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再創業:賽道讓人意外
雖然“真還傳”快要成功了,但羅永浩還是不甘心。這一次羅永浩清楚表明了未來的創業方向:VR、AR及MR等領域。
這個賽道讓人意外:早在7年前,在錘子時期,他就多次表達過對VR的看好,甚至做手機也不過只是為了等待VR時代的到來。
據報道,2014年時羅永浩就開始籌建VR項目組,由設計總監羅子雄負責。但是受困于行業以及錘子公司彼時自身原因,他不得不擱淺VR項目。
幾年過去,VR的創業環境早已不是當年的樣子——這次的VR熱度,幾乎全由元宇宙概念引爆。
一位2015年就籌備VR公司的創業者向鉛筆道表示,元宇宙的火爆與VR當年的火爆如出一轍。2016年被稱為VR元年,彼時的市場聲音,都說VR是顛覆創新,VR是“下一塊屏幕”,會替代手機與PC。
但VR的風口并沒有如愿而來。“2016年年底時說會在2017年到來,然后又改成了2018、2019……可到直到元宇宙概念熱炒前,VR的風口還是沒有真正到來。”
此次元宇宙概念的火爆,讓VR/AR/MR行業再次迎來生機。當下還處在概念炒作的初級階段,但游戲、VR成了不少上市公司、創業公司與元宇宙發生聯系的切入點,像極了當年VR被追捧時的樣子。
初心未變的羅永浩,能在新的創業環境中煥發新春嗎?
01 “真還傳”后,羅永浩回歸科技圈
“加油,小羅,你還能牛B十一年。”伴著給自己的鼓勵,羅永浩宣布回歸科技圈。
12月16日0點21分,認證仍然為“錘子科技CEO”的羅永浩再次發布微博,表示將重返高科技創業,并在評論區回答網友提問時表明創業方向為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及MR(混合現實)等領域。
雖然羅永浩在直播帶貨領域做得風生水起,還上演了一出“真還傳”:有媒體報道,錘子科技所欠的6億債款已經還清5億,剩下的1個多億也將在一年內還清。但是他明顯志不在此,之前他就發微博宣布明年春天重返科技行業。今年11月5日還明確表示,“下一個創業項目是一家所謂的‘元宇宙公司’。”
選擇VR等方向創業,羅永浩并非心血來潮。
據報道,錘子科技早在2014年末就開始籌建VR項目組,由設計總監羅子雄負責,人數在30-50人左右,研發了VR硬件頭顯、PC VR Launcher以及一些實現基礎功能的VR 應用。
隨后的一年時間里,錘子科技持續在VR領域加大投入。根據媒體爆料,錘子科技先是和諾亦騰合作建立VR交互實驗室,由前者提供資金,后者提供技術,然后又在微博上面發布招聘啟事,明確表示VR團隊招賢納士,最后羅永浩本人更是直接在微博上明示錘子手機即將進軍VR領域。
但是到了2016年,VR部門從錘子科技分離出去,成為子公司所思科技,羅永浩只是擔任董事。羅子雄后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解釋獨立原因,“錘子內部短期應該沒有做VR的計劃,錘子可以等到這個行業開始成熟并且可以掙錢的時候再來做硬件的業務。”
受困于行業以及公司自身原因,錘子科技不得不擱淺VR項目,但是羅永浩對其始終看好。
實際上,錘子科技在創立初期就不止定義為手機公司,凡是科技領域都會涉及。另外,早在2017年,他在與羅振宇的長談中就曾表達過對VR的看好,甚至做手機也不過只是為了等待VR時代的到來。他說,“之所以會這么辛苦、這么累地做手機,其實就是在等待下一個計算平臺的革命,因為下一代平臺革命中,VR眼鏡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只有把手機、平板、電腦的軟硬件做好了才能把VR眼鏡做成。”
2020年,在極客公園的一場活動上,他也再次重申了這個觀點:長期看好AR/VR市場,未來再做產品,極大可能是AR/VR方向。
02元宇宙爆火,VR/AR/MR升溫
從錘子開始涉足VR領域到現在,6年已經過去,VR/AR/MR行業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位2015年就開始籌備VR項目的創業者孟晨(化名)告訴鉛筆道,彼時VR行業倍受創投圈追捧,市場上幾乎所有人都在講VR的顛覆創新,都在說VR是“下一塊屏幕”,會替代手機與PC。
2016年被業內稱為“VR元年”。“做硬件的、游戲的、平臺的,創客們一窩蜂地涌入VR行業,那個時候全國能有上千家VR相關企業。”孟晨回憶當時的情景。
然而,VR行業經過兩年的“追捧期”后,市場開始變得一年不如一年,熱度卻逐漸減弱,甚至面臨衰退跡象。“2016年年底時說VR的風口會在2017年到來,然后又改成了2018、2019……可到直到元宇宙概念熱炒前,VR的風口還是沒有真正到來。”他感慨道。
