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除了英超,足球在英國也不是一門好生意

    英國有一個笑話:怎樣快速成為一名百萬富翁?

    答案是:首先賺錢成為一名億萬富翁,然后買一家足球俱樂部敗掉身家。

    在這個漫長的寒冬,多家中超俱樂部傳來欠薪、運營困難的消息,然而,足球俱樂部經營困難的事例絕非只存在于中國。在英超之下的英冠,雖然貴為全球最有錢的次級聯賽,但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有錢人功成名就之后燒錢投資足球,給千萬球迷帶去歡樂,這是足球童話故事的永恒橋段。但再有錢的個人也架不住年復一年的錢包出血,就算富豪本人不介意,他們的家人、會計師、商業伙伴也會設法阻止無底洞式的投入。

    而英冠聯賽正是燒錢無止境的大窟窿。

    據足球財經博主基蘭·奧康納估算:在過去十年英冠俱樂部總共虧損25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15億元)。其中高昂的人力成本是虧損的「罪魁禍首」,英冠球隊平均每掙1塊錢,就要花1.16塊錢在球員工資上(2019/20賽季數據)。

    在這樣的經濟形勢下,不管嘴上有沒有明說,英冠老板們心中肯定不會拒絕在合適的價格下出手專賣俱樂部的機會。我們仔細探究了各家俱樂部的開源節流之道,并按照被老板轉手的可能性高低排序。

    第一類:若不轉手,就得破產

    對俱樂部來說,被行政托管意味著來到了不改變就得關門的生死時刻。按照這個標準,目前英冠墊底的德比郡自然是最急切尋求買家接盤的球隊。

    2015年,本地科技大亨梅爾·莫里斯買下這家曾擁有輝煌歷史和2個聯賽冠軍頭銜的球會。在接下來的五年里,德比郡的故事就是不斷砸錢刷新轉會費紀錄,如走馬燈一般更換教練。在兩次止步升級附加賽半決賽后,2019年他們更是決賽輸給維拉,體會著命運的捉弄。

    面對巨額虧空,莫里斯施展「財技」,將德比郡的主場驕傲公園(Pride Park)倒手賣給自己,通過會計做賬的方式讓德比郡繞過財政監管。這也為俱樂部日后漫長的法律糾紛埋下伏筆,莫里斯的耐心也一點點被耗干。

    德比郡主場圖片來源:Daily Telegraph

    2020年,聯賽管理方指控德比郡球場轉手價格虛高,以及對轉會費支出的會計處理不當。經過反復上訴,這樁官司在本月塵埃落定:德比郡出售球場的價格被認定合理,但對轉會費的處理被判違背會計原則。為了避免再次開庭,雙方達成和解,德比郡接受9分扣罰。

    而在今年9月,德比郡已經因為進入托管程序被自動扣掉12分。這個以負21分起步的賽季注定將格外艱難。莫里斯自接手球隊以來累計虧損達2億英鎊,這成為壓垮他的稻草。

    目前破產重整事務所Quantuma接管了德比郡,盡管虧損還在延續,但他們表示有信心維持俱樂部運轉。不過Quantuma必須通過借貸才能注資,而他們未透露計劃向誰借錢,這讓今后俱樂部的轉手充滿不確定性。

    作為英格蘭聯賽創始成員之一,德比郡在70年代還是奪冠豪強。他們球迷基礎不錯,近年來也有兩次征戰英超的經歷,還有魯尼這樣自帶流量的教練坐鎮。德比郡素有擅長青訓的美譽,不過盡管擁有種種優點,該隊在市場上掛了兩年也沒被賣出去。期間迪拜王室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后來轉向收購紐卡斯爾)、瑞士商人亨利·加貝和西班牙經紀人阿隆索都曾有過收購意向,但最終談判破裂。

    其中收購的一大障礙是,德比郡目前賬上有5000萬英鎊的外債,這筆錢不是莫里斯或者托管方做做賬目就能擺平的小事。任何未來的收購者必須先還上這筆數目,才能開展陣容換血、重塑組織、回購主場等后續工作。

