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最多150萬,日本佳能超高補償撤離珠海,卻被一波人怒噴

    珠海佳能關閉工廠是不得已而為之,引發外界關注的,是他們的離職補償。

    如果這個世界上有這樣的“惡意補償”,那我希望這種“惡意”多一點。

    日本的這種經濟特點,讓他們好也好不到哪去,想爆發是沒可能了,壞也壞不到哪去,整個社會非常穩定,因此,日元才成為世界級的避險貨幣。

    01佳能給中國員工最多150萬遣散費

    珠海日本佳能,這家在中國已經經營了32年的公司關閉了。現在外資企業,特別是日本企業關閉已不算新聞。

    一來跟國際大環境有關,日本政府為了對沖疫情和經濟下滑的影響,搞了一個企業召回計劃,出動的財政金額為2200億日元,在生產線搬遷的補貼方面,中小企業給予1/2的補貼,大企業給1/3的補貼。此外,日本政府還劃出350億日元的預算,為企業將生產基地遷往東南亞投資提供幫助。

    二來跟珠海佳能自身的經營有關,畢竟相機這個東西在手機照相的沖擊下是搖搖欲墜,近11年來,數碼相機的年出貨量從高峰時期的1.2億臺下跌至不足1千萬臺,降幅達93%。據日本相機映像機器工業會統計,2020年全球數碼相機出貨量僅為888.6萬臺,比2019年時1034.2萬臺的出貨量還要低。

    關閉工廠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能夠引發關注的,是他們的離職補償。

    總結一下,高到什么地步了呢?高到甚至要突破勞動法上限的地步。《勞動合同法》規定,員工月平均工資高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3倍的,以3倍數額作為上限計算,且計算工齡的最高年限為12年。

    而佳能給出的方案,是既不管金額上限,也不管時間上限。工資越高,工作時間越長,拿到的補償就越多。比如工資兩萬,工作時間20年,那么就是21乘2萬,42萬的補償金,這還只是基本補償。

    還有特別慰勞金,按照工齡分檔,給予不同級別的補償,就業支援金更是體貼到位,分為七檔,從工齡不滿5年支付一個月平均工資到工齡滿30年支付7個月平均工資。臨近春節,還發感懷銘記獎金和春節慰問金,最多的人能拿到150萬的巨額補償。

    這跟某些公司上午讓你走人,下午就恨不得停掉你所有福利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不要說比民企寬厚得多,就算國企央企對辭退員工也絕無這樣的待遇。

    對此有些人也是惱羞成怒,說佳能這樣做屬于“惡意補償”,居心不良,赤裸裸地挑撥國內勞動者和企業之間和諧穩定的補償關系,應該予以高度警惕,以免落入外資圈套。

    對此我也是無話可說,佳能這樣做,不過是日本企業傳統文化罷了,如果這個世界上有這樣的“惡意補償”,那我希望這種“惡意”多一點,而讓那些噴這種事的人,一生都遭遇卷鋪蓋立刻滾蛋的“善意”好了。

    日本企業是什么文化呢?其實有利有弊,今天就來系統說說。

    02珠海佳能公司是惡意補償嗎

    眾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雖然也有天皇將軍,但統治體制基本還是以封建制為主。所謂的封建制跟官僚制不同,封建制下的主從關系是非常堅固的,彼此之間負有幾乎無限的責任。

    解釋一下就是,作為官僚的縣長對他的下屬只負有有限責任,調走就再無關系,而下屬也不用對縣長盡忠,大家都是打工人,談什么忠不忠。封建制下的大名就不同,大名是世襲的,他對下屬有無限權力的同時,也有無限責任,要保證下屬的生活甚至身后事,下屬對大名也負有無限責任,大名屈死,他的武士是有復仇義務的。

