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元宇宙”之都
從去年年底開始,一場關于“元宇宙之都”的爭奪賽悄然打響。
雖然目前為止,各地方政府還沒有祭出資本的大刀,但是都加快了布局的腳步。
北京、上海、深圳已先后將元宇宙納入到城市未來發展規則中,武漢、合肥等地紛紛將元宇宙寫入到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浙江、江蘇、海南等省份也明確了在元宇宙產業的發展方向。
摩根士丹利認為,中國元宇宙市場的潛在規模將達到8萬億美元。
哪個城市會在這場變革中受益?哪個城市又會搶得起跑優勢?
上海,元宇宙進入“十四五”規劃
早在2021年10月,上海市便舉辦了2021年元宇宙文化周活動。年底,上海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引導企業加緊研究未來虛擬世界與現實社會相交互的重要平臺,適時布局切入。
隨后印發的《上海市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也指出,要前瞻部署量子計算、第三代半導體、6G通信和元宇宙等領域,加強元宇宙底層核心技術基礎能力的前瞻研發。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元宇宙首次被寫入地方“十四五”產業規劃。
上個月,上海經信委召開會議謀劃2022年產業和信息化工作,強調要加快布局數字經濟新賽道,緊扣城市數字化轉型,布局元宇宙新賽道,開發應用場景,培育重點企業。
雖然到目前來看,在元宇宙產業應該如何落地方面,上海市并沒有給出具體的舉措。但是一方面,已經對外界釋放了足夠強烈的信號;另一方面,在與元宇宙相關的前沿科技研發方面,上海已具備一定的基礎和優勢。
比如,位于松江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騰訊長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總投資450億元,建成后將成為全國單體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數據中心園區,也將幫助騰訊加速元宇宙戰略的落地。
北京,副中心押寶元宇宙
2021年12月,由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牽頭成立的元宇宙教育實驗室正式成立,旨在探索元宇宙與教育創新的結合,推動元宇宙教育應用落地發展。
如果說在教育領域的布局,是北京市探索元宇宙應用場景的一種嘗試。那么通州區的做法,顯然是想把自身打造成一個元宇宙產業中心。
上個月,通州區出臺了《關于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創新引領發展的八條措施》,將采用“母基金+直投”方式聯合其他社會資本,打造一只覆蓋元宇宙產業的基金,支持元宇宙初創項目和重大項目。
據悉,這個基金將提供10億元的資金支持,可以想象能夠帶來多大的發展空間。同時,通州區與藍色光標旗下主營“元宇宙”業務的全資子公司藍色宇宙達成合作,雙方將圍繞元宇宙開展產業鏈上下游的一系列合作。
有分析指出,通州區在內容設計、產業空間、應用場景都做出了相應的規劃,是目前國內對元宇宙產業相關激勵政策配套最齊全的地區之一。未來,元宇宙將為城市副中心的招商推廣和品牌傳播,創造無限的想象空間。
深圳,打造數字先鋒城市
被譽為“中國硅谷”的深圳,坐擁騰訊和華為兩大科技巨頭。面對即將帶來的第三次互聯網變革,深圳自然不甘落后。
這座致力于引領科技創新的城市,希望在數字經濟世界再造一個偉大的“元深圳”。
2021年11月,由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與元宇宙創新實驗室聯合發起的全國首個科幻周于深圳正式啟動。這是國內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科幻節,并非局限于科幻文學界。這也意味著,元宇宙正式從產業界走進了普羅大眾的視野。
由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和米兔數字共同成立的元宇宙創新實驗室,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打造出充分的硬件環境,但是考慮到同期還成立了深圳市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元宇宙專委會,可以看到深圳市推動元宇宙產業發展的決心。
而且,福田區還把“元宇宙”納入到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產業,推動區塊鏈、量子信息、類腦智能等未來產業的技術轉化成果加速落地,多領域拓展數字人民幣、元宇宙等技術應用場景。
浙江,搶占元宇宙發展制高點
浙江是全國數字經濟先行省份,數字經濟規模總量位居全國第四。元宇宙浪潮來襲,自然少不了浙江的身影。去年11月,浙江省便組織召開了“元宇宙”產業發展座談會,希望能夠搶占“元宇宙”技術和產業發展制高點。
浙江在“元宇宙”產業的發展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在AR引擎、虛擬人像、3D空間與虛擬場景建設、新型人機交互、5G云網、邊緣計算、工業XR交互引擎以及游戲場景等各領域已有一定的技術研究和產品布局。
