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公域」為「私域」打工,支付寶在想什么?
支付寶的又一個「小」動作,引發業內關注。
2022 年 1 月,支付寶集五福上線。與過去 6 年相比,今年五福最大的不同是發福卡的主角,從支付寶變成其平臺上的商家。而在商家發福卡的方式里,有一個新渠道值得關注:生活號。
支付寶生活號作為商家與用戶直接溝通的私域陣地,早在 2017 年就已推出。在過去近一年里,這個私域陣地的重要性逐漸加碼。最明顯的變化是,2021 年 9 月起,支付寶開始灰測,將生活號的入口前移至 APP 首頁底端第三個功能欄「生活」,也就是視覺上的 C 位。這意味著這一重要的商家私域,第一次在首頁有了單獨的入口。
「生活」替代了「口碑」
同時,生活號自身也進行了一系列升級,不但為商家提供了更全面的數字化運營工具、增添了視頻、直播等多種內容形態,還進一步打通了商家內容和小程序之間的跳轉路徑,消費者在生活號看到相關的服務、商品信息后,可以直接從生活號跳轉到小程序下單。
首頁的露出,意味著商家生活號作為私域,有更多機會從公域獲得流量支持;而功能的升級,則意味著商家有機會通過各種工具,進一步做好私域運營。
支付寶此舉到底有何用意?幫助商家「做好私域」,對支付寶的價值在哪里?
01商家「試水」生活頻道,這幾類特別活躍
生活頻道主要是展現商家生產的內容,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行業的公司及品牌在生活號上試水。
據極客公園的觀察統計,目前入駐的商家中,三類行業商家表現踴躍:
1、美妝品牌
這類商家營銷嗅覺靈敏,搶灘種草下單。其中,老牌國貨美妝品牌毛戈平在支付寶的生活號「MGP 官方福利社」,目前活躍度較高。用戶通過視頻點擊左下角的鏈接,即可跳轉到毛戈平的官方小程序進行選購。對美妝品牌來講,內容種草-下單購買這條鏈路打通后,可有效降低顧客教育成本、縮短轉化路徑。
「MGP 官方福利社」在生活號上發布的視頻
隨著國產美妝品牌的崛起,化妝品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獲客成本顯著提升,為了突破流量瓶頸,品牌方們不約而同的加速了私域運營的步伐,支付寶的生活頻道這一新的私域渠道,他們自然也不會放過。
對于私域運營,在接受其他媒體的采訪時,毛戈平品牌的工作人員曾對外表態稱,私域是公司很看重的板塊,品牌的產品力和效果展現很適合在私域露出。
除毛戈平外,A 股上市公司水羊股份旗下的水羊潮妝也已悄然開通了支付寶生活號,展開運營。很多人可能不認識水羊潮妝,但它旗下的御泥坊已被不少人熟知。
2、生活服務類商家
如果說美妝品牌的搶先「試水」是激烈競爭下的求生本能,生活服務類商家的入駐則更是順理成章,畢竟支付寶此前便以提供各種便民場景的支付服務聞名,比如交水電煤等。
目前,生活號中也有像「鐵行火車票」、「攜程旅行」、「去哪兒」、「飛豬旅行」等 OTA 票務平臺入駐。
以「鐵行火車票」為例,作為以提供各類出行服務為核心的票務平臺,它的生活號動態里發布了大量有關坐火車、飛機的科普小知識,幫助正在搶票的人了解春運「冷知識」等等,已經發布了上百條圖文、視頻內容。其中,關于乘坐高鐵等科普類小知識視頻最受歡迎。
生活號升級后,內容的頂部和底部都直接鏈接了鐵行的小程序矩陣,提供包括火車票預訂、飛機票預訂、免押租車等一條龍服務,相當于多處位置鏈接了產品與服務,可助力轉化率。
3、動畫 IP
這一類商家善于營銷、內容制作成熟精量的 IP 品牌也在布局生活號。比如迪士尼、LINE FRIENDS、阿貍等知名 IP 也已完成升級并開始加大運營力度。對這類商家而言,內容制作是巨大的優勢,并且本身就擁有較強的粉絲基礎,用內容引流、吸收新粉絲的概率也更高,因此樂于布局生活號為私域小程序帶去忠粉。且這類 IP 品牌的支付寶小程序現已可提供包括壁紙、付款碼、粉絲群、商城等服務,流量來了也能承接。
02讓平臺「公域」為,商家「私域」打工
支付寶正在全力推動公域流量為私域所用。
仔細觀察上述的幾個案例不難發現,點進首頁的「生活頻道」是第一步,內容吸引用戶進入商家生活號是第二步,跳轉小程序等功能是第三步,這三步也正是從支付寶 App 公域導流到商家沉淀私域流量的過程。