    第二類:心灰意冷,去意已決

    赫爾城大概是全英格蘭掛牌出售時間最長的俱樂部。老板阿瑟姆·阿拉姆自2010年購入俱樂部,早在2014年9月就高掛「待售」標牌尋找下家。當時他的態度非常堅決「我說要賣就意味著我鐵定會離開,你何時見我在這種事情上食言過?」

    阿拉姆心灰意冷的主要原因是和球迷、球場地主兩方面鬧掰了。和球迷的矛盾來自他那著名的更名計劃,他試圖將隊名改為「赫爾老虎」,認為更名能提升市場知名度。

    但這一離經叛道的想法自然遭到球迷的激烈抵制,英足總也在2014年4月斃掉了改名的提案。

    也有觀點認為,阿拉姆之所以堅持去掉隊名中帶有地域特色的「city」一詞,是因為他受夠了不愿將球場產權賣給他的赫爾市政廳。這座球場當初是2002年時市政府專為赫爾城和英式橄欖球聯賽赫爾FC修建的場地。

    不管阿拉姆心中更討厭的是球迷還是市政府,總之那只當年闖入過足總杯決賽的英超俱樂部就被標價1.2億英鎊擺上了貨架。

    赫爾城球迷反對更名圖片來源:衛報

    從那以后,有很多懷著收購意向的商人進行過接觸談判,最接近交易成功的當屬2016年時美籍華裔商人李建(Chien Lee)牽頭的財團,但他們最終選擇收購巴恩斯利。戴永革、戴秀麗姐弟同年也曾接觸赫爾城,但他們因未被透露的原因倒在了英超所有者資格審查這一關,轉而選擇了雷丁俱樂部。

    The Athletic曾經訪問過多名曾經接觸赫爾城收購交易的人士。他們表示,阻礙交易的最大障礙在于阿瑟姆及其兒子伊哈布習慣在最后一刻提高報價或修改條款,這讓人質疑他們是否誠心在尋找下家。

    2014年之后的七年間,赫爾城經歷兩次升級和三次降級,目前在英冠保級區苦苦掙扎,還因為接受了聯賽方的疫情補貼而必須面臨轉會窗禁令。

    赫爾城還欠老板阿拉姆4000萬英鎊債務

    鑒于目前處境,現實一點的開價已經低到2000萬英鎊首付,此后隨著赫爾城升級英超,新買家將再付一筆錢。這筆獎勵金的數額和付款周期通常成為談判焦點。

    阿拉姆已經和土耳其傳媒大亨阿昆·伊爾卡勒原則上達成了交易協議。不過和阿昆的談判持續數月,期間一家來自美國的收購邀約方也來赫爾城考察參觀過。據悉阿昆堅持分期付款,成為交易尚未完成的阻礙。

    阿昆是不是赫爾城的真命天子?這很難講,但在上周二阿昆和阿拉姆在進行會面后自述感覺良好。不過即使阿昆最終沒有成為買家,赫爾城仍將持續掛牌出售。畢竟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阿拉姆也明確表示過自己出手的決心。

    第三類:中國資本,熱潮消退

    這一組終于有不止一家典型代表俱樂部了。數家身在英冠的中資俱樂部老板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出傾向,我們可以先從伯明翰城講起。

    因為伯明翰城的母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所以理論上俱樂部每天都有易主的可能性。這一點跟曼聯一樣,不過伯明翰城的處境和曼聯可謂天差地別。

    伯明翰城目前排在英冠第15名,這也是該俱樂部自10年前從英超降級后的真實實力體現。和德比郡一樣,他們也和聯賽官方發生過法律糾紛,被罰分、被迫賣掉主場,并且和其他英冠球隊一樣承受著巨大的虧損。

    2007年,香港商人楊家誠從前老板高德和蘇利文手中花大價錢買下伯明翰城。這使得伯明翰城的控股公司變成一家注冊在開曼群島的香港娛樂和體育裝備公司。這家公司幾經更名易手,現在名為伯明翰體育控股(BSH)。