不久前下發的《關于浙江省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未來產業先導區將構建以人工智能、區塊鏈、第三代半導體、量子信息、空天一體化、先進裝備制造以及元宇宙等領域為重點的未來產業發展體系。
被譽為“視覺智能第一城”的杭州,在去年年底成立了元宇宙專委會,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元宇宙,表示要超前布局量子通信、“元宇宙”等未來產業,高水平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
江蘇,打造元宇宙生態產業示范區
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在今年年初發布了《太湖灣科創帶引領區元宇宙生態產業發展規劃》, 計劃培育、引進一批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元宇宙生態鏈企業,推進一批典型應用示范項目。
通過打造元宇宙核心產業區、元宇宙創新孵化園、元宇宙先進智造基地,設立元宇宙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元宇宙公共服務平臺及產業協會聯盟,到2025年,將整個濱湖區打造成元宇宙生態產業示范區。
無錫市在上個月成立了元宇宙創新聯盟,無錫市元宇宙產業園在同一時間正式掛牌。隨后,首屆長三角元宇宙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無錫濱湖區舉行,長三角元宇宙聯盟、無錫市元宇宙創新創業基地也宣布落戶濱湖區。
南昌,中國VR之都
早在2016年,南昌便宣布打造全球首個城市級VR產業基地,打響了我國VR產業發展的第一槍。2018年至今,南昌已連續四年舉辦世界VR產業大會,共簽約項目435個,投資總額2650.11億元。
目前,南昌已擁有華為、阿里、騰訊、微軟、高通、紫光、海康威視等一批國內外VR相關領域頭部企業,以及聯創電子、華勤電子、小派科技、江西影創、三極光電等一批VR硬件制造企業,產業集中度不斷提升。
隨著元宇宙概念的大熱,作為元宇宙重要技術支撐的VR產業,也收獲了新一輪的關注。接下來,南昌將加快推動VR產業提質提速發展,努力將VR科創城打造成“全球VR示范應用第一城”。
除了上面提到這些省市之外,張家界在去年成立了元宇宙研究中心,元宇宙研究將成為武陵源區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研究內容,以數字化技術賦能旅游產業,培育旅游新興業態,為旅游業的數字化轉型奠定基礎。
唐山也計劃將元宇宙應用到文旅行業中,并已與正和生態就打造唐山花海·碳中和科技示范區達成共識。正和生態“生命王國”作為主要項目之一,產品定位為國內首創的元宇宙?生命王國主題樂園。
去年12月,三亞市政府與網易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網易將在三亞設立網易海南總部,建設網易元宇宙產業基地項目。
上個月,武漢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壯大數字產業,推動元宇宙、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地理空間信息、量子科技等與實體經濟融合。
合肥市同樣將元宇宙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在未來5年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瞄準元宇宙、超導技術、精準醫療等前沿領域。
其實不僅是在國內,國外一些地方也在加速元宇宙產業的布局。比如,首爾市政府在去年11月宣布,將打造一個元宇宙政務平臺,向市民提供公共服務。據韓聯社報道,該項目計劃耗資39億韓元(約2072萬人民幣)。
其實,各地紛紛布局“元宇宙”,一方面是基于國家支持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前提下。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7.8%。到2025年,這一比重將提升至10%。
所以,數字經濟基礎較好的城市,面對這條新賽道,都希望在鳴槍起跑前搶奪一個好的道次,從而爭取到未來發展的主動權。
另一方面,元宇宙能夠為城市未來的發展帶來無限的想象力。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此前曾表示:“虛擬現實產業是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點方向,‘十四五’時期有望進入加速起飛期,在更廣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催生經濟發展新動能。”
由于元宇宙并不是一個單一的行業,涉及的領域極其廣泛,所以一定離不開政策自上而下的推動。而且,地方政府對待元宇宙的態度與資本圈有明顯的不同,會更加重視與實體產業相結合。
所以,關注元宇宙的玩家,應該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各地方出臺的具體政策上。
本文來自“鳳凰網汽車”,作者:小林,編輯:青竹,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