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度拆解途虎IPO:門店是生死局?
經歷過共享單車、網約車等“重融資”領域的沉浮,投資者們對高速擴張的途虎不再信心滿滿,而似乎對其“燒錢”之后的繼續成長有所質疑。誠然,擴張之后的途虎確實有著不少隱憂。
傳言良久,成立11年的途虎養車終于在虎年開啟了IPO之路,尋求通過融資為未來的發展提供別樣路徑。
1月24日,途虎養車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尋求主板上市,高盛、中金公司、美銀證券、瑞銀集團為聯席保薦人。
從不斷擴張的門店規模上看,途虎走的依舊是“互聯網+”行業注重融資,希望以用戶資源換取未來盈利空間的道路。從途虎的招股書和近期動態中,我們既能看到途虎作為“龍頭老大”的創業成果,也能感受出“高速狂奔”后途虎的隱憂。
而在筆者看來,IPO之后的途虎需要關注的,或許是一條從規?;骄婊霓D變之路。途虎需要進一步深挖自身所擁有的優勢,才能在高速擴張之后保有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
16輪募資91億
2011年,陳敏創立了輪胎銷售網站途虎養車網。5年之后,途虎決定到線下開店,逐漸成為了在全國擁有36000多家門店的多品類綜合服務商。途虎在互聯網的助力下,成為了良莠不齊的汽車后市場中的一支“新勢力”。
其實途虎的商業模式并不難理解。用戶在線上以較低的價格購買養護配件,再到指定的線下門店安裝。途虎作為銷售平臺,保證產品質量,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在低門檻、不透明的汽車后市場,途虎以此形成了自己的口碑。
此外,途虎也在供應鏈方面下了功夫。途虎運營著42個區域配送中心和374個前端配送中心,擁有自建的物流車隊。這讓很多分析將途虎稱為“汽車后市場的京東”。
有了基礎的商業模式,途虎在擴張方式上同樣體現著互聯網“新勢力”的特色:融資砸錢,擴大規模,積累用戶,沖擊上市。
IPO之前,途虎共進行了16輪融資,累計募資91億元,投資者包括騰訊、百度、高盛、高瓴資本、紅杉中國、中金公司等眾多“大牌”。
在眾多“大牌”之中,騰訊憑借19.41%的股份成為了途虎的第一大股東。騰訊不僅參與途虎的多輪融資,在2018年9月以4.5億美元領投了途虎的E輪融資,還與途虎開展了更加深入的合作。2018年末,騰訊與途虎在精準營銷、門店智能化、品牌服務方面展開“騰虎計劃1.0”行動。2021年9月,途虎養車接入微信“出行服務”九宮格入口,途虎正式成為了“騰訊系”服務的一員。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還曾因收購途虎違法《發壟斷法》申報要求,被市場監管總局處以50萬元罰款。
在實惠的品牌形象和資本的青睞下,途虎一路狂奔。根據招股書中的信息,途虎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輪胎零售商和機油零售商。在2021年前9個月,to C端的綜合汽車產品和服務就實現了約80億元的收入,總營收84.4億元,復購率也超過了60%。
門店隱患
經歷過共享單車、網約車等“重融資”領域的沉浮,投資者們對高速擴張的途虎不再信心滿滿,而似乎對其“燒錢”之后的繼續成長有所疑惑。誠然,擴張之后的途虎確實有著不少隱憂。
首先,途虎的盈利能力還未展現。
根據招股書,在扣除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的變動之后,途虎每年的虧損雖未像扣除之前的“三年虧損超百億”那樣夸張,但也維持在10億元左右,“增收不增利”的現象依然存在。
更值得關注的是,途虎的增長曲線也可能已經見頂。根據招股書,到2021年9月,途虎平均月活的增速為37.4%,已經低于途虎工場店的增速,且營銷開支也在大幅提高。更有觀點指出,途虎2021年15.5%的毛利率在養護行業很難維持。
其次,途虎的商業模式隱患不小。
途虎的門店網絡分為三級,截至2021年9月份,自營的途虎工場店僅有202家,占比0.6%。加盟工場店共有3167家,其模式是由途虎直接將商品出售給客戶,再由加盟店提供線下服務,途虎定期與加盟商結算服務費并獲得加盟費及管理費收入。更多的途虎門店則是合作門店,途虎與合作門店的關系類似于有償服務,對合作門店的控制力也更弱。
截至2021年9月,合作門店的數量有33233家,占比90.8%,覆蓋了國內大部分地級市??梢钥闯?,最大數量的途虎門店反而是最難統一管理的。
服務感知不一的征兆已經出現。在網絡報道中,有消費者稱平臺提供的不少門店都是維修小作坊,缺乏專業資質。在網絡投訴平臺黑貓中,涉及途虎養車的有688條,其中最新的幾條可以看到“保養沒工具”“推諉扯皮”“維修造成漏油”等與服務質量息息相關的問題。
黑貓平臺上關于途虎的投訴
可見,規模對于途虎來說或許不只是優勢,也可能是一種短板。
而在更遠的將來,汽車行業的變化也會影響汽車后市場的發展。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的當下,首先會引起養護品類的此消彼長。輪胎、雨刷等部件需求仍存,機油等涉及發動機的部件需求量將會減少,而新能源車的三電系統集成度和技術含量都很高,是否能交由第三方處理還需進一步觀察。
