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判斷一個人靠不靠譜,只用看7個特征

    最近和許多朋友聊天,感慨靠譜才是職場上最重要的品質。因此今天總結了7條靠譜的人的特征,歡迎大家對號入座。

    1.肯鉆研

    做人做事不浮夸,愿意花時間潛下心去琢磨,這種人在如今的職場上非常稀缺。

    在人人都想賺快錢的時代,愿意做慢功夫的人越來越少。但恰恰是慢功夫,才讓我們變得靠譜。現在扎實一點,慢一點,未來才會有無以倫比的加速度趕超上去。

    在工作中我們會碰到大大小小的問題,這其中絕大多數問題都需要花時間去理解和學習,最終用自己的方法解決。

    靠譜的人拒絕當伸手黨,哪怕已經有現成的方法,也要自己吃透了再用,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拿來主義”。

    比如他們會自己去研究,去網上查資料,去向身邊更專業的人請教,去看競品做的好案例,先嘗試著從中總結出一些規律和門道出來。

    并且這一系列動作都是主動的,而不是領導告訴你,你要去研究。

    如果碰到了超出自己能力范圍之外的問題,他們會環顧四周,積極主動去找解決方法,最大化利用起身邊的資源,達到自己的目標。

    2.有契約精神

    答應過的事情,就要說到做到。即使做不到,也會提前告知原因,并提出解決辦法。

    這就是契約精神。

    比如老板布置的項目方案,說好下周三5點前交,如果沒有意外情況,那就必須5點前完成。

    如果覺得時間緊張忙不過來,一定要提前告知。比如,手上有更重要的事情在做,可以詢問老板能不能延期交付。或者,申請抽調別的同事一起來完成。

    這都叫解決方法。

    最怕的是什么?到了周三下午4點,微信上突然來了一句,對不起老板,我完成不了。

    這才是最糟糕的,因為這會打亂所有人的計劃。要知道,一份方案并不是孤案,而是眾多工作鏈條中的一環。

    有可能你的方案出來了,接下來要銜接到其他部門的工作上。一個人的時間拖慢了,后面可能會打亂3個部門的工作安排。

    所謂一步錯,步步錯。

    職場上的契約精神,就是保證一切嚴格按計劃走,答應的事情必須完成。大家不需要驚喜更不要驚嚇。

    沒有意外,就是最好的結果。歸根結底就是兩個字,放心。

    3. 凡事有交代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叫《不及時回消息的員工,不要招》。

    為什么及時回消息很重要?因為這是一個閉環。發消息的人開了一個口子,回消息的人要負責把這個口子給關上,如此才是一個完整的工作對接。

    有人說,不是緊急的消息不必回,我每天這么忙,沒空理。

    這話有失偏頗,及時回消息,和及時給出解決方案,不是一回事。

    比如老板問你,下周二的方案能不能提前看一下?

    你不必馬上交出完整的方案,但你可以說:

    “方案還在整理中,目前只完成了70%,下周二中午前可以完成。”

    你可以告知現狀,然后延遲滿足對方的預期,而不是置之不理。

    再比如同事問你,XX項目為什么到現在還沒有進展?

    你不必給出事無巨細的詳解說明,而是就事論事,對方問一個問題,你就回答一個問題。

    問的是為什么沒有進展,那就回答問題出在哪兒,以及接下來怎么辦,不必過多展開。比如可以這么說:

    “因為客戶遲遲沒有簽合同,目前還在針對合同條款進行商討,預計下周三能出結果。”

    其實給回應這個動作,花不了我們多少時間。哪怕現在真的忙,也可以回復一句:

    “現在正忙,2小時候后回復。”

    10秒鐘可以打完的字,就沒必要等幾個小時以后再發。

    當對方發出消息的時候,就形成了期待。我們可以想各種辦法去滿足期待,延長期待,甚至是降低期待,但千萬不要冷落期待。

    4.能夠共患難

    都說患難見人品,患難見真情。

    人只有在陷入危機的時候,才會卸下所有的偽裝,袒露出彼此最真誠的一面。

    因為大家都要生存下去,這個時候,唯有彼此信任才能讓你們無畏前進。

    想象這樣一個場景,當你和你的伙伴面臨危機四伏的敵人時,你敢不敢把你的后背交給對方?

    你相不相信他能守好你無暇顧及的方向?

    你愿不愿意和他一起殺出一條血路出來?

    如果答案都是Yes,那么無疑你們是可以共患難的。

    他和你一樣,都把對方視作自己事業道路上最重要的伙伴。你們有著相同的價值追求和不凡的毅力,這都為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創業圈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叫“退役軍人”。他們的合伙伙伴,往往會選擇自己曾經的戰友,而不是生意場上認識的新人。

    因為戰友,是一起扛過槍打過仗的生死之交,這樣的人值得托付。類似的還有發小,同學,兄弟等等。這樣的關系在建立之初沒有摻雜利益,反而更加純粹。

    一位老板曾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的戰友,是在我傾家蕩產的時候義無反顧賣掉一套房子來支持我的人。我的老婆跑了,孩子斷絕關系了,把我從深淵拉出來的人,唯有當年那個我為他擋過子彈的人。”

    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信任,就看他在危機時刻是怎么表現的。他會不會對你棄之不顧,會不會在背后捅你刀子,會不會為了一己私利落井下石。

    能和你共患難的人,最靠譜。

    5.專注于“具體”

    靠譜的人從不夸夸其談,不說模棱兩可的話。他們更專注于具體的行動,具體的指標,具體的結果。

    他們不會說,

    “這事我們先做了看看,不行就撤。”

    而會說:

    “我們先做一個月,看看用戶增長能不能達到30%,如果不行再采取Plan B.”

