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英國小伙兒下海:我在歐洲開網店倒騰義烏服裝

    2020年7月,因為疫情而陷入封閉狀態的英國顯得格外冷清,餐廳閉店、企業紛紛要求居家辦公。作為資深房屋中介的Usman,原本規律的生活也被完全被打亂。

    由于職業特性,Usman長期存有伯明翰各處租售房屋的鑰匙,他會將所有鑰匙串好,放在自己的車里。可在7月份之后,這些鑰匙鮮有機會露面,就連汽車也幾乎沒有動過,這讓他陷入了無盡的焦慮中。

    “外國留學生都紛紛離開,本地人租房的很少,收入減少了一半多。”和大多數英國年輕人一樣,Usman并沒有存錢的習慣,收入銳減之后,他只能暫時轉換“跑道”——將視線轉向了個人電商,準備做個“二道販子”,開個網店賣服裝。

    “我當時的想法也不復雜,疫情發生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需要有收入保障,如果房屋租賃的主業不能夠支撐,就一定要有副業(Side hustles)。”奔著這樣的目標,Usman一邊和朋友們分享自己的計劃,另一方面積極準備在亞馬遜上注冊資料。

    一個在2020年才開始琢磨電商的英國小伙兒,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網店生涯,隨之而來的則是他無法想象的艱難與困苦……

    疫情之下:悄然崛起的歐洲站

    Usman忙著要開網店的原因,來自于2020年亞馬遜歐洲站不經意間的火爆。

    根據2021年7月6日亞馬遜發布的《2020年亞馬遜歐洲站中小賣家影響力報告》,從2019年6月到2020年五月,歐洲站的賣家銷量占全球亞馬遜全球銷量的一半以上。報告中透露,歐洲站18.5萬中小賣家售出的產品超過18億件,其中最暢銷的6個類目是家居、健康、個人護理、玩具、美妝和服裝。相關媒體統計數據還顯示,2020年英國中小企業在亞馬遜上銷售了超過 7.5 億件產品,高于去年同期的 5.5 億件——相當于平均每分鐘賣出1500件產品。

    當時手頭拮據的Usman,沒辦法未卜先知地了解這些數據,但他從生活的一些細節中發現了商機。疫情來臨后,英國的線上購物需求迅速增長,從日常消毒用品,到食品飲料,最后連服裝服飾都在線上開始火爆。Usman身邊的不少朋友都是“斜杠”青年,經常會在eBay上倒賣二手物品,賺點小差價補貼生活。

    不過,Usman不喜歡這種方式,他笑稱這樣太不正式了,“我要做一件事,就要把它當成一個事業來做,而不是像他們一樣零敲碎打。”

    抱著這樣的心態,Usman看了大量網友分享的開店經歷,完成了網店的注冊手續,隨即開始了他的電商之路第一步——選品。

    “選品還是非常順利的,做房產中介的時候我經常接觸20-30歲的女生,順勢就發現了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年輕女生喜歡把瑜伽褲當做潮服,并不像以往僅限于瑜伽館內穿著。”有了這樣的發現,Usman在買家客戶端開始進行競品的比對,以及銷售行情的調研。

    “很多店鋪的銷量都不差,頭部商家評價都接近4萬個,價格多數在10英鎊~25英鎊不等,利潤很不錯。”Usman之所以選定瑜伽褲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讓認識的一位中國留學生在義烏找到了一家供應商,亞馬遜上同款售價為20英鎊的瑜伽褲,供應商給到Usman的價格只要40人民幣左右,算上運費和英國可能征收的稅款,再刨去12~13%亞馬遜的銷售費用,Usman還能保留10英鎊以上的利潤。這番計劃之后,Usman便醉心于自己未來副業的大好前景了。

    如果說電商外行Usman是誤打誤撞走進了亞馬遜,那在他背后還有更多和他情況類似的英國人,也是在疫情之下入局亞馬遜,成為無數第三方賣家中的一個。

    根據Marketplacepulese今年一月公布的數據,可以發現第三方賣家的GMV在逐年增長,2020年亞馬遜全球GMV的62%來自第三方賣家的銷售額。從現在的數據來看,當時確實是一個入局電商的機會。

    可是嚴謹的英國人Usman和同期略帶盲目入駐亞馬遜的很多新生代店主們,顯然低估了新人入局電商的難度。

    他們只看到了身邊一部分人在亞馬遜上的成功案例,而并未發現背后需要付出的代價。

    老外開網店:做個店主難不難?