另一方面,新能源車企為了保證產品安全和吸引用戶,往往為車輛提供超長質保乃至終身質保。而在質保政策中,車企也會不同程度上限制保養、維修的提供者。此外,理想、蔚來等車企很多都將方便、細致的官方養護服務作為賣點,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用戶選擇途虎這樣的第三方服務商。
突破口何在
途虎的招股書中闡明,此次募資的用途在于提升供應鏈能力,數據分析等技術研發,擴大門店網絡,投資新能源養護等方面。其中的前兩條啟示我們,在規?;l展之外,運用自身所擁有的精益化數據可能是途虎新的突破口。
作為龍頭老大,途虎在營收之外也有很多收獲。途虎擁有1000多萬名月活用戶,是中國汽車服務商聚集的最大車主社區。海量的車主和3000多家供應商、36000多家門店組成了途虎口中的“汽車服務生態系統”。
同時,途虎擁有中國最大最準確的汽車配件數據庫,已經覆蓋了239個品牌的44,000款車型,且匹配準確度達到了99.94%。此外,途虎面向門店商家的技師管理系統藍虎也成為了行業內月活的頭名。
途虎也的確正在利用自身的數據。在招股書披露的業務中,途虎正采用C2M模式開發自有品牌及專供品牌,通過銷售數據識別客戶需求,評估產品可行性。途虎還在與國際品牌合作,為本土化研發提供參考,參與產品設計、營銷決策、市場分銷等多個流程。這有助于將途虎從單純的“銷售者”變為品牌不可替代的“合作伙伴”。
而在新能源轉型方面,途虎也開始了自己的布局。2021年8月,途虎與零跑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首批從全國30多個城市展開合作,由途虎門店技師和零跑認證的專職客戶經理共同為車主服務。途虎CEO陳敏直接表示,“雙方的此次合作,意味著零跑的售后服務網絡將會得到極大的擴充?!?/p>
不久后的2021年10月,途虎又與北汽藍谷旗下的極狐汽車達成戰略合作,在深圳開出了首家“共創極狐中心”,途虎CEO陳敏再次親臨現場。在這次合作中,極狐不僅將引入途虎的養護資源,還將在途虎APP開辟品牌板塊,進行市場營銷。極狐的這番“操作”,無疑是看上了途虎所擁有的龐大用戶基礎。
相比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的保養更加簡單便捷,但整個行業在養護上的透明度也比傳統車企的4S店更高。
對于像零跑、極狐這樣品牌基礎不深的新能源品牌來說,與途虎合作不僅能契合新能源汽車養護的需求,為車主提供口碑良好的服務,同時也能降低自身渠道建設的成本,更好地追上特斯拉和“蔚小理”等頭部企業的服務規模。
途虎遇“虎”
根據招股書中所披露的信息,途虎未來的想象空間依然不小。在連續三年營收增長,收入將破百億元(根據2021年前三季度和2020年第四季度數據推算)的基礎上,途虎保持著14億元的充?,F金流。
中國汽車服務市場的規模還在不斷增長,根據招股書中的信息,該市場2016年至202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2.3%,位列全球第一,2025年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7萬億元。灼識咨詢的數據也顯示,2020年汽車服務市場的規模已經超過了1萬億元。
而近年來,豪華品牌汽車的銷量逐漸升高,這些車輛往往養護成本較高,在超過質保期之后,更多的車主可能會轉而尋求性價比更高的第三方服務商。
不過,作為騰訊系“車品”的代名詞,途虎周邊,諸多競爭對手虎視眈眈。除了前文提到的4S店和車企自營渠道,互聯網巨頭們也都有意在汽車后市場蓄力。
京東在2018年推出“京東京車會”品牌,將線上與線下的“車品”服務串聯起來,目前已在全國開店1400家。2021年10月,京東還上線了B2B的“京東汽配”APP。
同樣從2018年開始,天貓也成立了專注汽車后市場的公司新康眾,用“天貓車站”“天貓養車”等品牌將線上線下資源聯系起來,全國已有超過1700多家門店加盟,且招商以來申請加盟的門店總量已達2.6萬家。
相比于途虎,互聯網巨頭們資金更加充足,在線下開店的執行力更強,對于門店的控制力也可以更好。對于那些不太了解汽車養護的用戶來說,一個常用且可靠的電商平臺,也可能比“中國數字汽車后市場第一股”的號召力更大。
總而言之,作為汽車后市場“新零售”的頭部玩家,途虎正在嘗試在規模之外尋找“服務生態”所產生的價值。無論是作為車企的合作伙伴、營銷平臺,還是汽配企業的數據庫,途虎及其所擁有的龐大用戶群體都能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不可忽略的是,途虎和眾多競爭者的命運,也將和汽車后市場這個增速快但變量眾多的行業息息相關。無論是期待復制一個京東,還是重造一個滴滴,途虎都將面臨不小的挑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一視財經”(ID:yishicaijing),作者:水水,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