    有數字,有結果,有行動。這樣的話聽了就會讓人安心,哪怕失敗了也有下一步明確的指示,不會讓人感到迷茫。

    再比如,面對困難的時候,他們不會說這件事做不了,沒資源,辦不到。而會告訴你,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什么條件,需要多長時間,需要具備什么能力。

    他們永遠帶著解決問題的思維去看待事物,不會讓情緒左右自己的判斷。只專注在具體細節上,反復推敲和演練,最終得出結果。

    像我之前有一個做項目管理的同事,多復雜多難搞的項目,到了他手里都能有條不紊地安排下去。

    我觀察了一陣他的工作方法,發現他的思路非常清楚。

    現狀是什么,困難在哪里,缺什么資源,如何去爭取,一條條在一頁Word上寫得明明白白。

    并且他解決問題從來都不會只給一個解決方案,而是按照最理想的狀況,最普遍的狀況,和最糟糕的狀況分別列出不同的可能性。

    各自的風險和可能產生的結果都一一列好,不管是自己做判斷還是給老板做決策,都非常清晰。

    這就叫“具體”。

    只有具體了,才能讓人踏實,才能讓人感到安心,這就是靠譜。

    6. 情緒穩定

    靠譜的人臨危不亂,大事小事都能用同一個頻道的情緒去應對,突出一個“穩”字。

    他們像一臺冷靜理智的電腦,不帶任何情緒起伏。他們的腦袋里裝著一個龐大的“決策樹”,A情況用A方法,B情況用B方法,C情況用C方法......

    和他們一起共事,你也會不知不覺被影響,漸漸學習到他們的處事方法。

    比如我曾經跟過一個老板,他給我的感覺就是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不慌不忙。

    有一次公司出了一個很大的危機。客戶做線下活動有一個互動裝置,在彩排的時候一切順利,可到了活動當天卻怎么也運轉不起來。

    那個裝置是當天活動最大的亮點,客戶亞太區的高層都會過來合影,如果出錯了將是一個很嚴重的事故。

    臨近活動開場還有2個小時,所有人都急得亂成一團,客戶在一旁大發雷霆,指著我們負責項目監督的小姑娘破口大罵。

    我老板走過來,就說了幾句話:

    第一,延長活動開始前熱場表演的時間半小時;

    第二,找公司里最厲害的IT大牛趕緊到現場來檢查情況;

    第三,如果還不行,拆除該裝置的互動游戲功能,只保留拍照功能,確保客戶老板來的時候可以順利合影。

    在這個事件中,只有最后一條才是最關鍵的。因為現場互動裝置能否運轉其實沒那么重要,本來當天也不會來很多人,所以造成的影響能級并不高。

    但是,客戶老板們的合影是公司形象宣傳的重要材料,將來會作為公關新聞發布到幾百家媒體上去,這個出錯了才是最要命的。

    而我的老板,在一分鐘不到的時間里就洞察到問題的本質,給出了解決方案,最終讓活動順利進行下去。

    這就是情緒穩定的作用。

    試想如果情緒不穩定,大家急他也跟著急,沒有人冷靜分析問題,那最后就是開天窗。

    所以靠譜,有的時候就是一個“穩”字。

    7.原則堅定

    這是最后一條。

    和靠譜的人共事,你會有一個很明顯的感覺,那就是他原則分明。

    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情況下該做什么,什么情況下該舍棄什么,他都清清楚楚,分毫不亂。

    并且這種原則感非常堅定,不會因為環境或利益的變化而輕易改變。

    比如我有一個朋友,對于“幫忙”這件事,他有4個“絕不”原則。

    自己能力范圍之外的忙,絕對不幫。因為幫了,就會給對方造成過高的期待,萬一最后沒有幫到,反而會影響雙方的關系。

    違反法律和道德的忙,絕對不幫。因為這會給自己帶來風險,甚至把自己拉下水,后患無窮。

    “伸手黨”的忙,絕對不幫。因為這不但會消耗自己大量精力,還會助長對方合理偷懶的氣焰,最后得寸進尺。

    有來無回的忙,絕對不幫。比如對方把自己的工作丟給你做,美名其曰分擔合作,可你下次有求于他的時候卻置之不理。

    幫忙,講究有來有回,今天我幫了你,是賣你一個人情。未來某一天,這份人情需要得到回應,這叫禮尚往來。

    毫無底線地多次幫忙,對方反而不會珍惜,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最后拖累的還是你自己。

    我朋友的這4個原則,一開始我以為很容易得罪人,但沒想到后來喜歡找他幫忙的人越來越多。

    因為大家都摸清楚了他的脾氣,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幫,什么事情絕對不行。于人于己都有清晰的邊界,彼此相處才會輕松。

    你的原則,實際上就是給外界展示了自己的游戲規則。認可這個規則,愿意在這個規則里玩耍,就不會出岔子,大家才會認為你是一個堅定穩重的人。

    反過來,原則不清晰的人,甚至是喜歡雙標的人,會給外界帶來一個不好的印象,那就是這個人很隨便。

    我們一旦認為一個人隨便,跟他合作就不會放心,因為不知道這個“隨便”會不會出什么幺蛾子。

    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你知道它會爆炸,但什么時候爆,不知道。

    這才叫不靠譜。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最后簡單總結一下,判斷一個人靠不靠譜,就看他有沒有這7個特征:

    1. 肯鉆研;

    2. 有契約精神;

    3. 凡事有交代;

    4. 能夠共患難;

    5. 專注于“具體”;

    6. 情緒穩定;

    7. 原則堅定。

    感謝大家的閱讀,共勉 =)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張良計”(ID:zhang_liangj),作者:張良計,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