在跌落風口的那些年,一大批VR公司紛紛傳出負面消息。暴風魔鏡大規模裁員,VR公司眾景視界、米多娛樂被爆拖欠員工上百萬工資。不少線下入局的VR體驗店也沒活多久,據《中國VR體驗店經營現狀白皮書》的數據顯示,VR是剛興起的產業,缺乏前人經驗借鑒,多數經營者面臨著經營不善的狀況,能盈利的VR體驗店不足三成。
孟晨原以為VR行業會繼續沉寂,可近兩年VR行業迎來復蘇,VR等領域再次成為資本眼中的香餑餑。據統計,2020 年全球 VR/AR 投融資規模達到 244 億元,投融資并購發生 220 起,規模與數量均實現連續三年上漲。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市場也開始看好這個老賽道。據IDC預測,在2021-2025年間,全球VR虛擬現實產品出貨量有望達到約41.4%的年均增速,AR增強現實產品出貨量有望達到約138%的年均增速。2024年,VR/AR市場代工空間有望成長至2000億以上,復合增長有望達到92%。
更重要的是,隨著元宇宙概念的火爆,VR/AR/MR行業再次迎來生機。有分析師認為,VR/AR/MR技術的發展直接影響到元宇宙行業的現狀。一如羅永浩分享的文章所提到的那樣,元宇宙還是概念不是機會,元宇宙的到來需要依賴仰仗的硬件設備就是VR、AR。做一個類比,如果元宇宙是移動互聯網,那么VR、AR設備就是智能手機。
這就導致一個現象出現:在元宇宙炒作概念早期階段,游戲、VR成了不少上市公司、創業公司與元宇宙發生聯系的切入點。“現在很多相關創業者,無論是與人溝通,還是手中的BP,‘元宇宙’都是被頻繁提到的字眼。”孟晨說道。
繼曾經的“VR元年”后,2021年又被稱為“元宇宙”元年。在孟晨眼里,創投圈如今熱炒元宇宙的情形,像極了當年VR被追捧時的樣子。
03市場不再相信故事
2015年底,VR創業公司勁頭很足,但多數都是技術積累偏弱的小公司,處于拿著故事在一級市場圈錢募資的階段。
可現在,VR/AR/MR行業早已不是創業公司們在小打小鬧。羅永浩面對的市場環境,也跟當時不可同日而語,不少巨頭都紛紛砸巨資入場。
比如2021年8月,字節跳動收購了VR創業公司Pico,Pico是目前國內VR市場的老大,擁有41%的市場份額。據行業媒體報道,此次交易金額超過90億元,還有一位了解交易過程的資深從業人士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騰訊對Pico評價甚高,也有收購意愿,但最終字節跳動以更高溢價勝出。
騰訊也持有AR/VR游戲開發商Epic Games達到40%的股份;愛奇藝也推出了對標Oculus Quest 2的愛奇藝奇遇Dream VR一體機。
與錘子手機當年橫空出世時的境遇一樣,羅永浩想要在VR/AR/MR創業,也需要于一眾大廠中殺出一片天地。
除了競爭對手,羅永浩面對的還有大環境的變化。即使所有人都在高呼VR代表著互聯網的未來,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如今的VR行業還存在眾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孟晨看來,之前VR行業之所以會給人一種一年不如一年的感覺,是因為其商業化變現路徑沒有打通,整個行業始終處于純燒錢的摸索期,現在即便元宇宙概念出現,亦然如此。
盡管VR等被業內炒得火熱,但其產業成熟度(技術、渠道、市場、供應鏈等)遠不及個人電腦、智能手機等產業。
內容也是重要短板之一。目前,國內VR內容產業一直受下游應用剛需不足、終端設備滲透率不足、優質內容不足等因素限制。有觀點認為,國內VR內容還沒有完全跟上步伐,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之前硬件本身沒有提供足夠的土壤。對于商家來說,沒有足夠的土壤,即使投入也是前期的試水,不會形成商業化規模效應。
在產業更加成熟、在合規與商業化能充分落地后,VR等行業或許能真正成為元宇宙的一部分。
2021年5月,在訪談節目《我的青銅時代》中,羅永浩回應了一個不少人的疑惑:為什么執著科技行業創業。羅永浩稱,他堅信做科技產品是希望站在推動世界發展的節點上,后續還想要做軟硬件結合的平臺級產品,而不是一心賺錢。
某種程度上,VR/AR/MR代表著互聯網的未來。甚至可以說,這些行業或許就踩在“推動世界發展”的節點上。不過,作為一個從谷底爬出來的行業,已經不能通過口號來打動別人了。畢竟2016年的VR浪潮已經說明,市場不缺少故事,還是需要賺錢,還是需要一款真正給人信心的產品。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鉛筆道”(ID:pencilnews),作者:不說謊的,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