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80后創始人的“英雄聯盟”,紅杉、光速中國都投了
說起2021年大熱的企業服務賽道,RPA無疑是其中最熱的細分領域。據天眼查顯示,過去一年到現在,RPA成為企服融資賽道上的最新黑馬,共有17家廠商完成融資,估值近230億。投資方中不乏紅杉、高瓴、IDG、經緯創投、微軟等一線基金的身影反復出現。
前幾日,來也科技剛剛宣布完成7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再度刷新RPA行業最高估值;而就在不到一周時間內,來也科技才收購了在對話式 AI營銷領域的法國初創企業 Mindsay,成為我國企服賽道中的標志性事件。
顯然,成立僅僅7年時間的來也科技,在夯實中國 RPA+AI 領軍者地位后,也進一步向“打造世界級的一體化智能自動化平臺”這一目標發起沖擊。
0138歲博士創業,紅杉中國、光速中國都投了
創始人汪冠春,是知名互聯網創業者,本科就讀于上海交大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畢業后,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修讀Double E博士。2011年,拿到真格基金徐小平的天使投資后,汪冠春決定回國創業。
10年間,這位年僅38歲的博士已經先后參與了兩個創業項目。最開始,汪冠春與合伙人胡一川創立了阿甘網,這個首次創業的項目,提供類似Netflix在線DVD及藍光租賃業務,采用會員式服務。
但由于該項目在中國市場受眾有限,獲取用戶和市場推廣成本較高,于2012年轉型為今晚看啥。通過給世界上數百萬部電影標簽分類,最終建立成一個龐大的影片基因庫,基于一種新型的推薦引擎,為用戶做更為精準的興趣推薦。到2012年11月,今晚看啥被百度公司收購,歸屬百度垂直搜索業務體系。
而在百度工作三年后,汪冠春選擇重新出發,于2015年創辦「助理來也」,并獲得400萬美元天使輪投資,首輪融資即引來一線基金加持,包括光速中國、紅杉中國、真格基金以及澎湃資本。
“助理來也”是主打自然語言處理(NLP)和個性化推薦技術的智能助理平臺,初期為服務C端的助理產品“小來”。用戶可以通過語音、文本等最自然的交互方式發起各種服務需求,而“小來”就像私人秘書能記住用戶的日程、習慣和偏好等等,同時還能提供比如訂咖啡、制定出行和差旅安排等服務。產品上線僅2個月,就積累了十萬用戶。
一年時間不到,“助理來也”再次宣布完成數千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Microsoft微軟領投,紅杉中國、光速中國跟投。
2017年年初,在C端用戶累積達到400多萬時,公司再次進行戰略升級,針對B端企業推出了“吾來”對話機器人平臺。打破傳統客服被動式的響應,“吾來”助理更強調主動地觸達客戶進行雙向交互,除了承擔智能化售后客服,更會注重在售前、售中等環節,幫助企業做獲客、激活、留存、變現、推薦等全面運營,用AI技術提升服務效率和營銷轉化。產品應用于運營商、零售、商旅、教育、金融等行業應用,并與中國移動、惠氏、沃爾瑪、攜程、太平洋人壽、龍湖等達成了合作。
隨著“吾來”助理的推出,同年12月份,公司完成千萬美元B輪融資,由雙湖資本領投,光速中國、紅杉中國繼續跟投。
直到2019年,RPA即機器人流程自動化,風口來襲,汪冠春也意識到RPA+AI的協同效應,將帶來更廣闊的應用前景。于是6月27日,AI公司「來也」宣布完成與RPA創業公司「奧森科技」合并,這也是國內RPA賽道上的第一次并購。
“新來也科技”同時宣布完成B+輪3500萬美元融資,進入RPA+AI市場。本輪融資由凱輝創新基金領投,老股東中雙湖資本和光速中國超份額跟投。
關于本次合并,來也科技CEO汪冠春表示: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是實現企業運營自動化的核心基礎設施;奧森科技的創始團隊對RPA平臺產品有豐富的研發和運營經驗,在過去18年里構建了國內知名的RPA社區;奧森科技的RPA平臺產品“UiBot”可以與來也現有的AI能力及對話機器人平臺“吾來”形成很強的協同效應,“新來也科技”將為企業客戶提供“動手能力”(流程自動化)與“腦力”(NLP自然語言處理)兼備的機器人解決方案,提升運營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
027年7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超2億美元
隨后,來也科技加速市場拓展和應用場景的落地,在合并后的半年內快速組建了上百人的政企商務團隊,完成了近300人的RPA+AI解決方案、項目交付和產品研發團隊的擴建,同時還搭建了覆蓋全國的渠道銷售網絡,將RPA+AI成功應用于以財稅、人事、客服和營銷為代表的辦公場景中,其中,已實施RPA項目的大型政企客戶有擴展AI意向的占比達75%以上。
融資速度上,來也科技仍保持著一年一次的頻率。2020年2月,來也科技宣布完成C輪4200萬美元融資,由光速全球基金和光速中國成長基金聯合領投,凱輝創新基金和雙湖資本繼續跟投。
2021年4月,來也科技完成C+輪5000萬美元融資,本輪融資由中國平安旗下平安全球領航基金與上海人工智能產業基金聯合領投,光速中國、紅杉中國及雙湖資本繼續跟投。
而在此輪融資前的一年內,來也科技服務了近百家 500 強企業、數十個政府單位以及上千家中小企業客戶。RPA 業務全年軟件訂閱收入同比增長 9 倍,在第四季度企業業務還實現了現金流為正,對話機器人業務也首次盈利。
如今,在幾乎所有 RPA 廠商意識到要用 AI 來進一步開拓市場時,來也科技已經通過收購,將兼容拓張的步伐邁向了海外市場。
