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炒股:一天虧3萬,一個月白干
基金、股票話題連續多日沖上熱榜,這意味著,股市又是一片綠海了。
連知名推理小說作家紫金陳3月8日,都在雪球上發文稱,今天是今年虧損最多的一天,股市每年都有幾個時刻讓人后悔接觸股票,咬牙咬牙咬牙。
來源:雪球截圖
留言區有人給紫金陳老師留下了中肯的建議:下次小說里把坑你錢的都寫死。
坊間有句傳言叫,當街頭買菜大媽都在討論買哪只股票的時候,就該退場了。
最近上下班在擁擠的地鐵里,無意間瞟到隔壁大哥的手機屏都是綠的;不在電梯里打開基金,也成為了一種新式禮儀。
圖源:網絡
朋友圈更是人均綠麻了。
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也經歷了多日暴跌,被調侃稱“中丐股”。截至上周五美股收盤,89只中概股跌幅超過10%,其中滴滴ADR收跌逾44%,科技股中阿里巴巴跌幅6.68%,網易跌3.23%、拼多多跌10.15%、京東跌8.63%,百度跌12%。
“虧麻了,求安慰”,這句口頭禪成為了最新社交流行語。
大家唯一的心理慰藉,就是在網上圍觀比自己虧得更慘的人。在豆瓣#理財失敗互相鼓勵小組 就有37132個“韭菜”,分享著他們理財失敗的血淚史。
圖源:豆瓣截圖
01 人均虧麻了
我在話題下發布了一則帖子,很快收到了幾十封回復,有人三個月虧了9萬多,有人收益率為-99.73%,有人多則虧了45萬……
我發起的“大家都虧了多少”提問下豆友回復來源:豆瓣截圖
有從隔壁靠利息生活組逃來的年輕人表示,短短幾天股票“跌媽不認”,全部割肉了,現在靠著微弱的etf等待回本。
圖源:豆瓣截圖
一位豆友曬出了自己虧掉3萬的界面,表示,不玩了,能退錢嗎?評論區安慰道,這是學費。
圖源:豆瓣截圖
@就隨便起名字表示,炒股兩年多簡直就是在給A股送錢,收益率為-79.11%。
@interrsteller崩潰表示懷疑人生,“無論大盤漲的再好,我的票都是逆市下跌。大盤跌的時候,我的票比誰跌停都快,同時被我關注的同一板塊的票,我買的不漲甚至大跌,不買的漲停,凡是我買的票,第二天90%概率大幅低開低走,盤中基本沒有任何拉升,只能忍痛割肉換股,浪費行情不說還造成巨大虧損。錢就這么一點一點虧光了,我到底被誰盯上了。”
組內一位虧了30多萬的豆友告訴我,他買的比較多的是鋼鐵,煤炭,汽車制造等行業。本想著靠炒股賺點錢買房,沒想到自己的股票一直被套在市場里,在支付寶上購入的基金,也都虧了。
另一位小組成員豆豆表示,自己是看了理財大V三公子的書,才開了賬戶,開始打新債。后來開始定投上證50一年多,后來割肉走了,選擇了中概定投,結果中概現在虧40%。
豆豆是堅定的長期投資者,她的股票都是儀器儀表,電氣機械、煤炭石油、汽車?!拔也贿x擇割肉,因為我相信只是時間問題,它會漲回來的,所以越跌越加?!?/p>
@Merlin也是堅定的持有者,他從2021年11月25日開始,每天都在小組內更新自己的理財進度,“開帖,記錄、監督自己定投基金二十年,每天1000元,每日更新一次。”
豆瓣網友@Merlin貼出的最新紀錄圖源:豆瓣截圖
最新一次更新是在3月11日,投到第155期,雖然一夜回血8k,但也已經虧損了4.1萬。
@芝芝桃桃發帖問道,“本金50多,虧了十萬了,怎么回來?”
對于這些虧麻了的網友們,貼心網友的建議是:多看看戰狼、長津湖、新聞聯播心理按摩一下吧。
豆瓣網友評論 圖源:豆瓣截圖
理財本來就是一門學問,但縱觀當下的市場行情,大部分人的現狀是,從“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到“我不理財,財不離開我”。
本想著抄底,最后被抄家,更是當代理財人群的痛。
02 年輕人理財有多野?
