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倍轉讓,外網瘋搶:科技兒童汽車的前景與“錢景”
近日,汽車行業中有一則產品推出就售罄的新聞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特斯拉上線的一款兒童四輪全地形車在上線一天內就售罄,銷售異常火爆,而在這期間還經歷過兩次補貨。
這款兒童汽車僅在美國銷售。許多沒有搶到的人都轉去一些二手交易網站尋找機會,二手交易網站中開始的畫風還算正常,有掛出一兩倍轉讓價格的,但到后期供不應求下,也有掛出九倍價格的情況,可謂是汽車行業版本的“川沙妲己”玲娜貝爾了。
兒童汽車怎么突然這么吃香了?對于國外的網友來說,最近圣誕節與新年將至,特斯拉品牌“硬核”的兒童汽車可謂是最佳的禮物選擇了,1900美元的價格,不僅外觀造型朋克炫酷,并且對于身形條件符合要求的父母來說,也有參與試玩的機會。一人購買,全家享樂,成為流行的選擇也就順理成章了。
看到特斯拉點燃的市場,筆者不禁思考,兒童汽車這個行業的發展空間大嗎?畢竟在我們眼中一直是將其看作特殊的小眾玩具車一樣,未來其會不會在新能源汽車銷售中占據一定的分量?未來會有什么發展的趨勢?帶著這些疑問,跟隨腦極體一起看看這個行業的發展與可能性。
驅動消費與布局產業的可能
對于家長來說市面上可供選擇的玩具很多,而兒童汽車是相對花費昂貴的選擇。驅動家長選擇兒童汽車的因素跟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有關。新生代的90后父母,追求個性化、高品質的產品,而許多兒童汽車會仿造高端汽車的外觀,比如老爺車、敞篷車等。外觀精美、功能豐富,這對兒童汽車行業來說,也是機遇,新手父母帶娃消費投入逐漸增高是企業選擇進入與布局兒童汽車行業的重要原因之一。
(特斯拉兒童汽車)
除了消費者層面的變化外,企業布局兒童汽車也有增加品牌傳播效應的因素。比如特斯拉、哪吒汽車,兩者在對外宣布兒童汽車后,都出現了消費者熱議與瘋搶的畫面。特斯拉的兒童汽車一經上線就被訂購搶光,但社交網站的討論沒有隨著售罄而停止,一直有網友的熱議。哪吒汽車在今年六月新品發布會中發布的三款汽車中,哪吒Co-kids 魔童版兒童車被討論的熱度最高。當時哪吒汽車聯合創始人張勇透露,該款兒童電動車訂單已超過五萬臺。我們看到作為周邊被推出的產品卻為企業帶來較大的曝光與傳播量,這個畫面對企業來說也是始料未及。
其實兒童汽車已經超出了玩具的范圍,在一些國家,已經有專門的兒童汽車店鋪。沃爾沃、邁凱倫、奔馳、奧迪也都推出了兒童車,并銷售良好。這些汽車品牌對兒童汽車文化培養重視,向家長與兒童種草,不僅僅是布局當下的兒童市場,增加品牌的黏度與忠誠度,耳濡目染下,未來孩子的汽車消費選擇,很大的概率都會在這些品牌中誕生。
布局兒童汽車,對于企業尤其是車企來說,怎么看都是個劃算的買賣,但在這么多的汽車品牌中,選擇布局兒童汽車的企業數量并不多,事實上,兒童汽車行業里面的風險也不少。
安全是永恒的話題與限制
跟兒童相關的所有產品,比如藥物、食品、玩具等,最核心的要素是對安全的嚴格考量,對于兒童汽車來說,也不例外,這也是兒童汽車行業中第一個要面對的考驗。
1.兒童汽車的第一要務是安全,材料的質量品控是第一道防線。材料的安全性包括車內飾、外材類的質量問題,需要企業嚴格把控并保障其安全性,消費者和監管局零容忍任何材料安全問題的出現。在今年二月河北市場監督管理局召回一批兒童電動車,主要的召回原因就是兒童電動車的包裝和車內的塑料薄膜品質不合格,塑料制品中的增塑劑可能會干擾內分泌系統,導致男性生殖能力減弱,引發女性性早熟等問題。不僅是對兒童生命健康造成威脅,也對自身品牌具有很大的殺傷力。
