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59歲李書福帶著80后兒子,殺入VC

    投資家網獲悉,2021年5月悄悄成立的VC眾擎基金近日發生工商變更,“汽車狂人”、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帶著自己80后兒子李星星參與其中。

    前有,寧德時代攜手B站進軍PE;后有,吉利“父子兵”殺入VC。

    當騰訊、阿里、美團、字節跳動等“線上”科技巨頭在股權投資嘗到甜頭,越來越多的“線下”科技巨頭們開始紛紛加速布局,資本已是科技創業者開疆辟土最有力的武器。

    寧德時代之后,吉利也來VC/PE行業湊熱鬧了。

    國內VC眾擎基金近日發生工商變更,引發外界關注。公司一下進來吉利“三巨頭”:李書福、李星星、李東輝,三人分別持股10.018%、19.976%、10.018%。

    李書福大名鼎鼎;李星星是李書福的兒子,1985年出生;李東輝現為吉利控股集團CEO。

    另據資料,吉利“父子兵”參與的眾擎基金,于2021年5月成立。當時有消息稱,眾擎基金為吉利旗下基金,管理規模上限5億元,投資新能源、自動駕駛、智能網聯三大方向。不過,該VC起初并沒有引發外界高度重視,所有人都在等待李書福接下來的動作。

    直到,59歲李書福帶著80后兒子突然加入眾擎基金,正式開啟VC之路。

    與其它“線下”科技巨頭不同的是,吉利采取的模式無限接近財務投資者。

    企業參與股權投資,有兩種模式:一種,以LP身份成為某基金股東,自身為出資者,不參與日常管理與投資工作,也可以理解為高端“理財”;另一種,從財務上支出一筆錢,用來做投資,賭對賺嗨,身價翻翻,賭錯血虧,出現一個大窟窿。

    比較之下,國內大多數“有錢”企業更喜歡第一種。

    錢交給專業的人來管理,比如紅杉中國、經緯創投等一線VC,背后都有一些知名創業者參與。當然,有人會選擇第二種,比如騰訊,王思聰的普思資本也算是一個典型代表。

    第二種與第一種,還會有些交叉情況,比如阿里的云鋒基金、小米的順為資本。

    它們有一部分錢是自有資金,另外募集一部分,這種模式無限接近紅杉中國、經緯創投這類的專業財務投資者,很多研究機構、媒體都喜歡把云鋒基金、順為資本與紅杉中國、經緯創投放在一起比,因為,此類企業連接出來的VC/PE,有實力夠硬核。

    吉利“父子兵”想做的事,就是打造一支硬核VC。

    企查查顯示,眾擎基金目前管理兩支基金分別是,寧波智行引擎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與寧波藍色引擎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兩支基金除了吉利參投外,背后LP包括:百興集團、圓通、中創眾智、廣東鴻盈藍灣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

    百興集團是國內集工業制造、房地產、商貿、金融、物業、物流、酒店等于一體的大型企業,由“常州三大富豪”之一的茹伯興掌舵。茹伯興是一位從田野上走來的企業家,他中學畢業后來到老家禮嘉鎮養蜂場放蜂,從一養蜂人奮斗到常州有名的大富豪。

    圓通不用多說,國內物流巨頭;中創眾智是一家企業管理顧問公司。廣東鴻盈藍灣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由鴻盈資本操刀。官網介紹,鴻盈資本成立于2015年,目前投出10多個項目,總經理聶鴻杰善于聯合產業資本,發揮資本與產業的協同作用。

    李書福找來常州大富豪百興集團,想的很透徹。

    號稱寧德時代未來對手的中創新航以及超級獨角獸蜂巢能源等電池巨頭都在常州落了戶。從上游材料,到動力電池、電控,再到整車、充電設備等,常州已是新能源產業鏈的重地。

    由此可見,吉利“父子兵”布局VC既有野心,又有信心。

    有信心是好事,但李書福做VC能成功嗎?

    從目前已知信息看,互聯網科技行業玩VC算是非常成功的,騰訊、阿里、美團、字節跳動,用錢都投出了一些不錯的項目,尤其騰訊,投出1000多個項目,100多個IPO。

    雖然,這里面有些公司投砸了,就整體互聯網科技行業投資情況而言,算是非常成功得了,至少很難找出哪個產業能與這幫互聯網玩家對標。

    這些“線上”科技創業者成為巨頭,早期基本都拿到過VC/PE的錢,在與投資人漫長歲月相處中,或多或少能從投資人身上學走點本領。

    相反,“線下”科技創業者與資本的熟絡關系大多發生于新能源、半導體成為風口之后。他們多半窮苦人出身,靠自己雙手勤勞打拼前半生。

    就像李書福,他20多歲的時候還在跟朋友合伙搞冰箱配件,結果工廠被迫關閉,為了找新出路,才去深圳大學讀書。大學畢業,玩裝潢,又遭遇樓市泡沫,直到下定決心做實業,創立摩托車公司,開啟人生輝煌第一步,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成就了現在的吉利。

    它們早期成功不是靠資本驅動,與“線上”科技創業者的路徑有本質區別。

    但資本的神奇力量,又是這幫實干家不想錯過的機會,用錢撬動一個產業。

    關鍵,你不這么干,別人就會這么干,“線上”的觸手已經伸向“線下”,造車有第一波新勢力,就會有第二波、第三波。

    別人不清楚,李書福肯定深諳此理。

    他是個并購行家。國內汽車行業最出名的并購案例就出自李書福之手,斥資18億美元拿下沃爾沃。2021年,沃爾沃在歐洲IPO,他又成為最大贏家之一。

    常年參與并購的經歷,讓李書福至少具備了操作好VC的底蘊。

    實際上,李書福入局VC,還有一大靚點就是他的兒子,李星星。

    從眾擎基金背后吉利系股權比例看,李星星是“三巨頭”股權比例最高的,19.976%。

    李書福明顯有意讓兒子露一手。

    這位1985年出生的“富二代”,從小被送到英國讀書,大學畢業進入吉利工作,從底層做起,一路摸爬滾打,于2016年干到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的位置。

    李星星雖是含著金鑰匙出生,比著王思聰、宗馥莉等知名“富二代”,行事低調,很少在媒體前露面,網上流出的照片屈指可數,外界對于他的信息了解不多。

    有接近李星星的業內人士告訴作者,“李星星對新事物好奇心強,喜歡投資。”

    他曾在浙江手拉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擔任要職,還是洪橋資本的股東。

    李星星非常喜歡與科技領域年輕創業者交朋友,打成一片,甚至共同投資。比如去年二手車交易平臺車小多獲得A輪融資,背后投資方就是蔚來資本與李星星。

    不難看出,李星星在集團內部的定位就是要幫吉利打開新增長點,而投資是一個快速且有效的方式。此外,李星星非常善于“借力打力”。比如吉利旗下大熱的領克系列,一經推出便成為年輕人關注的汽車品牌,這就是李星星操刀完成的杰作。

    于李書福,李星星不單是他的兒子,未來極有可能是吉利的掌門人。

    一代創業者即是企業締造人,建立了極高的微信。二代想要建立權威,不光要證明能為企業帶來價值,同時也要擁有自己的地盤。

    固有業務上,李星星不管怎么做,都難以擺脫父親的影子。

    唯有在一片“新大陸”開疆辟土。李書福依托眾擎基金正式進軍VC,就是要給李星星一個全新開始,并為集團業務擴張建起橋梁,通過資本撬動一切。

    吉利“父子兵”會得償所愿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投資家”(ID:touzijias),作者:老高,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