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男裝Zegna上市:這是下一個時尚潮流大趨勢嗎?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許多奢侈品牌都選擇在中國香港或者意大利米蘭上市,但奢侈男裝品牌杰尼亞(Zegna)卻選擇在美國紐約上市,并且還是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實現了上市。隨著奢侈品牌行業的不斷復蘇,這家意大利公司在去年底成功上市。這篇文章來自編譯,作者在文中介紹了杰尼亞上市過程中的一些特殊性,比如其所選上市交易所、上市方式,以及時間節點,并提出了一個新的疑問:時尚奢侈品牌選擇紐約上市,是否會成為一種新潮流趨勢?
奢侈男裝品牌杰尼亞(Ermenegildo Zegna)首席執行官埃爾梅尼吉爾多·杰尼亞(Ermenegildo Zegna)。圖片來源:Desiree Rios
奢侈男裝品牌杰尼亞(Ermenegildo Zegna)的上市,為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上市的公司中又加入了一個新的奢侈品牌。值得一提的是,杰尼亞采用了最流行的融資方式來推進整個上市過程。
該公司表示,2021年12月20日,這家以“世界極品服裝定制品牌”而聞名的意大利公司將成為首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意大利時尚品牌。
它通過收購一家殼公司的方式,實現了上市融資的目的,這也是在華爾街廣泛流行的一種上市形式,其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簡稱SPAC)”。
杰尼亞的這一上市,主要是由意威基金Investindustrial牽頭實現的,其主要通過與意威基金七期基金旗下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Investindustrial Acquisition Corp.(紐交所代碼:IIAC)的企業合并而實現上市。IIAC公司董事長為瑞銀集團(UBS)前首席執行官塞爾吉奧·埃默蒂(Sergio Ermotti)。
杰尼亞的此次上市,可能是2021年奢侈品行業經濟反彈的頂峰。此前,2020年全球各地的奢侈品商店因疫情關閉,導致收入大幅下降,以至于杰尼亞首席執行官埃爾梅尼吉爾多·杰尼亞(Ermenegildo Zegna),又名“吉爾多”,將此次疫情比作他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但據貝恩咨詢公司(Bain Consulting Group),疫苗的問世滋生了消費者的樂觀情緒,這種情緒推動奢侈品市場在2020年實現了近30%的增長。
吉爾多說,他和意威基金一致認為,利用這一機會的最佳時機已經出現。他說,他們的行動可能會在2022年開啟一個新的行業趨勢,同時也預示著意大利將重返奢侈品領域。
就在上市前的周五,吉爾多在曼哈頓西57街的杰尼亞精品店接受采訪時表示,2022年將是”意大利之年”。他說:“這注定是我們不凡的一年,我認為對整個行業來說也是如此。這一刻的意大利充滿了活力,我們希望可以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我們是第一家在紐約上市的意大利時裝公司,所以我們的上市也許會鼓勵更多時尚品牌在紐約上市。”吉爾多補充說。
合并上市后,預計杰尼亞品牌的初始價值約為30億美元,公司還將獲得約7.6億美元的新資金,同時允許其創始人家族保留約66%的股份。
杰尼亞品牌目前在全球擁有近300家門店。該公司預計2021年的銷售額約為12億歐元(約合13.5億美元)。
2021年11月,杰尼亞宣布,在全球創意總監亞歷山德羅·薩托里(Alessandro Sartori)的領導下,該公司計劃將旗下三個品牌系列合并成一個品牌,并提高產品價格。
該公司還表示,公司品牌名稱也將從“Ermenegildo Zegna”改為“Zegna”,去掉了其首席執行官及其祖父(也是公司的創始人)的名字。(“就我個人而言,我的確受到了影響。”吉爾多笑著說。)
杰尼亞還推出了一個新的雙條紋標識,旨在讓人們回想起意大利北部山區的232路,也就是杰尼亞這個品牌的誕生之地。
隨著疫情加速了人們在著裝和在線互動方式上的變化,該公司也正在加大對休閑服裝、數字內容和產品推廣的關注。與此同時,它正在將自己重新定位為一個純粹的奢侈品牌。
吉爾多表示,盡管疫情讓計劃變得更加清晰,也有助于“優先考慮重點”,使去年他們削減了約1億歐元的成本,但早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和上市決定之前,公司就已經開始了戰略轉型。
“在疫情之前,我們就說過,我們必須把品牌從服裝品牌轉變為奢侈品牌。現在的品牌系列更加集中。我覺得這樣也更有趣。”吉爾多說。
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因為,杰尼亞品牌擴大了其業務范圍,不僅僅包括它最出名的正式西裝,而且現在也在推出更多的運動服裝。
吉爾多指著他穿在米色羊絨外套下面的那件輕薄米色高領毛衣,說:“針織服裝開始在流行起來”。他說,就像他的許多客戶一樣,他自己再也不能忍受傳統的紐扣設計了。
據一份投資者報告,截至去年5月,該品牌約一半的銷售額都來自休閑服裝,高于2016年的38%。
