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個成熟的抗疫人了,該學會自己捅鼻子了
疫情又雙叒來了,全國各地多點開花,讓人難免懷疑這玩意是不是春日限定——就盯著春天搞。
然鵝,縱使奧密克戎和它的合成獸德爾塔克戎來勢洶洶,有家有業有貓有狗的大家也不能隨意擺爛,更不能動輒封城全員核酸。這怎么辦?
在這個節骨眼上,國家藥監局批準了一個新玩意——
新冠抗原自測盒。
所以,恭喜,你已經是個成熟的跑毒大師了,該學會自己捅鼻子了。
這個神奇的自測盒率先在杭州等地免費發放,在它還在社交平臺上充分保持神秘的時候,很多杭州的勇士已經身先士卒,把自己捅了個爽。
有人表示自己捅鼻子是疫情中的難以承受之痛,太痛苦了,簡直要死掉。
△來源:微博
也有人因為自己下不了手,而寄希望于別人,希望通過將棉簽的主權移交別人,來戰勝自己對于捅鼻子的心理陰影。
但當自己想要投桃報李時,對方卻表示謝了不約,因為除了自己和醫生,沒人能將異物放進我的身體里,老公也不行。
△來源:微博
上流君身在杭州的小伙伴也在前幾天就拿到了這個神秘小盒子,做了一個自己捅自己——咳,鼻子,的勇敢者。
據他所說,當時是物業在樓下發這個自測盒,他就領回家試了一下。
驚喜開箱之后,里邊有兩個包,一個是試劑卡一樣的東西,另一個里面是棉簽和一個小杯子一樣的東西。
測試方法還有點簡單,就是勇敢地把棉簽插到鼻子里,再勇敢地轉兩圈,在眼淚掉下來之前,把棉簽放進試劑管里。
等待一分鐘,讓試劑跟棉簽充分接觸后,就可以把溶液滴到卡片上。等待十五分鐘,收獲奇跡降臨。
如果“C”處顯示出紅色或紫色條帶,“T”處未顯示條帶,恭喜你,暫時安全;
如果“C”和“T”處均顯示出紅色或紫色條帶,“T”處條帶顏色可深可淺,那那那……不好意思,你可能不幸中招了,請趕緊做好防護向社區和有關部門報告。
不過還有一種可能性,“C”處未顯示出紅色或紫色條帶。這意味著你缺乏一步到位精神,鼻子沒捅好,還浪費了個試劑盒。
所以,使用這玩意的時候,請務必不要心慈手軟心存僥幸,為了自己和身邊小伙伴們的健康,大力才能出奇跡(不是讓你一個助跑把鼻子捅穿的意思)。
開箱結束之后,小伙伴表示“很方便,比去醫院捅鼻子好多了”。
畢竟自給自足可以針對自己的承受力小心試探,而醫院的大夫只能把你當一個標準人類處理——一進,一出,嘎嘣干脆,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比起去醫院和核酸檢測點排長隊,在家自測明顯要瀟灑很多。但自己捅自己這件事雖然難不倒老司機,但對于平凡的大家而言,多少存在一定程度的技術難點。
從說明書上的要求上來看,自己捅鼻子這件事,主要分三步。
首先,用紙巾將你鼻腔里的分泌物——我說鼻涕——擦干凈,避免棉簽一進去原地爆漿影響準確度。
然后拆開棉簽(鼻拭子)的外包裝,要小心別用手觸碰棉簽頭,小心謹慎地從一側鼻孔把它插進去,深入它到1~1.5cm左右,然后來回旋轉摩擦四五圈,最好15秒,直到受不了。
再然后,換另外一側鼻孔重復上述操作,務必做到雨露均沾。
發現了嗎?將棉簽放入試劑盒并將溶液滴到試紙上等操作,基本上不是什么難事,這套流程中最大的難點在于——如何捅鼻子捅到位。
畢竟對人類而言,對自己身上任何一個孔洞下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是鼻子嗓子這種讓人一不留神就容易黑顏的地方。
△來源:上流君的小伙伴
有人會奇怪,為什么對于核酸檢測而言,捅鼻子和捅嗓子的效果大差不差,而抗原自測盒則是清一色的鼻拭子呢?
