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與阿里因估值問題陷入僵局,Lazada要靠上市解困局?

    近日,據鳳凰網科技報道,阿里巴巴集團曾與投資者展開磋商,為其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來贊達)融資至少10億美元。知情人士對此表示,阿里打算把這輪融資作為先手,以便日后剝離Lazada,為其潛在首次公開招股(IPO)作準備。

    然而,雙方在Lazada估值問題上陷入僵局,最終阿里選擇了取消談判。此后,有媒體向阿里巴巴相關人士求證,阿里巴巴相關人士回復稱:不會公開回應此事。

    被Shopee反超,Lazada到了上市的關鍵時候?

    隨著全球數字化轉型和移動設備的加速普及等多方因素,人口眾多的東南亞為電商提供了一個廣大的市場。據谷歌和淡馬錫等機構的報告顯示,預計東南亞的GMV(商品交易總額)在2025年將達到1720億美元。

    東南亞市場看起來確實很吸引人,但并不是一個好拿下的地方。因東南亞國家眾多,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有著10多種不同的語言、用著5種不同的貨幣。因此對于電商來說,要想快速地打入當地市場,收購當地企業顯然更便捷一些。

    于是在2016年,定下全球化戰略的阿里巴巴以10億美元控股了當時東南亞第一大電商Lazada,隨后又在18年追加20億美元投資,幫助其在東南亞地區的業務擴張。

    被阿里“相中”的Lazada,也確實有著亮眼的表現。據公開數據顯示,在被阿里收購之后的17年雙十一,該公司以 1.23億美金再創GMV新高,GMV同比增長171%。且據阿里22財年第二季度的財報來看,Lazada錄得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82%,用戶訪問頻次于過去七個季度連續上升。

    但從TMO Group最新的報告來看,在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三國中,Shopee的熱度均超過Lazada占據榜一。而在越南,Lazada甚至連前三都排不上。

    數據來源于iprice網站流量排名和APP排名

    圖源:TMO Group

    然而,在Lazada被阿里收購的那一年,Shopee才成立不久。那么,Lazada是如何被趕超的?

    首先,前母公司Rocket Internet根本沒有腳踏實地的去運營Lazada,只是在稍微取得一些成果之后,就轉手將其賣了出去。這就導致,早期Lazada的內部運營比較混亂,甚至有傳聞稱其數據造假。

    即便在2018年的時候,阿里派出了核心人員彭蕾出任Lazada的CEO,顯示出該公司的重視。但對于這樣一家從“本”就亂掉的公司,阿里要想在短期內做到重大改變,也顯得有點困難。

    其次,就是在經營上面。就單以打法來看,Shopee采用的是低價商品+免運費的運作方式,好比我國的拼多多。所以在搶占下沉市場這一方面上,注重品質的Lazada就會比Shopee慢,因而對于平均收入水平仍處于較低水平的東南亞來說,Lazada的熱度也就會稍遜Shopee一些。

    根據東南亞電商比價與數據網站iPrice的報告顯示,在2018年3月,Lazada和Shopee的訪問量還有三四倍的差距,而在年末時,兩者的數據已經非常接近,然后到2019年一季度,后者的年度下載量、月活數、用戶留存率都登頂第一。

    于是本身實力可圈可點的Lazada,背靠阿里反而被后來者居上。

    眼下,市場份額、熱度均不及Shopee的Lazada,或許能夠依靠上市來提升知名度和籌資以促進發展,繼而增強行業競爭力、趕上前者。那么它是不是到了應該上市的關鍵時候?

    科技股股價動蕩,上市前景未知

    在去年9月,Shopee母公司Sea以每股318美元發售11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籌資約35億美元。此外,該公司還發行了價值25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同年11月,該公司在三季度財報中上調了全年電子商務營收指引。

    從這不難看出,Sea對搶占東南亞電商市場份額的“野心”。而阿里卻在同一時期下調了收入預期,其銷售額也連續第二個季度未達分析師預期。

    與此同時,印尼兩家最大的初創企業Gojek和Tokopedia以180億美元的交易正式合并為科技公司GoTo Group,并已完成了規模為13億美元的首輪融資,其下一步就是上市,將以新巨頭的身份發力于東南亞市場。

    此外,2017年起,京東在東南亞進行了多筆投資,包括Tiki(越南)和Pomelo(泰國)等多個大型電子商務平臺。即使在疫情期間,該公司也在印尼的許多主要城市開設了5家零售店。雖然京東的投資金額尚不及阿里,但很難說,東南亞市場不會跑出下一個“JD.COM”。

    在這個時候,阿里如果剝離Lazada為一家獨立公司,通過融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其更好的發展。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場對于科技股、成長股來說,算不上友好,不少巨頭的股價紛紛有所下跌,Sea年初至今也持續走跌,截至發稿,其累計下跌46.13%。

    而回看市場,因受美聯儲政策的影響,股市持續“受傷”。數據顯示,木頭姐旗下的ARKK已經連續第五天下跌,特斯拉連續四日走低,納指更是較11月創下的紀錄水平下跌近20%。Moneta首席投資官Aoifinn Devitt對此表示,未來幾周或將看到更多波動。

    所以在這個點上,Lazada上市前景看似來似乎不太光明。對此,知情人士表示,阿里暫時擱置了融資計劃。但該人士也表示,阿里可能會恢復融資嘗試,而這或許就是時間問題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美股研究社”(ID:meigushe),作者:美股研究社,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 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