
那時候跟父母索要獎勵,也會毫不猶豫想要一只電子寵物:
“期中考試努努力拿個雙百,終于軟磨硬泡讓我媽給買了一只?!?/p>
買回家,拆開塑料外殼,迫不及待扯出背后的絕緣條,安裝好電池。
隨著開機的嗶嗶嗶提示音,一只蹦蹦跳跳的寵物便出現在屏幕上。
從小雞、兔子、小魚、熊貓等幾十種動物里選擇一個,給它起好名字,從此就開始了“蛋不離手”的生活。
一只叫Jim的青蛙
吃飯帶著、出去玩帶著、寫作業帶著,甚至是上廁所都要帶著。
給它喂食,給它鏟屎,給它安排玩耍和學習計劃。
還要在老師背過身板書的時候,提心吊膽地瞅一眼桌洞里寵物的生長狀況,防止它在課堂上“肚子餓”發出電子聲。
上學時養的電子寵物,讓不少8090后早早有了“當爹當媽”的初體驗。
如果照顧不周,電子寵物隨時有可能離家出走,更有可能死去。
不少小孩第一次體驗“生離死別”,就是在辛辛苦苦又當爹又當媽,照顧了電子寵物一個星期之后。
“只是周末睡了個懶覺,醒來打開游戲機就只剩墓碑了。”
圖源微博
“有次不慎被老師沒收,擔心寵物死掉還潛進辦公室偷了回來。結果還是去晚了,一開機發現它已經變成了墓碑?!?/p>
可能,作為私藏在課桌下的玩具,很多電子寵物的最終結局,就是被老師沒收。
畢竟在老師眼里,它就是讓全班同學不好好聽講,一到課間就扎堆在一起“玩物喪志”的罪魁禍首。
02 電子寵物的“興起”和“消亡”
小時候,因為經濟條件有限,又看不懂機器上的日文按鍵,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玩的是盜版。
小時候真不知道/微博@小菲愛數碼
其實第一臺電子寵物機,是1996年由日本萬代公司出品的“拓麻歌子”。
它的名字“拓麻歌子(Tamagotchi)”由日語的“蛋(tomago)”和“手表(watch)”結合而成,是一款外形猶如雞蛋的養成類游戲機。
圖源《CBC檔案館:90年代的賽博寵物》
它一經推出就風靡全日本,即使在日本經濟大蕭條的環境里,依然狂攬1.5億美元銷售額。
同時這股“拓麻歌子熱”,也席卷了全球 30 多個國家的玩具市場。
不同國家的孩子們在世界各個角落,對屏幕里的一只只電子寵物傾注心血、悉心照料。
然而售價上百元人民幣的拓麻歌子,對于彼時零花錢緊巴巴的小學生來說無疑是個天文數字。
于是,一些盜版生產商大行其道,只要十幾二十元的“山寨拓麻歌子”占領了大部分市場。
同樣體型小巧,外觀可愛,用簡單的幾個按鈕就能操作……
這些“寵物蛋”“電子雞”“寵物反斗星”就成了鼻祖級別的網紅,承包了一代人的回憶。
對于生活在當下,時刻被新鮮事物包裹著的新一代年輕人來說,恐怕很難想象,電子寵物當時是怎么讓無數小孩廢寢忘食的。
只有小時候擁有過的人才明白:當它出現在你眼前,你根本沒法忽視它。
從外形上看,這個形狀像雞蛋的彩色寵物機,從外形到游戲界面都在印證著“可愛即王道”的道理。
它既是少女心的終極載體,也是想象力的無盡延伸。
圖源拓麻歌子官網
不管是把這顆五彩繽紛的寵物蛋拿在手里,揣在兜里,還是像鑰匙一樣掛在脖子上,都感覺好像擁有全世界。
而就像拓麻歌子的最初設計者——真板亞紀的創造初衷一樣:
“讓人們在照顧、關懷某樣事物中發現樂趣?!?/p>
我們每天定時給它喂食,時不時關心一下它的心情和學業,對電子寵物產生的責任感和情感寄托,也讓我們體會了一把“養娃”的快樂。
誰能說,和同學比著誰的電子雞學習好、長得快,不是8090后的“雞娃”初體驗呢?