2022年4月14日,國產RPA+AI廠商來也科技官宣收購了法國對話式AI公司Mindsay。這則消息一經公布便激起千層浪,迅速傳遍了RPA行業與創投界。
通過收購與并購完善自身生態,本是企業擴大經營的常用手段,在科創行業更是司空見慣,但讓人意外的是,國產廠商收購海外AI廠商,這在業內尚屬首次。
事實上,Mindsay在企業服務市場相當受歡迎,其主要產品聊天機器人和對話式IVR,已連續 9個季度在全球軟件點評平臺 G2.com 被評為領先機器人平臺。憑借強大的平臺能力、部署易用性及靈活集成,Mindsay已經為超過 600 萬客戶及個人提供智能對話機器人服務。不俗的商業表現,讓不少RPA廠商和AI廠商都想將其收入囊中。
面對眾多廠商拋過來的橄欖枝,Mindsay最終將目光鎖定在來也科技和另一家海外RPA頭部企業之間,經過多輪談判,Mindsay選擇了愿意給予其更多自主發展空間的來也科技。
由于Mindsay更多的面向中小客戶群體,而來也科技的智能自動化平臺則更多面向大型客戶群體。雙方產品融合,將會讓來也科技在全球市場覆蓋面更加廣泛。
而除了產品線和市場布局上延展,此次收購,也讓來也科技的核心技術團隊進一步豐富和多元化:包括來也科技聯合創始人兼 CTO 胡一川(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來也科技聯合創始人兼 CPO 褚瑞(國防科技大學博士),也是原奧森科技 CTO,負責 RPA 產品與生態搭建。曾留校任教,參研過我國的「天河」超級計算機項目,拿過國家科技進步獎;來也科技副總裁兼海外業務 CTO 翁嘉頎,畢業于臺灣大學計算機工程專業,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計算機碩士;來也科技CV負責人劉海龍,清華大學電子信息工程系博士,2010 年加入騰訊,2012 年開始在微信團隊從事 CV 技術研究;以及原Mindsay CTO,牛津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90后Pierre Pakey也加入其中。
收購事件后,不到一周的時間,來也科技再次宣布完成 C++輪7000萬美元融資,投資機構包括厚樸Magnolia成長基金、優山資本、VMS Group鼎珮集團、遠東宏信旗下周濟同歷、光速中國及光速美國。據統計,來也科技7年共完成7輪融資,累計融資總額超過2億美元。
而在一個月內官宣收購、融資后,來也科技緊接著還將在 4 月 26 日,舉辦全新的LAIYE LEAD 2022 智能自動化平臺產品發布會,再度進行產品升級。
03RPA成為企服賽道最熱黑馬,17家廠商估值近230億
當然,作為2021年最火的企服賽道,RPA領域自然也少不了頂尖科創人才和創投基金的薈聚。
去年拿下1.5億美元C輪融資的弘璣Cyclone,成單筆融資額最大的中國RPA廠商。CEO高煜光,曾擔任中國惠普企業服務集團創新解決方案與業務發展總經理,團隊主要來自于HP、IBM、微軟、阿里巴巴、科大訊飛等國內外著名互聯網和科技企業。背后投資方,不乏CMC資本、高盛、Lavender Hill Capital Partners(LHCP)、眾為資本、云暉資本、DCM、經緯創投、源碼資本等知名基金。
最新估值達到26億的影刀,創始人金禮劍曾擔任阿里巴巴RPA負責人。成立于2019年的影刀,以電商做為RPA領域的切入點,自產品正式上線以來,僅一年時間就完成三輪融資,受到金沙江創投、高瓴創投、GGV等一線基金青睞。
創始團隊基因根植于微軟的云擴科技,CEO劉春剛,曾任微軟云計算部門數據管理自動化產品的負責人。去年3月份,云擴科技完成B+輪融資,由 Flaming Captial投資,估值20億。在本輪融資前已獲得紅杉資本、金沙江創投、眀勢資本、深創投等全球一線投資機構合計超4500萬美金投資。
除此之外,壹沓科技、九科信息、令才科技、棧略數據等均在去年獲得過億融資??梢哉f,經過了2020年、2021年的爆發,國內的各大RPA廠商已經完成了初步的資本積累,據天眼查顯示,過去一年到現在,RPA成為融資賽道上的黑馬,共有17家廠商完成融資,估值近230億。
尤其是2021年的最后1個月,RPA行業在資本市場異常活躍。
從12月21日到12月31日,接連有三家垂直領域的RPA廠商宣布獲得投資。整個12月份的RPA融資事件更是達到5起,幾乎占到了全年融資事件的1/3,包括容智信息、英諾森、獨到科技、未斯科技,以及棧略數據。
資本市場對RPA行業如此熱情,掀起國內RPA熱潮,首先得益于美國UiPath為首的RPA企業在國外的成功發展,尤其是UiPath成功上市,超360億市值的亮眼成績大大提振了市場信心,讓市場看到RPA商業模式的可驗證性,因而對同類型的企業也給予了相同的對標。
據IDC預計,2023年全球RPA軟件市場規模將達到39億美元,2018-2023年復合增長率達36%。中國RPA市場也將高速發展,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0.2億美元,2018-2023年復合增長率為64%。
但就當前而言,對標UiPath的國內企業顯然還處在圈地戰中,營收大多還不足一個億,產品精細化不足、客戶累積不夠,國內已上市的人工智能公司大多也市值不佳。未來RPA作為人工智能落地的重要載體,無疑路途還很漫長。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融中財經”(ID:thecapital),作者:若風,編輯:吾人,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 英雄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