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抖音綜藝:站內自嗨,站外無人問津

    今天這篇稿子的選題源于娛sir長期的好奇: 當真有人在抖音上看綜藝嗎?在抖音上看綜藝的人有哪些?

    于是,娛sir就通過朋友圈、社群發布征集帖,展開了一些圍繞“抖音綜藝”的討論。( 樣本不多,僅供參考 )

    評論區的答案,驗證了娛sir此前線上問訪身邊小伙伴得出的結論—— 幾 乎無人在抖音完整地看過一整期/一整季抖音自制綜藝。 準確說在她們認知里,抖音是一個短視頻平臺,她們有的人會在抖音刷綜藝片段,但也僅限于一條視頻不超過5分鐘。

    為數不多的一位來自云南昆明的小伙伴留言道:她不久前看過一期《因為是朋友呀》,動機在于那一期有她喜歡了很多年的明星( 周筆暢 )。有意思的是,在娛sir繼續追問其觀感時,她的回答是:“我用別人手機看的,抖音和拼多多是我絕不下載系列。”

    娛sir還與貴圈一線從業者聊起她們之于抖音綜藝的看法。不愿透露姓名的綜藝導演直言不諱她本身也是沒有用抖音看綜藝的習慣。“抖音在我心里,還是一個打發碎片化時間的短視頻平臺,大家一提到綜藝還是覺得需要抽出一個時間去看。”繼而又補充道: “如果抖音可以做突出這個平臺異于其他平臺屬性的綜藝,我可能會去看,就比如B站的一些自制綜藝,很有B站的風格。”

    言外之意,抖音如果還去做其他平臺做過的東西,沒有自己的屬性,自然也就無法打破平臺壁壘,停留在站內自嗨。

    聊至此,還有一個現象則是—— 在燈塔、貓眼等數據平臺上,像抖音這類短視頻平臺的綜藝節目數據并未呈現。 當娛sir把疑問拋向其中一家數據平臺的運營小伙伴時,對方表示抖音每年的綜藝上新數量停留在個位數,并沒有形成規模,尚且處于觀望階段。

    從2019年抖音入局算起,今年是其布局綜藝的第思念。不妨,先來see see抖音都做了哪些綜藝吧。

    淺淺盤點過后,娛sir將抖音自制綜藝分為三類:

    1、以明星個人IP為主的微綜藝。

    《魔熙先生+》&羅云熙;《尋夢“歡”游記》&趙奕歡;《歸零》&張藝興,形式有橫屏有豎屏。觀感:制作一般,從里到外透露著明星vlog即視感。放到今天來看,甚至不及很多個人博主的視頻質量。

    重點想提及《歸零》,節目找來嚴敏擔任總監制,張藝興為主要嘉賓,娛sir在完整地看完前三集后確信這只是一場張藝興粉絲的集體狂歡。節目制造了一個偶像出逃的懸念,畫面一般甚至隨時虛焦,內容空洞,究竟想表達或者傳遞什么?一連串疑問的答案只有一個:這不是一檔節目,認真你就輸了。

    美名其曰——抖式綜藝,實則還是為粉絲而特定的一個個視頻物料。 結果顯而易見,雷聲大,雨點小。

    即便如此,能夠俘獲一波粉絲流量,對于抖音來說,或許這類綜藝的kpi也就成功達成。所以,繼續推出《給你,我的新名片》《因為是朋友呀》,前者二度合作張藝興,以及李冰冰、昂揚、劉憲華等人,抖音前端累計播放量4億左右,后者被觀眾稱之為英皇團建vlog,抖音前端累計播放量4.8億。豆瓣均未開分。

    2、追尋市場熱門綜藝類別。

    作為綜藝的后入局者,抖音選擇了追尋“前輩們”淌出來的路。

    說人話就是,什么火,做什么。

    之所以這么說,娛sir并非空穴來風。

    眾所周知,2019年,米未推出了《樂隊的夏天》,5月開播,8月收官,一舉問鼎當年爆款綜藝寶座。2020年1月,《stage舞臺第三季·國境線》花落抖音。科普一下,《stage舞臺》原本是張亞東作為發起人,網易云音樂和多米音樂聯合出品的一檔音樂人(其中不乏大量樂隊)MINI LIVE視頻節目,前兩季在網易云獨播。

