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tech的未來:10歲以下兒童的網絡瀏覽器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互聯網對于低齡群體的滲透能力持續增強,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互聯網。他們上網經常從事的各類活動中,排在前三位的是網上學習、聽音樂、玩游戲。單純的限制難以達到效果,對孩子上網進行積極的教育、引導和管理才是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正確方式。同時,我們也要鼓勵互聯網企業開發針對學齡前兒童的保護機制、應用程序和內容產品,提供積極健康、寓教于樂的文化娛樂內容,為家長提供簡單易操作的管理工具。本文來自翻譯。
98%的10歲以下的美國孩子在家里有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 45%的人甚至擁有自己的手機。 在過去的十年里,這些電子產品因使用越來越簡便、價格親民,而備受世界各地兒童的喜愛,成為他們的日常用品。
但盡管使用率很高,孩子們主要用這些設備做兩件事:看節目和玩游戲。他們并不使用瀏覽器或搜索谷歌,許多成年人會說這對于孩子們來說太難了,甚或是太危險了。雖然大多數孩子都能熟練使用這些電子產品,但瀏覽網頁需要高級的讀寫技能。構建搜索查詢、高級閱讀、瀏覽結果、點擊適當頁面并在頁面上找到相關內容的能力超出了大多數10歲以下兒童的能力。
說到網絡,文字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障礙; 對他們來說,找到自己問題的答案太難了。雖然孩子們對他們周圍的世界感到好奇,但網上的大量信息是他們難以獲得的。
大多數成年人,甚至大多數父母,都不認為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畢竟,從古至今,孩子們都面臨著一個相同的局面:這個叫媽媽或爸爸,或保姆或其他看管人的“搜索引擎”能很好地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如果一個孩子就同樣的話題問了足夠多的問題,他們甚至可能會收到一本關于這個話題的書。然后問題就解決了。
但如果我們接受這種對“兒童科技”的狹隘看法,認為兒童科技就是游戲和節目,那么對孩子來說無疑是喪失了一個探索世界的好機會。讓孩子們安全、及時地接觸到網絡上存在的巨大信息寶庫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挑戰。我相信會有空間為孩子們提供一個新的視聽網絡瀏覽器:一個他們可以獨立地在網上查找東西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的瀏覽器。就像瀏覽器對成年人越來越重要一樣(它們基本上就是一個操作系統),它們對兒童也有同樣的前景。然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大障礙不是技術,而是哲學和文化。
反對“兒童互聯網”的幾種觀點
許多家長和看護人都知道,孩子們能夠進行令人驚訝的高級對話。從3歲左右開始,他們會問復雜的問題,而且他們的視聽理解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年幼的孩子們正在培養他們的興趣,渴望了解他們成長的世界。
但是當大人看到一個專為孩子設計的網頁瀏覽器的想法時,他們的反應要么是漠不關心,要么是抵制,或者其他類似不贊成的態度。試著讓父母想象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孩子們能夠獨立地搜索他們想知道的任何信息,但是你可能會收到以下三種回應。
第一中反應是,兒童需要得到保護和安全,不能受到某種不良信息或不法分子的傷害。作為兩個年幼孩子的父母,我理解這一點; 保護孩子的安全是我工作的一部分。父母確實有充足的理由去確保自己的孩子不接觸褻瀆、裸體和暴力。同樣,許多父母希望能夠控制他們的孩子與特定的人進行交流,一般也就是與家人或朋友聊天。
如果孩子們可以自己查找和瀏覽網頁,我們如何保證他們的安全? 雖然控制對內容和人員的訪問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但我相信這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做得很好——通過家長手動設置、自動過濾和人為調節的結合。例如,在21世紀初,垃圾郵件讓電子郵件幾乎無法使用; 以上這三種策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問題。
當然,為兒童版本的網站開發合適的內容過濾器需要時間和嚴格的測試。但這一努力的難度(以及來自父母的潛在擔憂)不應阻止我們走向成功的彼岸:讓孩子們獲得豐富的知識。
成年人的第二種反應是“屏幕時間”——這個短語指的是允許孩子使用設備的時間——是一件壞事。家長們經常因為讓孩子使用互聯網設備和看屏幕而感到內疚,就像糖果一樣,孩子提出了要求,自己不想滿足,但又不得不滿足,滿足了孩子的要求之后又感覺自己這樣做不對。那么,如果限制孩子的使用時間,那么孩子要想滿足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他們就需要頻繁使用電子設備,這無形中又增加了他們看屏幕的時間。
考慮這個思維實驗:想象一個孩子在讀一本實體書——比如一本你認為高質量的小說。 現在想象一個孩子在iPad屏幕上閱讀同一本書。 從紙到屏幕的轉變是否會改變閱讀的質量?