近年來,各大平臺進入存量時代,公域流量的價格不斷上漲,私域的價值逐漸突顯。
有數據顯示,過去 10 年間,品牌的在線獲客成本從 2010 年的平均 37.2 元,一路漲至 2019 年的 486.7 元,增長了 10 倍多,最近兩年還在持續上漲。
隨著公域流量價格上漲,商家的獲客成本愈發上升,用戶爆發性增長的時代已逝,商家紛紛轉向私域尋求新的用戶增長。支付寶也許早已預判了這一轉變,從 2018 年起,支付寶一系列的變動都在圍繞著「去中心化」進行,緩慢但有序地開放中心化流量。
2018 年,支付寶小程序正式上線,首次提出要采用「中心化+去中心化」的運營模式。「我的快遞」、「保險頻道」、「會員頻道」、「社區生活」等等形成了一系列支付寶端內的聚合性中心化服務陣地,一邊培養出來眾多商家小程序、一邊開始為商家私域導流。但當時,支付寶的中心化陣地尚沒有完全對外開放。
2020 年,在對更多商家開放中心化流量入口的同時,支付寶形成了名為「扶優計劃」的體系化運作,私域運營做得越好,越有機會獲得中心化流量的免費激勵,明確了把中心化流量作為免費激勵資源的開放規則。據公開數據,「扶優計劃」上線僅 3 個月后,首批參與的商家 GMV 平均增長就超過了 300%。
2021 年,支付寶根據平臺特色將「中心化+去中心化」的模式更加聚焦:以「去中心化為主,中心化為輔」。最近升級的生活頻道,或許也是在這一邏輯下做出的又一選擇。
公開資料顯示,支付寶 App 公域有 10 億用戶池,月活超 7 億,其能給商家帶來的私域紅利不言而喻,商家通過承載了公域流量的首頁「生活頻道」入口,無疑可以更大規模地觸達用戶。
生活頻道坐上 C 位后,商家在支付寶內的私域運營陣地「小程序+生活號」實現了互通,無論是運營入口還是鏈路,每個鏈條都體現著用「公域」做「私域」的流量分發邏輯。
通過多種形式和陣地觸達目標消費者,是每個商家都有的需求,如今支付寶試圖通過生活頻道解決這一痛點,但與此同時,支付寶自身為用戶匹配精準優質服務信息的能力,也將經受更為嚴苛的考驗。
盡管公域引流有規模大、起盤迅速等優勢,但對商家而言,更重要也更持續的是在私域中形成穩定的運營閉環。
私域與公域顯著的不同就在于其精細化、定制化的場景,而要實現這一點,除了商家的努力外,為商家私域打造、疏通運營鏈路,提供運營工具則是支付寶作為平臺所應承擔的責任。
去年 11 月,支付寶發布了一個名為《支付寶私域運營白皮書》的文件,詳細介紹了商家在支付寶平臺內可以運用的私域運營工具,商家可以利用其設計出最適合自己的運營鏈路,提升引流獲客、留存訪客、用戶召回等效果。
03「私域」未來格局待解
布局私域早已成為共識。
各平臺「互聯互通」、禁止外鏈屏蔽之后,過去阻止用戶跨平臺跳轉的屏障不再有,用戶的留存與轉化將更為困難。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是品牌還是平臺,都在加強私域布局。
根據艾瑞報告的《2021 年中國私域流量營銷洞察研究報告》顯示,受訪公司中有近 8 成已經布局私域,短期內不考慮部署私域流量的公司僅有 10.2%。
而在平臺方面,微信、支付寶、美團、抖音、快手等等都在搭建自己的私域,在總量有望達到 10 萬億的私域競爭中,逐漸分化出了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生態、以阿里系為代表的電商生態和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內容生態,和以支付寶為代表的商家服務生態。
后續平臺之間的競爭面臨的或許將是,如何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駐自己的私域生態?如何優化私域運營使其更具場景感、體驗感?平臺與商家之間的關系也值得琢磨,如何進行平衡與取舍,對于平臺來說只得不斷摸索前行。
支付寶也是如此,想要為商家私域創造一番天地,開放是必然和必須。但僅做到這一點尚且不夠,如何進一步發揮優勢、贏得服務商、合作者,仍需細細思量。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極客公園”(ID:geekpark),作者:魚三隹,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