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發|打造云優先操作系統FydeOS,「燧炻創新」完成?Pre-A?輪融資
36氪獲悉,操作系統服務商「燧炻創新」已于近日完成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金額在數千萬元級別,由上市公司「青云科技」領投。
「燧炻創新」成立于2016年10月,專注于打造云優先操作系統FydeOS。這一核心產品是基于開源項目Chromium Project的二次開發,對其核心代碼進行了修改和優化,以瀏覽器平臺為基礎,加入更多符合中國地區用戶習慣和提高用戶體驗的本地化增強功能。公司CEO唐文松向36氪表示,其核心團隊早期在英國從事技術咨詢工作,在服務當地客戶時將Google的這一產品部署到一家傳統企業中,從而對Chromium Project產生了興趣,進而開始創業。
從行業來看,當前最主流的To C操作系統分別屬于微軟和蘋果。但在開發者領域,以Linux為內核的操作系統處于優勢地位。唐文松介紹,過往不少廠商進行過將Linux內核瀏覽器拓展到C端的嘗試,但大多無法做到在使用便捷性上和C端用戶匹配。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Google基于瀏覽器的方式,把復雜的邏輯進行包裝、簡化,從而讓更多人能夠以簡單的方式使用以Linux為內核的操作系統。
唐文松表示,這種方式不僅使得更多人能夠使用這類操作系統,還提高了用戶體驗,"用戶不需要學習它的邏輯,也不需要學習它的復雜設計。只需要打開Google瀏覽器搜索就可以了。"在更細致的實操場景中,一般的操作系統會涉及到更新等待、無法操作等問題,但基于瀏覽器的操作并不會帶來這種不佳體驗。再舉個例子,用戶在使用通過瀏覽器操作的操作系統時并不需要安裝軟件,而是直接經由瀏覽器實現即可,這也省去了安裝的步驟。"整體而言,基于瀏覽器的操作系統在用戶體驗上非常"優雅"。"唐文松總結。
也正是因為這些產品亮點,「燧炻創新」基于Chromium Project進行了一系列拓展。具體在發展路線上,公司自2016年成立后開始進行產品嘗試。2017年起,公司開始基于開源項目打造自己的產品化方案。對此,唐文松介紹,由于Google的開源項目在技術代碼層面和商業化版本有著不少差別,二次開發者需要自己彌補其和商業化版本的功能差距,「燧炻創新」也不例外。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由于基礎軟件需要長期投入,「燧炻創新」出于經營考慮,在技術咨詢方向實施了不少項目。不過到了2020年,基礎軟件因為疫情、國產替代以及技術迭代等多因素而得到風投關注,「燧炻創新」也從而受到資本支持,得以在有更多資金的基礎上調整自身的商業模式,即從技術咨詢的項目制,重新轉向基于FydeOS的產品化、商業化進程。
當前具體在產品上,公司介紹作為一款互聯網時代的云優先操作系統,FydeOS具有以下技術特點:
極速響應,一直像新機器一樣極速流暢。 能在一個OS平臺上更好地運行網頁程序+安卓程序+ Linux程序+部分Windows程序。 賬號數據云同步,即使設備損壞,數據文件也不會丟失。 操作簡單,安全穩定,遠離病毒和惡意程序的困擾。 雙系統鏡像設計,系統后臺自動靜默下載更新安裝至另一系統鏡像,實現無打擾式連續更新。 在千元機上實現優質體驗,流暢使用5-10年。而對于企業而言,其認為FydeOS可以帶來許多價值:
系統輕量,降低硬件設備成本,硬件壽命長達10年,損耗低。 兼容主流X86和ARM體系的硬件設備,可根據不同企業的需求深度定制。 所有數據云同步,企業可通過FydeOS云管理平臺統一部署、管理、維護所有硬件設備,降低運營和維護成本。 支持通過云平臺下發高度定制化的集成管理策略,對員工上網行為進行統一云管理,輕松高效。 多重安全保護設計,維護企業數據安全,大幅降低安全事故可能性。另外除了操作系統本身之外,「燧炻創新」還構建了FydeOS云賬號體系、FydeOS應用商店、企業MDM管理系統、OTA升級服務器等配套云服務。其中在云優先的戰略上,其介紹用戶在使用瀏覽器操作系統時,不僅能通過瀏覽器使用網頁版應用程序,還可以在離線時進行其他操作,打破了對網絡的強依賴性。從更廣泛的范圍來看,"「燧炻創新」定位在提供云優先的企業服務解決方案。"唐文松總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燧炻創新」當前也已經開啟了全新的開源計劃openFyde。
在此之前,燧炻創新已經在維護若干相對對立的開源項目,其中不乏獲贊數過千的社區知名項目。但是由于操作系統本身的復雜性以及對其它項目的依賴,之前的開源嘗試過于松散,對普通想要入門操作系統的開發者來說門檻過高。openFyde則致力于將松散的島嶼連成一片大陸,把構建FydeOS所需的所有組件和依賴全都集中到一起并將海量代碼部署在國內的托管平臺上,為想要研究FydeOS的愛好者以及需要將FydeOS作為解決方案一部分的客戶提供更便捷的途徑和更完善的支持。
談及開源初衷,其也坦言開源是從創業之初就一直想要做的事情。唐文松表示,「燧炻創新」堅信能長期存續的基礎軟件必須開源,“這也是促成我們能享受今天科技帶來的便利的重要源動力之一?!彼f。
而由于創業之初時的經驗和人手不足,對于如何更好地在軟件工程化層面平衡自主代碼和上游項目的關系、尋求更完善的軟件構建以及品質保障和測試過程上,其也坦言「燧炻創新」走了很多彎路,所以公司早期沒有將全開源作為重要的工作目標。當前公司仍處于戰略調整期,希望接觸到一些國內大客戶進行合作,而開源是讓這類大客戶信任創業公司的重要手段。而至于開源之后可能吸引到來自社區的貢獻,唐文松表示這是一件nice to have的事情,由于操作系底層統組件對普通開發者而言可能門檻過高,所以吸引來自社區的貢獻不是公司在開源戰略中的主要目標。
另在公司團隊方面,當前「燧炻創新」已經擁有20多人的資深研發人員,大部分團隊位于北京,部分在深圳、南京。其中聯合創始人&CEO唐文松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電子工程系本碩連讀,曾歷任英國互聯網財會軟件初創公司的開發人員、IBM英國咨詢部門電子商務系統架構咨詢師、英國普華永道數字咨詢團隊高級咨詢經理,從創業公司到大公司均有工作經歷,從技術出身逐步轉型為技術型管理人員。
聯合創始人&COO顧慧薇復旦大學新聞系畢業,畢業后在《南方周末》擔任編輯,建立了新媒體時代品牌傳播與市場營銷的經驗和渠道,后任美國樂威軟件公司亞太地區運營主管,主要負責項目管理、團隊管理、供應商開發和管理、商務拓展等綜合運營工作。名譽顧問包括卡式電腦「樹莓派」之父Eben Upton,以及原Opera瀏覽器CTO Bruce Lawson。
另據了解,在本輪融資之后,「燧炻創新」將持續投入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并進行開源商業模式的探索,以期為客戶提供更完善的產品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