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看了黑客帝國游戲畫面,我開始信了黑客帝國電影劇情

    當基努李維斯出現在今年的全球游戲大賞頒獎禮上時,不少人以為波蘭蠢驢又來了。不過這次的基努李維斯出場的身份,是一名演員。

    22 年前,他主演了 20 世紀末最有名的科幻電影《黑客帝國》,那部電影是當時特效技術的標桿,基努李維斯當年也是紅得發紫,這部電影集合了眾多成功因素,被影迷奉為經典,后續推出《黑客帝國 2/3》也只是順水推舟。

    ▲黑客帝國 1

    基努出現在 TGA 大會上,也算作一次電影的造勢活動,因為《黑客帝國 4》即將上映了,距離前作過去了 18 年。

    他們為了這次宣發活動,甚至發布了一款游戲《黑客帝國 覺醒》,利用虛幻引擎 5(下文簡稱虛幻 5)向玩家展現母體矩陣。由于活動方將電影預告和游戲 Demo 穿插播放,有意模糊了現實、電影和游戲的界限,一時間很難分辨清楚哪些是真人出演,哪些是游戲實機演示。

    這恰恰印證了虛幻 5 的強大。

    01玩游戲?玩電影!

    看完 TGA 上的游戲演示后,我也在 Xbox Series X 主機上親身體驗了一番游戲,與其說它是一款游戲,不如說是虛幻 5 的大型演示片。

    它雖然只是一個 Dem o 演示而已,其 XSX 版本的容量仍有二十多個 G,這已經比不少獨立游戲都要大了。

    進入游戲,首先是一段 CG 畫面,在第一部《黑客帝國》里,Neo 趴在電腦前,屏幕上亮起一行字,寫著「Wake up,Neo」,此時主角 Neo 也醒了。

    游戲把這個名場面復刻了一遍,只不過在電影里,Neo 疑惑著屏幕另一端是誰在跟自己對話,而在游戲里,玩家疑惑著自己眼前看到的是 CG 畫面還是真人出演。

    這樣的困惑貫穿著整個演示過程,直至有人將這段畫面與當年電影畫面進行對比,人們才發現這是實機演示,一開始便用以假亂真的畫面把玩家給震住了,妥妥的炫技。

    Neo 醒過來后,屏幕里出現了另一個 Neo,并向玩家拋出了一個貫穿于《黑客帝國》電影的經典問題「我們怎么知道什么是真實」,一邊扭頭看向了鏡子中的基努李維斯。

    游戲制作團隊利用這樣的鏡頭語言,試圖混淆玩家對實機演示和真人出演動畫之間的辨別能力,他們成功了嗎?看下去你就知道了。

    從這之后,所有畫面都是實時渲染生成的,然后開始上正菜,一段追車動作大戲。

    玩家可以操控新角色,打爆特工們的車輛,頗有 VR 戰士的既視感,不同的是如今游戲畫面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果把交互部分刪掉,其實我很難分清這是實拍或是游戲。無論是遠處的建筑,或是車輛爆炸時的 Niagara 粒子效果,都已經非常接近真實。在這部分演出中,唯一讓我覺得不真實的,是整體偏綠的濾鏡效果,但也正是這副濾鏡賦予了游戲那股《黑客帝國》的味道。

    ▲關掉濾鏡,真實了但也少了點電影味

    當玩家結束了那段血脈賁張的動作演出時,才到了真正的重頭戲。制作組為這款 Demo 設計了超過 700 萬個實體、7000 座建筑物、45073 輛汽車、超過 260 公里的道路和 512 公里的人行道,這可比電影里的場景酷多了。

    從 Demo 部分來看,我對它所使用的虛幻 5 能吐槽的部分,只剩仍有瑕疵的人臉模型,以及角色行走時別扭的姿勢了。虛幻引擎 (Unreal Engine) 越來越真實 (Real) 了。

    ▲不同平臺的渲染效果對比,圖片來源:Eurogamer

    在《黑神話 悟空》引起熱議之時,我就對虛幻 5 作了些許討論,許久不露頭的 Epic 卯足了勁,在這次 Demo 中將虛幻 5 中新增的 Nanite 和 Lumen 技術一次放出,甚至提供了選項開關,讓開發者和玩家都能在實際游戲過程中,看到這兩項技術的奇妙之處。

    簡而言之,Nanite 全稱為虛擬微多邊形幾何體系統。如果開發者想讓游戲畫面做得足夠真實,就需要用盡可能多的三角面去搭建人物和物體,面數越多畫面更精細。但與此同時,面數越多也意味著機器渲染時將占用更多算力。

    開發者只能在這兩者之間作出妥協,而 Nanite 的出現,將三角面打包成簇,模型距離玩家越近,簇所包含的面數就越多,細節也就越多,反之則相反。這樣做的好處是動態分配算力,只渲染玩家目光所及的東西。

    如果把游戲比作一幅畫,Nanite 所構建的是細膩的筆觸,考驗的是畫家基本功;那 Lumen 考驗的,則是畫家對光影的理解能力,光影對了,才能騙過人眼。

    ▲Epic 技術演示

    Lumen 全稱為動態全局光照,它的出現使得開發人員可實時觀察光線調整后的效果,在《黑客帝國 覺醒》中,一個選項的開和關,就能瞬間把白天變成黑夜,無需等待。期待其他開發者借助這一特性,講出別樣的故事。

    玩家還可以在 Demo 中,通過拖動滑塊調整日照角度,延時攝影不延時,輕輕一拖就能拍出大片。

    這不,已經有玩家在游戲里辦起了攝影大賽。

    玩了 30 分鐘后,我猛然發現,這 Demo 名字叫黑客帝國,場景出自黑客帝國,但它只是披了黑客帝國的一層皮,沒有虛幻 5,這一切都不可能實現。換句話說,其他開發者只要用上虛幻 5也能實現如此真實的游戲畫面。

    02新的造夢機器

    前文已經提到,利用虛幻 5 進行開發的《黑客帝國 覺醒》在各方面都很真實,角色動作除外。尚且未知這是引擎本身的劣勢,或是開發組有意為之,以避免恐怖谷效應。

    無論真相如何,我對虛幻 5 的態度始終是又喜又驚。喜于真實,也驚于真實。

    當計算機模擬出的世界,其精細程度無限接近于現實世界時,我們又將如何分辨真實與虛幻呢?這句話出現在游戲 Demo 的開頭,當下或許只是一句噱頭,但隨著時間推進,下一代游戲引擎或許真的可以將一整個地球搬到虛擬世界。

    到時這個問題將再次出現,并縈繞在每個人頭上。

    澆完這一盆冷水,難道虛幻 5 帶來的只有悲觀嗎?當然不是,我對虛幻 5 的怕,主要因為《黑客帝國 覺醒》構建的場景,與我們生活的水泥森林太過接近,倘若把虛幻 5 用來創造與地球擁有截然不同世界觀的游戲,不就成了造夢的新機器。

    于是我翻看起同樣用虛幻 5 打造的《黑神話 悟空》實機演示預告,我依舊期待在那恢弘場景中戰斗,拋開虛幻 5 所帶來「似真似假」間的哲學討論,這才是它的正確打開方式。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PPSO”(ID:appsolution),作者:王志劭,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