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寧王”起訴估值460億元的蜂巢能源,恐影響后者科創板上市

    近日,寧德時代成為輿論的焦點。

    2月13日,針對網絡平臺相繼出現關于寧德時代被美國制裁、被剔除創業板權重指數、與特斯拉談崩等消息,發布聲明稱均為惡意謠言,引發市場誤解曲解,已向公安機關報案。

    針對“謠言”報警后,寧德時代股價上揚。2月14日收盤,寧德時代報報508元/股,而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為489.99元/股,約為近5個月來的最低值。

    報警之后,又有媒體從福建省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寧德時代(300750.SZ)對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蜂巢能源)提起了訴訟,案由為不正當競爭,案件將于本月開庭。

    此案被告除蜂巢能源外,還包括無錫天宏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下稱:無錫天宏)和保定億新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保定億新)。據裁判文書網公開披露的案件信息,無錫天宏和保定億新均被法院認定為蜂巢能源的關聯方。

    據了解,寧德時代的9名前員工在離職后入職上述兩家公司,而蜂巢能源正是寧德時代的競爭對手。寧德時代認為這9人違反了與其簽訂的《保密和競業限制協議》(下稱:競業協議)。

    日前,蜂巢能源已經在江蘇證監局進行了上市輔導備案,擬登陸科創板。

    有分析認為,比起不正當競爭,蜂巢能源最大的危險在于此次寧德時代發起訴訟,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蜂巢能源IPO工作的進程。

    蜂巢能源今日回應媒體稱,“我們已經關注到相關媒體報道,公司一直合法、合規經營,相關部門也正在積極準備開庭應訴,相信法律會有公正的判決。”

    01 事關簽署競業協議的9名員工

    多份法院判決書顯示,上述9人在寧德時代任職期間,分別擔任主任工程師、制造工程師和市場專員等職。

    其中的王某某最早從寧德時代離職轉投蜂巢能源關聯方。2016年3月1日,王某某以主任工程師的身份入職寧德時代。在職期間,他與寧德時代簽訂競業協議。雙方約定,如果王某某離職后違反競業協議,應向寧德時代支付100萬元違約金。

    王某某2018年4月9日從寧德時代離職,競業限制于次日生效,為期兩年。按照競業協議約定,寧德時代此后陸續向王某某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

    2018年6月1日,王某某入職保定億新,擔任市場開發顧問,并按約定向寧德時代告知該信息。

    圖片來源:寧德時代官網

    除王某某外,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4位寧德時代前員工也陸續入職保定億新;2019年7月至11月間,4位寧德時代前員工入職了蜂巢能源關聯公司無錫天宏,這8名涉事員工均入職日期均早于各自的競業限制期結束前。

    裁判文書網發現,在2019年-2020年期間,寧德時代曾向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其稱,有5名寧德時代前員工違反競業協議入職保定億新,有4名前員工違反競業協議入職無錫天宏。這9名員工均被要求賠償100萬元,雖然這9名前員工事后提起了上訴,但在二審中都未獲支持。

    愛企查顯示,目前保定億新已經注銷。

    圖片來源:愛企查

    據了解,寧德時代員工普遍從7級以上就會要求簽競業協議,而應屆本科生進入公司是5級,工作2-3年后便為7級,研究生進入直接是7級。寧德時代競業協議違約金往往是100萬元及以上。

    《勞動合同法》允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競業限制協議,以保護其商業秘密,但競業限制期不得超過兩年。

    02 脫胎長城汽車,蜂巢能源正計劃推進IPO

    蜂巢能源原本是長城汽車(601633.SH)旗下的一個部門,2018年2月,獨立注冊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金10億元。

    2018年10月,長城汽車通過協議轉讓,并以7.9億元對價,將所持全資子公司蜂巢能源100%股權轉讓給保定市瑞茂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下稱:保定瑞茂),保定瑞茂也是長城集團全資子公司。

    愛企查顯示,目前,蜂巢能源目前已經歷7輪融資,最近一次發生在2021年1月17日。IT桔子最新顯示,公司估值已達460億元。

    2021年,蜂巢能源共計完成三輪融資,總金額達197.8億元。其中,B輪融資中,投資方有中銀投資、國投招商、海松資本、華興新經濟基金、深創投、建信資本、碧桂園創投、IDG資本、小米長江產業基金。

    日前,蜂巢能源還在江蘇證監局進行了上市輔導備案,擬登陸科創板。

    據了解,蜂巢能源目前最為引人注目的,包括之前無鈷電池的落地,且無鈷材料的電芯產品推出。

    三元體系的鋰離子動力電池中,鈷的占比高,且稀有價格貴,全球電池供應商和車企都在想各種辦法減少鈷在三元電池中的含量。進入2020年,特斯拉、寧德時代、杉杉股份都在進行無鈷電池研發。

    據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統計,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領域,寧德時代市場占有率為32.6%,連續五年位居世界第一;蜂巢能源以1%的市場占有率進入全球前十。

    據了解,蜂巢能源手中的訂單已超400GWh,實際產能僅為5GWh,交付壓力明顯,因此產能規劃迫切。蜂巢能源在江蘇常州、四川遂寧、浙江湖州、安徽馬鞍山、江蘇南京等地建廠,在建產能達297GWh,蜂巢能源規劃到2025年實現600 GWh電池產能。

    值得一提的是,寧德時代預計2025年底產能預計也是600GWh。

    03 寧德時代接連發起法律戰,公司訴訟有何利弊?

    除蜂巢能源外,寧德時代此前也曾向競爭對手塔菲爾新能源和中創新航(原名中航鋰電)提起過訴訟,案由均為專利侵權。

    在去年8月,寧德時代狀告塔菲爾新能源一案獲勝,后者連帶賠償寧德時代的經濟損失近2298萬元及寧德時代為制止侵權指出的合理費用32.68萬元。寧德時代與中創新航的專利權訴訟案結果則尚未公布。

    事實上,無論對于發起訴訟企業來說,還是訴訟對象來說,訴訟都是把雙刃劍。

    圖片來源:寧德時代官網

    刊發于2015年第08期《法制博覽》中的《淺析企業訴訟的價值》一文表示,訴訟程序非常嚴格復雜,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解決,會給企業的正常經營秩序帶去較大影響;增加了企業的運營和投入成本;訴訟還具有被動性、滯后性的缺點——企業只能在在發生糾紛后,采取訴訟手段解決糾紛,這是企業不得已而為之的途徑,其結果只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此外,由于審判公開原則,涉訴公司的信息還會被動公開,其中一些相關信息還會影響到合作公司等。

    在互動易平臺以“訴訟”為關鍵詞搜索,會發現不少投資者關心訴訟是否會影響公司的經營,企業形象等等。

    但上述文章也表示,企業面對法律問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市場經濟不斷深化發展的背景下,企業面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優勝劣汰、競爭發展的過程中,企業不可避免地會與其他企業、個人或組織等,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與糾紛。對于這些問題與糾紛的處理,企業通常可以通過如下方式進行解決,比如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利用這些方式,不僅能快捷、高效地止紛止爭,而且也能更好地保障企業的利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野馬財經”(ID:YMCJ8686),作者:姚悅, 編輯:蔡真,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