    相比Usman,另一位倫敦中年漢子Lynn顯然有更明確的目標(也很有經驗),他幾年前從倫敦辭去工程師的職位之后,就成為了SOHO一族。

    Lynn骨子里有著西方人特有的隨遇而安,光頭、笑起來很溫暖,這位36歲的漢子在疫情期間時常說,“我都36歲了,從來不曾大富大貴,我也不希望成為百萬富翁,唯一的愿望就是我的兩個孩子能開心,快樂地成長。”

    想要獲得這樣的生活,在英國可并不容易,疫情前Lynn主要做體育用品的貿易生意,“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就是通過信息差,把中國的足球、籃球以及乒乓球設備賣到英國一些小型體育用品門店和俱樂部內,賺點兒差價。”

    Lynn的這個貿易方式延續了2年多,疫情就來了。

    倫敦宣布“封城”的頭一天,Lynn做了兩件事。他先驅車200公里去伯明翰最大的Tesco買了滿車食物飲料,然后來到自家倉庫,清點了所有未賣出的貨物,準備迎接新的線上購物時代的到來。

    “我手頭大約剩下3000英鎊的貨物,種類也不是很單一。有朋友推薦我用eBay或者Gumtree,用二手貨品銷售的方式先賣掉存活,這樣不至于虧在手里。但我覺得這只是一錘子買賣,疫情不會很快結束,我需要有一個長期的收入來源。”事實證明Lynn的思考是正確的。

    恰好彼時的亞馬遜將FBA(將產品庫存發送至亞馬遜倉庫,產品售出后,由亞馬遜負責產品的打包配送等事宜,并提供追蹤和退貨服務)銷售方式前置,賣家可以在完成注冊后與亞馬遜Prime部門溝通,將產品直接發送至亞馬遜指定倉庫,從而節省了中間的一部分費用和時間。

    當然,亞馬遜是不會做賠本買賣的,FBA的銷售方式也意味著賣家需要承擔更高的管理費用和倉儲費用。但任何一個產業的升級和轉型都有一個變化期,變化都是從最野蠻、最不起眼的地方開始的,亞馬遜顯然也知道,伴隨著線上銷售的大熱,如果不搭上這趟快車很有就會失去市場。

    Lynn由于之前的外貿經驗上手很快,他將銷售和倉儲全權交由平臺,而自己負責尋找最具性價比的貨源(每天查閱中國體育用品廠商的網上報價)。盡管他因為亞馬遜繁瑣的手續感到困擾,但是產品的銷量在2個月內開始穩步提升。

    2020年初夏,兩位英國人的網店生意都有了變化。

    2020年7月2日,Usman將2000英鎊的啟動資金交由他的中國朋友,一口氣進了600條各種款式的瑜伽褲。據他估算,如果這600條瑜伽褲銷售正常,他能獲得近4000英鎊的毛利。

    Usman采購的瑜伽褲入庫開箱

    可是很快Usman就品嘗到了現實的“骨感”。和批發商砍價的過程中,由于語言和時差的存在讓Usman捶胸頓足,好不容易談妥了價格,但600條瑜伽褲的海運運費就接近300英鎊,到達英國后還被收取了200英鎊的進口稅,當然這些都是能通過錢解決的,算不上特別大的困難。接下來的上架過程,對Usman才是最大的考驗。

    “亞馬遜的后臺及其繁瑣,錄入時產品需要有品牌,品牌需要對應SKU,SKU又要對應一些進口票據,每個款式的標簽不同,需要對應的編碼也不同,下拉選擇菜單也需要單獨編輯……”在Usman自己的小辦公室里,他無數次撥打亞馬遜的客服,希望能夠得到指導。那一周,因為SKU的問題,Usman多花了100英鎊從第三方買了10個產品編碼,還參加了亞馬遜賣家的線上會議。

    “最終也沒有解決我的問題,無奈之下找了身邊的朋友帶著我一步步地操作之后,才順利上架了。”Usman現在想起來都顯得悲涼無助,“怎么會有這么垃圾(原話為Shit)的系統啊!”