在采訪過程中,我發現不少采訪對象都是在?;蛘邉偖厴I正在實習的大學生。
年輕人理財,正在成為一種新的社交工具,茶余飯后的話題從聊娛樂八卦到聊基金話題。
在小組里有學生黨表示,上年開始買基金。最近三個多月虧了快20%,一狠心,上周把虧的都賣了,想著換一些。結果,這個周我賣掉的那些大漲,真的抑郁了一天,枯遼。
在校大學生彩虹前幾天加入了小組,他告訴我,自己理財的初衷是基于對市場的判斷,直覺告訴他一定能掙到錢。
彩虹是從兩年前開始炒股的,他是東風汽車的堅定追隨者,持股105天,賠了2萬多,虧損50.36%。
采訪對象供圖
彩虹最近又入手了“東數西算”,想著再博一把。
阿茶回憶起來入坑是在大一的時候,從研究進階理財開始,即高于余額寶收益的定期投資。
后來,身邊的朋友聊到自己的朋友投了一千塊,一天收益就有幾十塊,(當時的某醫療基金正在暴漲),阿茶便買了幾百試水。
他回憶起來,那段時間每天晚上都要看著紅紅的收益,才能安心入睡,甚至不知道休息日休市這么一說。
那年暑假,阿茶向老爸預支了開學的費用,拿著幾千塊的閑錢,未經任何專業分析,一股腦追熱,在高點買入了醫療半導體基金?!爱敃r以為轉換沒有手續費,就頻繁亂操作,結果一個月虧了500大洋,太心痛了。”
對于一個生活費不到千元的阿茶來說,500元已經算是虧了一筆巨款了。
為了彌補基金投資的虧損,他假期只好去兼職送外賣?!耙贿吋媛毸屯赓u,一邊看著綠的發慌的收益,不知道該怎么辦?!?/p>
阿茶感覺到,自己被割韭菜了,死在了黎明前的黑暗。
“經歷過市場的毒打,后來就買的少了,我學會了看攻略,才搞明白如果基金當天大跌,要在3點前交易完才能止損,也理清了A、C類基金的不同之處?!?/p>
阿茶自己慢慢摸索了一陣,誤打誤撞買了點回了點本。
年輕人投資風格向來很野,有人一股腦頭熱憑感覺入場,有人不惜用生活費充當子彈,也有人遵循著把控風險原則,當上了“基金海王”。
投資中有一則風險分散原則,叫做“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曾有報道稱,一位福建泉州的年輕人手持1314支基金,被稱作“基金海王”。
他花了1萬元買入了全市場七分之一的基金產品,也就是說,每只基金花費了不到1元?!?0塊錢一只,買了好幾天,第一次花錢花到手抽筋”。
圖源:微博網友評論截圖
“基金海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投資這么多基金主要是為了分散投資風險,買1314這個數字,“并不是為了愛情,想用這個數字來提醒自己長期持有,一生一世”。
相比股票,期貨,基金更加容易入門。相關數據顯示,90后基民占據了半壁江山。年輕人買基金最大的特征是情緒化。2021年來,一些出色的基金經理頻頻被捧出圈。
“別人的粉絲都是為愛豆花錢,我們的愛豆是為我們掙錢?!?代表了一部分基民粉絲派的態度。
代表性明星基金經理有易方達張坤,在高光時,被粉絲稱作“公募一哥”,高光時期,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凈值大漲5.05%,“藍籌”一舉登上新浪微博熱搜。
有人為張坤建立了粉絲后援會,張坤甚至有了自己的打榜,“坤坤勇敢飛,ikun永相隨”、“坤坤不老,藍籌到老”。
但隨著基金走勢的下滑,張坤的口碑也直線下降,坊間出了一些張坤表情包。
類似于張坤的明星基金經理還有諾安成長混合明星基金經理蔡嵩松,高光時被稱作蔡總,后來被調侃為“蔡狗”;
最近爆火的醫藥基金女神葛蘭,從小甜甜到牛夫人,“葛韭菜”、“葛師傅”。
阿茶表示,基金經理里能讓我記得住名字肯定都是我虧的多的,比如半導體的大白菜、醫療葛師傅、消費張師傅等。
談到理財觀念,阿茶表示,自己的銀行存款余額永遠為零,永遠滿倉,發了工資都是子彈?!拔移綍r會用花唄,發工資了先把房租和花唄還完了,再看機會投資?!?/p>
阿茶告訴我,他之所以理財是為了攢錢。他有很多想買的東西,但基金里的錢一時半會拿不出來。
“等到拿出來的時候可能就不想買了,降低消費欲望,錢也就變相存下來了。雖然也虧了不少,等以后有錢了,買啥都可以。”
他最近入手了醫療、新能源、半導體,消費、光伏、各種混合。阿茶堅信,慢慢做定投補倉一定能回本。
“只要科技在進步,我買的這些就一定會漲,只是時間問題?!?/strong>
現實里省吃儉用,基金里重拳出擊?!拔椰F在心態挺好的,不會每天盯著收益看,雖然至今虧了1000,但看看評論區總有人跌的比我慘?!?/p>
彩虹就讀的是工商管理專業,他沒追過什么基金經理,投資全憑感覺,“我理財純粹是為了印證自己的邏輯,沒考慮別的。”
豆豆的理財觀念相對克制,他選擇用錢生錢,“雖然沒有多少資金,但是也得慢慢積累,強制自己存錢,我是用自己能控制范圍內的閑錢來理財,這樣爆跌也不會吃不好睡不好?!?/p>
“不過,估計烏俄停戰,我要把石油拋掉了,不然會大跌?!倍苟拐f。
讓我想起了港劇《 創世紀 》中的一句話,“香港人一窩蜂,省吃儉用買股票,妄想一朝發財,他們根本不知道真正的贏家是什么人?!?/p>
港劇《創世紀》劇照截圖
眼下,不少年輕人也在做著發財暴富的夢,但最后可能沒有一個年輕人能紅著臉走出股市。
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豆豆、彩虹、阿茶均為化名,以上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你理財虧了多少?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Vista氫商業”(ID:Qingshangye666),作者:亞娜,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