    BSH目前市值約2.5億英鎊,依然控股伯明翰城。多年來他們一直在尋找買家,有時還顯得很急切。問題在于就算轉賣俱樂部,能收回的資金也遠遠抵不上當初的投入。BSH自然是不愿意承認這一點,他們不僅希望保存顏面,更不想讓自己的估值受損。

    沃特福德前老板勞倫斯·巴西尼據傳在和伯明翰城談判,不過鑒于這位風云人物跟無數俱樂部扯上過關系,我們也不必對達成交易有多大期待。目前看來,伯明翰城還將不溫不火地持續尋找下家,在易主之前,我們還得看著和這座城市、英國足球以及球隊本身毫無瓜葛神秘公司繼續控制著伯明翰城。

    鄰近的德比對手西布朗姆維奇處境也類似,雖然他們在場上和場外的狀態都好于伯明翰城,但也同樣在一個「心不在焉」的中國資本的掌管之下。

    賴國傳亮相西布朗主場 圖片來源:The Athletics

    梅州企業家賴國傳2016年收購了西布朗,彼時正值中國企業在海外狂買足球俱樂部的高潮。在那段時間,很多中國企業在國內外瘋狂砸錢在足球上,有些是有國資背景的,有些則純粹是有錢老板用足球來展示財富。

    據悉賴國傳購下西布朗的成本大約為2億英鎊。在此之后,他并沒有展現出享受足球的模樣,當然西布朗有過升級的時刻,但降回英冠和持續虧損令人開心不起來。最重要的是,賴國傳在中國國內并沒有因為收購英國球會而備受贊譽,反而這些出海投資足球的老板們受到了廣泛質疑,被點名批評要求將現金流帶回國內。

    對賴國傳來說,一個較為關鍵的問題是他能否接受投資損失一半本金的結局。如果西布朗升級形勢較為明朗的話,以他們這樣不算優越的地理位置、球迷基礎和常年往返于英冠和英超之間的「升降機」屬性,1億英鎊基本是個合理的出手價格。

    另一個英冠中資球隊雷丁則是2016年意外被前文所提的戴永革老板拿下。雷丁近年的故事多少也和伯明翰、德比郡有類似之處:花大價錢沖超失敗,被迫出售主場粉飾財務報表。目前雷丁因為財務超支還面臨著被罰分的風險。

    戴永革的財富主要來自于一家在中國上市的商業地產公司,而商業地產行業在疫情期間經歷了嚴重的沖擊。雖然目前沒有證據能證明戴永革資金緊張,但他在比利時和中國聯賽擁有的球隊已被陸續關閉。隨著雷丁保級形勢的緊張,要對這家俱樂部進行估值也變得異常困難,而且戴永革的自尊心也讓他不會輕易選擇出手。

    第四類:世殊時異,風光不再

    下面要提到的這一組俱樂部各有各的煩惱,但他們都是可供出售的,盡管一些老板可能不愿意公開承認這一點。

    哈德斯菲爾德是這組里最引人矚目的俱樂部,他們曾經在英超的輝煌已成過眼云煙,和慘淡的現實反差鮮明。老板霍奇金森的公司在過去幾周內經營形勢急劇惡化,讓外界猜測他有可能出售哈鎮。

    霍奇金森的入主本來是一個球迷當上主席的童話故事。在另一位以賀卡工廠起家的本地商人霍伊爾十年執掌期間,哈鎮從英甲一路升上英超。但霍伊爾由于健康狀況不佳,只得無奈脫手。

    此前霍奇金森擁有一家非職業聯賽球隊紹斯波特,同時也成為哈鎮的贊助商,但霍奇金森一直非常坦誠地表露著想要掌舵哈鎮的野心。在他處理轉手紹斯波特后的2019年,霍伊爾終于將球隊賣給他,把哈鎮從一個死忠球迷主席的手中傳給另一位死忠球迷。