圖源微博
當一只電子寵物,搖身一變成為我們和喜歡的男女同學一起玩耍、交流“育兒經驗”的小借口。
它在社交層面上的延伸,也幫我們和他人建立著連接,讓學生時代容易感到孤獨的孩子們不再孤獨。
圖源YouTube@CBLS
然而,當我們以為電子寵物將隨著時代的更迭,不斷進化、生生不息的時候,它好像悄然消失了。
不僅從1999年到2003年的四年中,萬代沒有再推出任何一款新的“拓麻歌子”機型。
曾掛滿中小學門口小賣部的電子寵物機,也不知何時失去了蹤跡。
或許是孩子們長大了,曾經裝滿零食和玩具的書包,變成了習題冊和做不完的考卷,又變成了公司文件。
曾經掛在脖子上不離身的寵物蛋,變成了家門鑰匙,又變成公司工牌。
你可能記不清自己的寵物機到底是被父母扔掉了,被老師沒收了,還是自己弄丟的。
總之,它再也沒在你的眼前出現。
圖源拓麻歌子官網
但“寵物機”的消失,并不意味著電子寵物消失了。
互聯網和手機的普及,讓越來越多形態的“寵物”在不同的設備上出現。
最開始,可能是那只一開機就跳上屏幕的QQ寵物企鵝,讓很多玩家人生第一次氪金,開了粉鉆。
“QQ用了十幾年,唯一一次充Q幣,就是為了買一顆‘還魂丹’救活Q寵?!?/p>
“我是打座機電話充Q幣來養活它的,家里人一度對話費賬單產生懷疑?!?/p>
2010年,一款outfit公司研發的“會說話的湯姆貓”風靡全網。
它能夠借助AI系統和用戶進行語音交流,更進一步地實現情感上的互動。
2018年,旅行青蛙游戲火爆,游戲在全球的下載量突破一千萬,中國玩家占了95%。
人人養起了“蛙兒子”,每天打開十幾次app,就盼著遠行的“蛙兒子”寄回一張明信片。
還要卷誰的蛙蛙走得遠
還有養在摩爾莊園里的小拉姆,養在螞蟻莊園里的雞,養在動物森友會里的烏龜和倉鼠……
甚至現在人們在微信狀態里,也裝扮起屬于自己的農場,養起了屬于自己的雞鴨鵝豬狗貓,也可能是蟑螂。
越來越多新型虛擬寵物出現了,它們不會輕易弄丟,也沒那么容易死。
它們以各種形式,延續著電子寵物帶來的快樂,幫人們消解著孤獨。
圖源微博
03 回憶不曾遠離
或許你早已看透,宇宙的盡頭是互聯網,互聯網的盡頭是懷舊。
每當人們回憶小時候,會發現殘酷的時間,也展露出溫柔的一面。
那時候我們沒有電腦,iPad和iPhone,也沒有王者榮耀。但對于游戲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都曾被不同的童年玩具所滿足。
省吃儉用,斥30塊巨資買的悠悠球,舍不得借給只會一招“遛狗”的同學。
自己在家苦練“瞬雷出擊”和“旋風掃落葉”半個月,才敢在兒童節的文藝匯演上當眾露一手。
“這招甚至擁有一個炫酷的名字,叫天外銀龍?!?/p>
夕陽下的悠悠球少年/《火力少年王2》劇照
當大家都能耍個一招半式后,悠悠球帶來的新鮮感和驕傲感,很快就成了過眼云煙。
隨著動漫《四驅兄弟》走紅的四驅車,憑借自己動手組裝的無限可能性,成功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
《四驅兄弟》劇照
它的零部件越復雜,價格就越貴。
而一套配備獨立工具箱的豪華四驅車套裝,成了不少男孩女孩渴望擁有的第一輛“豪車”。
圖源微博
但即便在那時,擁有四四方方屏幕的電子玩具,也擁有吸引眼球的絕對實力。
很多人第一次委屈到睡不著,就是因為搶不到肯德基的上校老爺爺游戲機。
貪吃蛇、俄羅斯方塊、坦克大戰、青蛙過河等9個經典游戲,加上獨一無二的憨厚外形,讓它成了千禧年的貴族標配,也讓它的擁有者成了全班同學心里的富豪。
啥家庭條件啊/圖源微博
如今在二手交易平臺上,即使面部因為年歲久遠而嚴重磨損,也能輕易賣到上百元。
盡管裝上電池,打開游戲機那一刻,悸動的心情再也無法和孩提時代相提并論。
還有名為“學習機”實為“游戲機”的小霸王,對當時的小孩來說,樂趣不比如今的switch和PS4差一星半點。
誰能想到它是學習機出身呢/微博@今天看什么
里面的魂斗羅,吃豆人,勇者斗惡龍,超級馬里奧……小時候怎么玩都玩不膩。
即便有時,付出的代價有些慘痛——
“有次把家里鬧鐘的電池偷偷摳下來,裝游戲機里玩,第二天害全家遲到,被爸媽混合雙打?!?/p>
或許也正因為,那時我們不被父母和老師允許玩游戲,也沒有很多眼花繚亂的選擇。
那些曾陪我們走過學生時代的玩具、電子游戲機,才會一直在記憶里閃閃發光吧。
圖源微博
如今,第一批玩電子寵物的孩子們,都已經長成了大人,很多有了自己的孩子。
但再次看見那些陪我們度過童年的老物件,還是會瞬間穿越時光,回到那個夢見無數次的小學課堂上。
圖源微博
那時候希望快快長大。
而現在,我們只希望時間慢些走。
參考資料
[1]拓麻歌子貼吧https://tieba.baidu.com/f?kw=%E6%8B%93%E9%BA%BB%E6%AD%8C%E5%AD%90&ie=utf-8
[2]萬代公司官網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0%AC%E4%BB%A3
[3]官方愛好者網站https://tamapalace.tumblr.com/
[4]CBC檔案館 https://www.cbc.ca/player/play/968646723810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槽值”(ID:caozhi163),作者:槽值小妹,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