    隨后,又推出另一檔音綜《即刻唱響》,主打全民選秀,形式一如當年因為疫情催生的云綜藝。

    再后來,抖音重磅推出首檔“所有格”紀實真人秀——《很高興認識你》,導演趙琦,固定MC 周迅 和 阿雅 。從班底到節目內容,依舊很熟悉,一定程度上充斥著2018年同是趙琦導演、阿雅擔任MC的明星紀實真人秀《奇遇人生》的氣質。

    直到如今,《奇遇人生》中春夏擔任飛行嘉賓的節目片段,依然是抖音上的流量密碼。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于《奇遇人生》“紀錄片+綜藝真人秀”深度結合的形式,抖音又邁了一大步。《很高興認識你》以每周2場直播+7集紀實綜藝+N條短視頻的形式呈現。不難看出,這是抖音就長短視頻融合、反哺,甚至還有內容是否可以為電商賦能的一次嘗試。這也是豆瓣截至目前豆瓣評分最高的一檔綜藝。( 《很高興認識你》第一季:豆瓣8.5分,6763人評分;《很高興認識你》第二季:豆瓣8.1分,3344人評分 )

    時間來到2021年,抖音打造選秀綜藝《無限偶像》,試圖分得選秀潮的一杯羹。找來了李誕、王霏霏、汪蘇瀧三位鑒證官,后還有包括楊天真、李斯丹妮、劉宇寧等嘉賓,通過線上線下接力招募的形式,率先選拔出42名“無限女生”,入駐抖音無限直播學院,后通過4場公演比拼決出5人組成抖音“無限女團”出道。

    如今再翻看豆瓣上為數不多的評論,幾乎都在吐糟。 “畫質最糊的選秀微綜藝,內容80%靠直接搬運,省錢省力。”

    節目自身內容不給力,恰好還碰上選秀被叫停風波( 雖然《無限偶像》的糊和政策真沒多大關系 ),抖音這波也算得上是花錢買了個教訓吧。

    繼續音綜。說起來,正在播出的《為歌而贊》,應該算是抖音對外聲量較大的一檔綜藝了,需要強調的是,這是其和浙江衛視聯合推出的節目。陣容、制作規格都不亞于其他長視頻平臺的頭部綜藝。

    問題出在哪?核心問題在于除了流于表面的加入了所謂抖音博主作為百贊團外,它就是一檔常規的音綜。且認真看,還不是一檔合格的音綜,正如愛樂嘉賓馬思唯所言—— 百贊團點評環節才是這檔節目的中心。 至于音樂,一層綜藝皮而言。大多像這樣將話題與矛盾放在首位的節目,大概率就很難贏得口碑與認同。( 還有誰,我不說 )

    3、IP翻新,有點類似版權內容合作。

    譬如,李靜主持的《非常靜距離》,抖音重啟第一季已完結,前端正片累計播放量1.6億。

    在娛sir看來,這類節目最大的意義也只能在于擴充抖音長短視頻的內容庫,想要借此出圈歌,概率為零。直白點說,一檔曾經被電視臺、長視頻平臺淘汰掉的節目,抖音撿起來,換湯不換藥,甚至湯都懶得換,能行嗎?

    綜上,抖音綜藝的布局,第一步:以明星為切口,撬動流量;第二步,追趕市場熱門,試圖進駐到綜藝市場;第三步,做具備抖音氣質、能反哺社區、賦能電商的綜藝。

    都沒問題。 遺憾的是,抖音綜藝的原創力匱乏,節目創新幾乎為零,這對于內容行業,很大程度上也就失去了核心競爭力。

    抖音做長視頻內容,優勢在于自帶營銷資源,大量二創引流。但內憂外患之下,也極容易困于此,據悉,像微博便常年限流抖音自制內容。長此以往,抖音綜藝便選入站內自嗨,站內無人問津的困境。

    淺淺地類比一下B站的長視頻內容邏輯,核心訴求和抖音相差不大,區別在于b站一開始的定位找的很準。 譬如:《說唱新世代》《90婚介所》等,符合B站的社區氛圍,以至于同樣是后入局者,但B站的長視頻風格逐漸養成。

    娛sir也關注到,從制作到宣傳,抖音綜藝相繼挖了一些優酷視頻、愛奇藝、騰訊視頻的工作人員,后續是否會有大方向的內容調整?且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娛樂產業”(ID:yulechanye),作者:阿筆,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 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