2.對電動汽車來說,無論是成人版還是兒童版,動力電池的安全性難把控。關于電池自燃的新聞時有發生,而電池的安全性是個黑盒,無法確保百分百的安全性。任何企業或者是家長攤上都是非常嚴重的事故。而電池易燃的這一潛在危險因素目前沒有解決根源的方案。
3.車型大小規格標準與設計的安全性難平衡。正確選擇相對來說可以確保玩具產品在兒童身體和智力的不同階段是合適及安全的。對于兒童汽車來說,每個年齡階段的兒童身形變化差距大。比如2-13歲區間的兒童,完全是兩個數量級的變化,用年齡去區分使用的范圍已經不夠用,用身形大小來區分又需要考慮兒童智力的水平,情況比較復雜,需要更細致的年齡段的劃分標準與行業標準的指導,政策方面,缺乏規范行業標準的制定與引導健康有序發展的規范。
兒童汽車想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從設計、材料、性能、安全等都需要深研把控,并不是只是簡單的復刻成人版汽車的外觀而已。需要根據不同年齡組兒童的平均能力和興趣及玩具本身的安全情況而定。兒童產品市場的布局比想象中要困難很多,企業的選擇背后需要考量和面對的問題并不輕松。
未來發展空間比想象更大
隨著二胎三胎政策的開放,無論幼童數量是否增加,可見的趨勢是,消費升級的大勢下,對于這類相對高端的玩具汽車來說,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市面上我們已經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兒童玩具車,產品種類豐富,有遙控的、遙控與自駕雙模式;款式也有模仿經典品牌車系、卡通動漫、動物等多種,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價格從幾百到上千不等。對于消費者來說,吸引目光的關鍵還是外觀設計與功能相關,新穎獨特、趣味性和創意益智等元素,這些是家長的心頭好。
我們在特斯拉和其他車品牌中,都看到了這種狂熱的趨勢。無論是對車企品牌的認可還是對兒童汽車設計與功能本身感興趣,對于這類相對高端的兒童版汽車,市場的反應都遠遠高于企業的期望。本來是作為周邊產品的開發,用作營銷造勢,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作為非主營的業務,為企業帶來比廣告更多的曝光量,不僅節省營銷的費用還帶來了一部分收入。
這次特斯拉的營銷玩法,也給其他車企一些借鑒的思路。我們或許也會看到一些車企在未來一些旗艦版車型的宣發中,設計同類兒童版汽車,無論是作為營銷還是品牌文化的先導植入,都對車企大有裨益,甚至也有可能從非主營業務轉為主營業務的可能。
對于一些汽車品牌來說,成人版本的汽車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價格,讓條件有限的人望而卻步,但幾千幾萬的兒童版汽車對于具有消費能力的家長來說,支付的可能性比較大。不僅可以為孩子帶來一個不錯的高檔玩具,還可以承載與滿足自己對品牌的念想。
汽車行業有多大,相對來說,就會有一定的兒童汽車市場,具有消費汽車能力的家長,也會有支付兒童汽車消費水平的能力。在前些年大熱的無人機身上,我們看到了這股消費能力與熱潮,許多家長會消費大幾千的產品跟小孩一起玩。
而在特斯拉點燃的市場中,我們也看到了這類兒童汽車的消費熱情。相較無人機來說,兒童汽車也更加安全與實用,車企如果參與制造兒童汽車,對于消費者來說會更有消費的欲望與信任度,衍生的“錢景”無限。對兒童汽車小眾的判斷可能是我們對其狹隘的認知,或許未來參與的車企越來越多,新能源乘用車就會有兒童汽車的身影。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腦極體”(ID:unity007),作者:燕良,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