    Usman朋友的下單截圖

    事在人為。上架問題解決了之后,Usman第一反應是讓朋友檢查一下是否可以順利下單,他將店鋪的鏈接給了朋友,朋友順利付款,然后要求發貨(算是友情刷單)。

    和中國完善的快遞物流不一樣,英國的物流可選擇的余地不大,上門收件需要提前預約,還要自行打印快遞單,所以很多時候當地商家都會自行去郵局進行投遞。

    “一條瑜伽褲快遞費就要3磅!”這時候Usman已經意識到成本在上漲了,而經驗不足的他并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尤其是在完成交易之后,亞馬遜長達20多天的賬期和管理費,讓沒了解清楚就入局的Usman明白了——做一個網店的店主何其辛酸。

    從為別人做嫁衣到研究ODM

    其實,這還只是開始。很快一周時間就過去了,除了讓朋友下單的3條瑜伽褲之外,再也沒有新的客戶下單。Usman意識到自己需要投入精力在推廣上了——亞馬遜和國內的淘寶類似,會提供各樣的廣告、引流工具等,而且費用不低。

    “CPC雖然收費便宜些,但是引流效果很差。Lightning Deal(每日秒殺)這樣的活動,又只能通過FBA來操作,我頭都大了。”面臨壓貨困境的Usman,對著上漲的成本和不斷寄來的銀行賬單不知道該怎么辦。

    一位朋友告訴他,可以嘗試在社交媒體上找一些“網紅”幫忙推廣。“這是個好辦法,我馬上就聯系了幾個伯明翰當地的網紅,免費送了她們瑜伽褲,可她們收到之后都說質量不好,也不愿意幫忙。”Usman臉上顯出一絲被欺騙的苦笑。

    直到2個月后,Usman才開始逐漸明白如何善用網上工具。隨著亞馬遜對規則的深入,名為Hotukdeals第三方評測(網紅評測)平臺進入了他的視線。這種將測評人和賣家資源聚合起來賺取中介費用的平臺,對于Usman來說像一根救命稻草。

    “普通的發帖是免費的,網紅帶貨要120英鎊,雖然很貴,但是好過這些貨全部砸在手里。”通過第三方評測的操作,最終給店鋪帶來了一些微不足道的銷量和好評。但好景不長,沒過多久Usman的店鋪又陷入了冷清。

    其實這類所謂的第三方評測,在我們國內由來已久,甚至現在已經是最主要的電商銷售方式。

    可是嚴謹的英國人明顯沒有抓住其中的門道,在Usman盯著滿屋子貨物的時候,國內的直播直播電商已經走入高速發展期,頭部主播平均每次銷售量都是以“億元”來計算。

    到了今年3月,生意冷淡的Usman想過轉品類,“瑜伽褲競爭太殘酷了,價格也貴。”他再次和朋友溝通,是不是可以賣一些時尚手機殼。“中國廣東的手機殼貨品特別便宜,在英國賣10英鎊的手機殼,在中國只要2塊錢人民幣就能進到貨。”

    這個想法被Usman的中國朋友果斷地潑了盆冷水。對方嚴肅地點醒Usman,電商當中的許多環節并沒有他想得那么簡單,并給出建議讓他將剩余的瑜伽褲發到亞馬遜倉庫,以FAB的模式來賣掉——而不是像之前一樣自己去郵寄貨物。

    Usman總算聽進去了,今年4月份開始,他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在后臺,研究每一個工具和營銷手段。

    Usman請朋友設計的Logo

    更重要的是,他決定做一個自己的個人品牌,并且請懂得設計的朋友幫助做了一組VI,“這樣我才有存在的價值,不然以后還有更多的人像我抄別人的產品一樣,按照我賣得好的產品來進貨。”

    從二道販子走向ODM,這位英國小伙兒開竅了?

    【尾聲】

    Usman和Lynn是當下英國乃至歐洲亞馬遜店主中兩類典型群體的代表。他們在后疫情時代中感到生活的緊張,并愿意付出努力去改變這一現狀。但問題是,思維上的窠臼讓他們在“創業”過程中幾經轉折,路途中都充滿了不確定性。

    2021年10月20日,Usman下單的一批瑜伽褲到達英國海關,他設計的服裝品類Logo也在申報當中。盡管店鋪至今的銷量不過10來件,他還是希望通過這一次的失敗完成自己副業的轉型升級。

    反觀Lynn的網店,經營得還算有滋有味,他設置了相應的銷售方式,將貨物直接從中國發送到亞馬遜指定的倉庫中,自己只負責經營。雖然利潤少了,但是操作簡單,旱澇保收。對于未來的網店生意,他也開始了更多的思考。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作者:潘弗尼,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