這可能是因為,對于這種自行操作的測試而言,嗓子的環境明顯比鼻腔復雜很多。
畢竟鼻子每天只需要進出氣,而嗓子還要承擔不僅限于吃香喝辣、喝水喝酒喝飲料等復雜的任務。
所以,為了提高檢測準確性,還是捅鼻子更靠譜,畢竟一個自測盒成本也不低,一棉簽下去蹭一圈你剛吞下去的可愛多豈不很浪費?如果喝水的話,也可能會順便沖走病毒。
但如果加上“15分鐘內不能吃東西喝水”等限定條件,檢測成本和難度無疑又會復雜很多,智者不為。
可見,為了抗原自測的普及度和你的身體健康,捅捅鼻子掉一下SAN,還是值得的。
雖然對我們而言,這個抗原自測盒還是個相對新鮮的事物,但對于一些國家和地區,這東西早已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新加坡自2021年6月推廣使用抗原自測產品以來,有事兒沒事兒自己捅一下鼻子,出門聚會前先發個試紙照片報陰,已經變成了新加坡人民的日常。
試紙上的一道杠,是如同我們綠碼般令人安心的存在。
在馬來西亞,一些場合會要求必須持有效時間內的抗原自測結果才能出入,包括但不限于巴士、劇場、國際交通樞紐等。
△來源:聯合早報
而英國的自我檢測是血液檢測,也就是扎手指,類似測血糖。為了自證陰性并讓自己放心,在英華人會時不時自己扎自己一下,指尖血和心頭血一起嘩嘩流。
相比核酸檢測,抗原自測在速度和方便程度上確實有其優勢。甚至可以預見到,在不久的將來,自己捅鼻子的小試劑盒會成為板藍根般的家中常備。
畢竟,誰能拒絕一個隨手可得的、大概率可以讓病毒說實話的“真言套索”呢?
比起核酸檢測而言,新冠抗原自測盒最大的優點是操作簡單,避免了排隊一小時測量十來秒的苦惱,也可以有效避免跟其他人貼貼造成的交叉感染。
不過,要注意的一點是,抗原檢測不能替代核酸檢測。
就像張文宏教授說的,“核酸檢測測的是病毒的基因,抗原檢測測的是病毒的衣服”。
測到了衣服不代表體內還有活著的病毒,而沒測到衣服也不意味著病毒就不存在——雖然病毒不至于裸奔,但它完全可以換一件你沒見過的衣服。
此外,雖然兩者不能代換,但因為抗原自測盒自己在家就可以操作,可以在一定情況下避免醫療和核酸檢測資源的浪費。
畢竟醫務工作者也是肉體凡胎,那種沒啥癥狀也沒有接觸只是測測好讓自己放心的情況,完全可以在家diy,先讓核酸檢測人員歇歇,有問題咱再上。
還有,因為抗原自測盒易得且方便儲存,價格也不貴,完全可以實現一戶N盒的日常儲備。
渾身酸痛測一下,感冒發燒測一下,腹痛腹瀉測一下……有問題負壓拉走,沒問題全家放心。
這就避免了核酸掛號、核酸檢測和等待核酸出結果之間,≥12小時的不可控性,儼然是媽媽的好幫手,社區的新希望。
最后,對于去暫時沒有核酸檢測功能的基層中的基層醫療點就診的、有發燒咳嗽等癥狀的患者,完全可以先來一盒聊勝于無。
而對于居家隔離觀察期的人群,核酸不能天天做,而這玩意可以。抗原自測+核酸強強聯合,可以最大程度防止假陰性。
但自測盒也不是全然沒毛病的。之前說過,它使用起來最大的問題,可能是如何用棉簽擦拭到有效部位。
每個人的承受能力不同,熟練程度不同,或者不忍對自己下手等原因,自己捅自己的結果有時會產生一定差異。
△來源:上流君的小伙伴
除此之外,它本身的準確性相對核酸檢測也稍弱。
首先,自測盒是針對抗原進行檢測,如果受試感染者處于感染窗口期或者感染后期時,因為體內的病毒抗原含量較低,自測就有可能測不出。
其次,對于還未進行抗原識別的新變異類型的病毒,抗原自測也會產生誤判,核酸檢測則不會。
此外還有一些因為神奇力量所產生的烏龍。
比如,因為這東西長得實在太像驗孕棒了,所以產生了很多“我在朋友圈曬新冠抗原陰性,我媽回我‘這次沒懷上別灰心,再接再厲’”之類奇妙的烏龍。
其實早在疫情剛開始時,因為感染人數超出醫療系統承受能力,美國和新加坡等國家和部分地區就已經開始推廣使用這種自測盒。
前段時間有位po主的朋友在國外不幸得了新冠,卻因為曬了一個試紙而被po主誤會未婚先孕,發出了“可她還是個學生啊!”的悲嘆。
△來源:B站@偷偷討飯的小辣椒
怎么說呢,國外,確實是控制不住。
emm,所以怎么說呢?雖然這東西看起來不是沒有缺點,但總的來說,確實可以緩解一部分社會壓力,以及面對病毒盲盒時的恐懼感。
當每個人都能擁有隨時隨地對病毒進行自我監測的能力,再輔以不放松的防疫態度,我們距離回歸正常的生活,就能近一點,再近一點。
[1]在家也能測新冠?快速家庭檢測與核酸檢測有何不同,騰訊醫典
[2]新冠抗原自測怎么測,這張圖說明白了,人民日報
作者| likely
編輯| 未生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網易上流”(ID:heyupflow),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