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照就不會笑了?為什么照片里的笑容看起來總像是在被迫營業?
你有沒有看過照片中微笑的你自己?是不是總覺得有點……怪怪的?
好像一拍照,所有人都變成了“假笑男孩/女孩”,笑容總是那么尷尬而不失禮貌,看起來一副不太高興的樣子。
為什么一拍照,我們就不會“笑”了呢?
一拍照,我的表情就變成了↑
早在十九世紀,法國神經學家紀堯姆·杜興(Guillaume Duchenne)就研究了這個問題。
我們臉上的所有表情變化,其實都是面部肌肉的收縮和拉伸。杜興想要探究的問題是:當我們真正開心大笑的時候,我們臉上哪幾塊肌肉動了?
他發現,當我們產生真實的微笑時候,臉上有兩塊肌肉起了重要作用:顴骨大肌和眼輪匝肌。
真誠的微笑由這兩塊肌肉牽拉。| scienceabc
顴骨大肌位于臉頰,它會在你微笑的時候將你的嘴角往上拉。而眼輪匝肌則是眼周的肌肉,它會讓你在笑的時候瞇起眼睛,擠出眼角的魚尾紋。
這樣真誠的微笑也被人稱為“杜興微笑”,它的重點就在于微笑時,不只是嘴角,眼睛也會動起來。而我們拍照的時,往往只有嘴角的上揚,看起來就會有點怪怪的。
再看一遍這張圖,是不是發現他們眼睛都沒有笑。
眼睛是真笑的關鍵,這一點也被AI識別了出來。
2019年,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的研究人員試圖用AI識別一個人是真笑還是假笑。它們使用一種算法來測量人們微笑時眼睛、臉頰和嘴角的變化,將收集到的真笑和假笑做了對比。
結果發現,真笑和假笑時,每個地方的肌肉收縮差異都很大。而最明顯的還是眼睛周圍的肌肉。
真笑時,眼部周圍的肌肉運動要比假笑多10%。
而導致真笑和假笑不同的根本原因,其實還是在于我們的情緒。畢竟露出杜興微笑的我們,大多數都是真快樂和好心情,這會激活大腦中負責處理情緒的區域。
研究發現,當你假笑時,大腦左側活動的通路和真笑有著很明顯的差異。大腦的不同活動,也就導致了不同的肌肉活動,進而產生了不同的面部表情。
真笑和假笑時,大腦左側的區域活動(深色)明顯不同。| doi.org/10.1111%2Fj.1467-9280.1993.tb00576.x
當你拍照時,說“茄子”或者“cheese”可能只是幫你調動了肌肉運動,但真誠的杜興微笑可能更為復雜,想要在相機前真笑,最簡單的方法可能就是想點兒開心的事情,發自內心地感到喜悅。
之前很多年來,大家都聲稱在照片中露出“杜興微笑”,也許是一種天賦,假笑也笑得好看似乎是一種因人而異的技能。不過,這幾年的研究似乎反駁了這一觀點:只要稍加練習,就算是假笑,你也可以看起來好看和真誠。
這項研究中,就算參與者聽到了不那么高興的消息,但還是有24%的人能夠露出“杜興微笑”(發自內心露出杜興微笑的比例是31%)。
并且,當研究者讓這些人模仿杜興微笑的時候,有71%的人都成功了。
那些假笑也能笑得好看的人說,他們會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露出的表情,在生活中常常練習做出“假笑”。也就是說,只要有意識地練習,我們也可以在照片里笑得更自然。
但如果心情不好,可能再怎么笑也不像真的。另一項研究就發現,當一個人情緒很差或者壓力很大時,也是很難偽裝出“杜興微笑”的。
假笑教學。| Giphy
不過,我們并不總是只有在開心的時候笑。還有一種笑是真的強顏歡笑。這種笑容會出現在恐懼和尷尬的場合。
最經典的是“假笑男孩”Gavin Thomas。當他舅舅在他頭上放了一只蜥蜴時,他露出了恐懼和茫然的笑容。
很怕,但笑了。
恐懼時的笑容,很有可能是我們祖先傳下來的。研究者以恒河猴舉例,當它們露出牙齒時,這意味著一種示好,是一種化解緊張的方式,能夠避免被更強勢的猴子攻擊。
這樣的笑容真的不會更找打嗎?| 圖源網絡
而另外一種解釋,當我們面臨危險時,微笑意味著“不愿意承認事實”,就像是一種自欺欺人的信號。
總而言之,當你快樂時,笑容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學會假裝杜興微笑只是能在照片里顯得更真誠。經常牽強地微笑,可能會產生情緒疲勞,所以不高興的時候也沒必要假裝微笑。
上文提到,微笑意味著“不愿意承認事實”。比如:今天周一(微笑
參考資料:https://docs.qq.com/doc/DU01teWZ6anFMSVVy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ID:steamforkids),作者:Skin,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