許多家長得出結論說,屏幕是“不好的”,因為他們看到自己的孩子參與了他們認為低價值的體驗。 但重要的是,不要將內容的質量與媒介本身混為一談,也不要與互動模式(主動或被動)混為一談。 屏幕本身并沒有好壞之分。 我相信,通過將屏幕從一個純粹的分散注意力的設備變成一個參考工具,我們有必要重新評估我們對屏幕時間的先入為主的觀念。
最后,許多設想為孩子們提供網絡體驗的成年人的第三個擔憂是:他們想知道它將如何教育孩子。
教育貌似并不是一個會妨礙兒童使用網絡的問題。然而,我們所說的兒童教育,它通常指的是核心學科:閱讀、寫作、數學、科學和歷史。對一些父母來說,很少有其他技能,如計算機科學或解決問題,可以算作教育。
但是,這種對教育意義的狹隘關注會極大地影響我們去評判哪些內容對孩子有益,值得孩子學習。從傳統意義上來看,孩子想知道的和想要查找的絕大多數東西可能不屬于學術類。培養核心學術技能很重要。但我認為同樣重要的是——也許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培養興趣,發現他們的潛能。學校通常不會關注這一點。 同樣,父母也經常努力培養孩子的興趣,尤其是當父母看重的興趣與孩子的興趣不一致時,父母會更加努力地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辦事。孩子可能會對滑板、舞蹈、星球大戰、外太空、電子游戲設計或其他父母可能不了解(或感興趣,就此而言)的活動產生熱情。
在我看來,我們需要放棄對校外學術的癡迷,并鼓勵孩子們追求自己天生的好奇心和對學術的迷戀。我相信,通過科技讓孩子們安全、獨立地接觸到大量的在線知識,可能會促使我們轉變思維。
Kidtech止步不前的現在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當然,讓科技滿足兒童所需的提法并不新鮮。我們有必要看一下目前取得了哪些進步,并思考一下我們接下來要怎么做。
幾十年來,針對兒童的技術開發浪潮不斷涌現,但科技公司開發的第一批主流兒童產品是2011年的Netflix kids和2015年的YouTube kids。隨著孩子們從游戲機和卡帶游戲轉向App Store的移動游戲,科技公司主要圍繞兒童電視的重新發明(與點播視頻),以及視頻游戲的重新構想進行開發。
在過去的四年里,Facebook、亞馬遜和Spotify分別推出了Messenger for Kids、Alexa for Kids和Spotify for Kids。最近,Instagram宣布(隨后又推遲了)推出Instagram for Kids。
所有這些產品都有一個共同點:許多孩子已經在使用“成人”版本。在2011年推出針對兒童的產品之前,Netflix報告稱,其一半的訂戶已經在為兒童播放流媒體節目。同樣,在兒童衍生產品出現之前,兒童已經在使用Alexa以及YouTube、Messenger和Spotify應用程序。 根據nScreenMedia在2020年對3000名父母的調查,YouTube在孩子中比YouTube Kids更受歡迎(盡管,也許并不令人意外的是,與標準YouTube相比,更多的父母允許他們的孩子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觀看YouTube Kids)。 重要的是,當前的kidtech浪潮并沒有賦予孩子們新的能力。
那么,為什么要推出這些應用程序的兒童版本呢? 首先,美國科技公司如果知道兒童在使用他們的產品,而這些產品收集個人身份信息,就必須遵守1998年頒布的《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案》(COPPA)中的父母同意條款。 此外,這些應用程序的兒童版本解決了成年人對內容過濾和增強控制的擔憂。
但我認為,未來真正的機會不在于創建現有應用程序的兒童版本——而是從根本上為兒童構建,而不是從外向內、成人優先的角度。什么新用途會讓孩子們興奮? 我相信我們很快就會看到一個以孩子為主的金錢應用程序,它可能會圍繞零用錢和禮品卡展開。想象一下,將電子商務擴展到兒童,允許他們向親朋好友發送生日和節日禮物清單。歸根結底,兒童瀏覽器不僅僅是為了讓兒童獲得信息,它還開啟了一波以兒童為主要使用對象的應用程序。
畢竟,孩子們不只是縮小版的成人,他們是獨一無二的群體。哪些在線體驗對這些“數字原住民”的孩子們有意義? 互聯網設備能以何種新方式成為富有想象力的游戲平臺? 如今全球有近10億兒童上網,科技公司開始意識到,兒童是具有獨特需求的重要受眾。
目前,孩子們正處在互聯網AOL時代,體驗著一個由專門服務組成的圍墻內,這種情況即將改變。 除了看節目和玩游戲,互聯網設備對孩子們的作用還有很大的潛力。這群新的互聯網用戶不能閱讀——至少目前還不能達到高水平——而且缺乏青少年和成年人的精細運動技能。盡管如此,孩子們還是可以從科技帶來的好處中獲益。
當我們必須繼續思考如何駕馭kidtech時,重要的是,我們不要忽視互聯網在孩子的手中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巨大潛力。隨著越來越多的孩子使用網絡,我預計我們將看到一波原創產品為這些新受眾創造出來——就像網絡在成人中流行一樣。 在一年多的遠程教育之后,隨著越來越多的孩子使用互聯網設備,我們有必要考慮如何以新的方式讓技術對孩子來說是觸手可及、有用且有趣的。
譯者:秀兒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