    從來沒聽說縣衙門的班頭需要為縣官復仇,但武士則要為大名復仇。這就是封建制度的特點。

    有部電影叫47浪人,講的就是武士為家主復仇,成功后將軍要求他們自殺,武士的遺骸至今存放在這里。即使要求他們自殺的幕府將軍,也承認他們的忠義可嘉。

    而在日本現代化后,這種封建倫理依然在公司中部分存活。日本過去的企業有這樣的特點:終身雇傭。也就是說員工跟公司之間的關系,與其說是雇傭制下冰冷的合同關系,不如說是富有人情味的家庭關系。公司就是員工的家,只要公司不倒閉,基本沒有失業的擔憂。

    工資主要跟年限掛鉤,30歲30萬日元左右,40歲40萬日元左右是常態。如果公司發生經營問題,那么也很少用裁員的方式來解決,而是通過降薪一起度過難關,實在要倒閉的時候,也會做出很充裕的補償。

    所以日本雖然也是資本主義國家,但由于封建性殘余較多,貧富差距并不大。富人雖然也有,但他們基本都很低調,炫富在日本傳統里,是一件非常可恥的事。

    所以可以看出,珠海佳能公司做出的補償,實在跟什么“惡意”一毛錢關系都沒有,就是日本企業文化使然。那么這種文化的利弊何在呢?

    03日本企業文化傳統的利與弊

    先說利吧。利就是員工和企業綁定的非常牢固,忠誠度非常高。說是全世界最忠誠的員工也毫無問題,這種忠誠的綁定是實在的,不需要天天用洗腦的方式對員工進行催眠和PUA。

    另外一個不太明顯的好處就是日本這種企業文化,不太可能有民粹思想的發生,憎惡資本的民粹主義基本在日本沒有市場就是這個原因。從來沒聽過有人罵豐田章男,松下幸之助是吸血鬼,雖然這些年來日本的經濟萎靡不振,但社會保持高度穩定,民眾沒有想掀桌子的欲望和訴求。

    那么有沒有弊呢?當然也有。首先就是活力不夠。由于公司內部論資排輩嚴重,創新能力和發現市場的能力是不足的。就以珠海佳能為例,他們的產品一方面質量非常穩定,另外一方面呢?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在手機攝影突飛猛進時,佳能們在做什么呢?更令人痛心的是,幾乎什么都沒做。數碼相機的社交短板,沒有實質性改變。雖然有些型號聲稱可聯網,但不好用等于沒有。

    數碼相機的圖片編輯功能基本停滯了十年,毫無實質性改進,與手機的圖片編輯完全不在一個檔次。更要命的是,如今的數碼相機居然在自己本應最專業、最具優勢的成像品質上,都已經全面落后于手機了!包括全傻功能下的快門抓取沒有提升,而暗光下攝像的失焦問題更長期沒有解決。

    放大了看日本企業,互聯網時代他們出現什么超級公司沒?沒有的,美國有google,亞馬遜,facebook,微軟、甲骨文、特斯拉;中國有阿里、騰訊、百度、京東、字節等超級企業,日本有啥?還是豐田松下這些傳統企業。

    可以說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日本被遠遠的拋在后面,他們能夠保持一個大國制造優勢的,依然是那些細節層面的東西。比如元器件、涂料、螺絲、屏幕……組裝起來賣大錢,已經越來越跟他們沒啥關系了。

    看穿了利弊,事實才能呈現,事實呈現后才輪到價值判斷。或許不同性格的人,會有不同的視角。日本的這種體制和文化,別人學不來也學不了,但確實可以揚長避短,在民粹逐漸席卷全球的今天,他們的經驗和教訓,是不是能帶來一些思考呢?

    最后,日本的這種經濟特點,讓他們好也好不到哪去,想爆發是沒可能了;壞也壞不到哪去,社會非常穩定,因此日元才成為世界級的避險貨幣,取的就是這個“穩”字啊。

    那么,你是喜歡爆發式的發展,還是穩定但活力欠缺的經濟呢?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功夫財經”(ID:kongfuf),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 佳能 最多 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