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市一家杰尼亞零售店的銷售人員帕特里克·達菲(Patrick Duffy)說:“在過去幾年中,顧客喜好發生了一些變化。”達菲說,他看到消費者從專注于正式的剪裁,到“更年輕、更時髦的人越來越喜歡運動裝——因為運動裝變得更舒適了。”
在這個新業務領域,杰尼亞最直接的競爭對手是Brunello Cucinelli等意大利知名品牌。Brunello Cucinelli于2012年在意大利米蘭上市,其毛絨針織衫和休閑剪裁系列一直是時尚界的標志性成功之一。
倫敦伯恩斯坦公司(Bernstein)零售分析師盧卡·索爾卡(Luca Solca)說,杰尼亞品牌“正試圖在正裝、優雅、以及休閑服飾市場中為自己開拓一個空間。最近幾年,他們做了很多功課,希望在正式服飾外的其他產品一樣可以做得更可信、更有吸引力,我認為他們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
索爾卡表示,繼續展示這種轉變可能是杰尼亞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圖片來源:Desiree Rios
杰尼亞相信,其品牌是從紡織品制造商白手起家的,這一點將有助于實現公司轉型。時至今日,該品牌的工廠仍在為一些世界頂級品牌提供豪華材料,其中包括古馳(Gucci)、普拉達(Prada)、香奈兒(Chanel)和迪奧(Dior)等品牌,更不用說湯姆·福特(Tom Ford)了。(吉爾多也是湯姆·福特的董事會成員,擁有該公司15%的股份。)
為了進一步確保其供應鏈,杰尼亞去年與普拉達達成合作,雙方均收購了意大利羊絨制造商Filati Biagioli Modesto 40%的股份,吉爾多表示,杰尼亞可能會利用上市的收益進一步投資意大利紡織制造業。
控制生產環節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那就是可以確保可追溯性和可持續性,這也是杰尼亞正在追求的年輕一代客戶日益關注的焦點。
該品牌最著名的資產之一是Oasi Zegna,這是一個位于該品牌故鄉皮埃蒙特州特里維羅的意大利公園,由杰尼亞創始人創建,旨在保護當地生態系統。該生態系統的規模是紐約中央公園的30倍。
在采訪中,吉爾多自豪地指出,他的運動鞋是由可回收組件制成的,而且該品牌現在還有一個計劃,將再次利用留在裁剪室地板上的布料碎片,使資源得到二次利用,不再浪費。
杰尼亞不僅需要把控服裝質量,而且還要面臨供應鏈壓力,但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它仍將與法國奢侈品巨頭展開競爭,這些巨頭花了數十年時間收購世界上最知名的品牌。
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Louis Vuitton Mo?t Hennessy)旗下擁有超過75個品牌,包括蒂芙尼(Tiffany & Co.)、迪奧(Dior)和璞琪(Pucci),其市值已增長至近4000億美元。擁有古馳(Gucci)和圣羅蘭(Saint Laurent)等品牌的開云集團(Kering),其市值也近1000億美元。
在談到上市的決定時,吉爾多說:“我們這么做的部分原因是想要擴大規模。這是我們未來發展的一部分,不要問我打算擴大多少,我不會回答,但肯定會比現在更大。”
盡管吉爾多無法抽出時間來討論未來的收購事宜,但他在2018年對紐約時尚品牌湯姆布朗(Thom Browne)的收購中邁出了第一步。湯姆布朗的兒童服飾,以及其對預備學校學生服飾出乎意料的詮釋,讓杰尼亞在年輕消費者群體中比它的核心客戶群更受歡迎。
自從被杰尼亞收購后,該品牌已進入童裝領域,并且在韓國和中國擁有強大的市場份額。杰尼亞表示,該品牌有進一步擴張的計劃。
此外,2020年與美國高街服飾品牌Fear of God的合作,也幫助提升了杰尼亞的時尚元素。據吉爾多稱,他們正在籌備推出更多這樣的限量版系列。
杰尼亞表示,中國市場推動了奢侈品行業的復蘇,這一點對于新生群體的經濟增長至關重要。杰尼亞還提到,盡管中國旅游業在疫情暴發前推動了行業增長,但市場已經轉向了本地模式。
根據貝恩咨詢公司,自2019年以來,中國奢侈品銷售額翻了一番,占杰尼亞品牌全球市場的銷售額約21%。杰尼亞品牌于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目前約有一半的業務在大中華區。
所以,杰尼亞表示,“我們一定要多關注中國市場。這種做法的回報也越來越明顯,將成為2022年銷售增長的不二法門。”杰尼亞不僅對中國如此,對非洲、歐洲、日本、中東和美國市場也是如此。
在過去,只有極少數意大利奢侈品牌能夠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例如法拉利( Ferrari)2015年的公開募股和1990年意大利眼鏡連鎖店陸遜梯卡(Luxottica)集團的上市(該集團已從紐交所退市),而像普拉達(Prada)和菲拉格慕(Ferragamo)這樣的意大利時裝品牌基本都選擇在中國香港或意大利米蘭上市。
杰尼亞希望改變這種模式。畢竟,正如吉爾多所稱,紐約證券交易所是“全球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國際證券交易所”。這也反映了其野心所在。
他說,他希望以此樹立“一個榜樣,讓大家都看到這個意大利制造的家族企業的發展新趨勢,并鼓勵更多的企業到紐交所上市,并以此為傲。自從接受了來自紐約的挑戰之后,我認為我們已經實現了‘更上一層樓’。為此,我們也已經準備好了。”
譯者: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