    卸任之時,霍伊爾依然持有25%的股份和對俱樂部4500萬英鎊的債權 圖片來源:英超聯賽官網

    易主后的兩個賽季里,哈鎮在英冠分列第18和20位艱難保級,但在收支平衡上做到了聯賽中佼佼者的水準。俱樂部在此期間將對霍伊爾的總負債減少1000萬英鎊。

    不過在本月較早時間,霍奇金森一口氣將自己名下9家公司申請破產托管。這個舉動不僅讓數百人的飯碗危在旦夕,也給市面上的經紀人、掮客、會計師等發出潛在信號:霍奇金森也許會賣掉哈鎮籌集現金。

    哈德斯菲爾德主場 圖片來源:俱樂部官網

    不過哈德斯菲爾德俱樂部很快聲明稱老板并無出售之意,并列出兩條理由:一是霍奇金森托管的Pure Legal律所與俱樂部是獨立分開的實體,二是隨著前老板霍伊爾的健康狀況好轉,他無疑會盡力幫助霍奇金森穩定局面。

    普雷斯頓也被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有出售可能,盡管老板特雷弗·海明斯上月剛去世,讓人不得不對這個話題保持克制和尊重的氛圍。

    這位從砌磚匠起家的傳奇富翁早在上世紀70年代起就在普雷斯頓董事會任職,但直到2010年才正式發起收購成為主席。他的持續資助讓普雷斯頓在2015年終于沖進英冠,并站穩腳跟成為聯賽中的不可小視的隊伍。不過和其他很多英冠俱樂部一樣,即使在疫情前他們也每年虧損,入不敷出。

    特雷弗的兒子克雷格上周發出公開信,言辭肯切地表示將繼承父親遺志,這是球員、工作人員和球迷們希望看到的態度。不過在信中克雷格的一些表態也頗令人玩味,他表示他的家族始終將自己看作普雷斯頓的守護人,“如果將來有一天退出,將全力確保俱樂部處在比我們接手之前更好的狀態”。

    目前沒人認為克雷格會立即尋找買家,但維根、博爾頓和布萊克本等例子證明:當一家俱樂部的長期掌舵者離世或者決定交出主席之后,其家族往往會迅速找到新的下家接手。

    謝菲聯也被人認為有轉手的潛在可能性。目前控股謝菲聯的United World集團實控人是沙特王子阿卜杜拉,他在2013年以1英鎊的價格買下謝菲聯一半股權,彼時他和謝菲聯前老板凱文·麥克比是生意伙伴,兩人還處于「你儂我儂」的蜜月期。

    然而這段搭檔關系很快惡化,2019年經過對簿公堂,阿卜杜拉以500萬英鎊拿下謝菲聯另一半股份以及相關地產產權

    有市場人士認為阿卜杜拉擴張太過激進,在疫情下資金鏈吃緊。也有一派觀點則認為謝菲聯必將被出售的理由非常簡單:沙特今后只能有一家英超球會,其他人都得為紐卡斯爾聯讓路。

    阿卜杜拉在法國、迪拜、比利時、印度等國收購球隊,組建自己的全球體育網絡圖片來源:鏡報

    今年9月在謝菲聯官方YouTube頻道的采訪中,阿卜杜拉表示謝菲聯在當年夏窗「必須賣人」。得益于守口如瓶的謹慎態度,謝菲聯沒有讓其他球隊「趁火打劫」,最終將球員賣出了好價錢。以2400英鎊將拉姆斯代爾賣給阿森納就是一筆經典的交易。阿卜杜拉承認,要想避免謝菲聯再次落入窘境,必須要引入新的投資伙伴,鞏固財團實力。

    第五類:待字閨中,保持觀望

    接下來這一組俱樂部的「可出售性」在整個英冠聯賽排在中游,比如布里斯托城這樣的案例。

    布里斯托城和普雷斯頓有類似之處,都面臨著老主席的兒子如何接班掌權的問題。當然布里斯托城的老板史蒂芬·蘭思登身體健康,精力充沛,通過股票經濟業務賺取著大量財富。這些財富中的一部分被他拿來打造了一個體育俱樂部矩陣,除了足球隊外還收購了當地的英式橄欖球和籃球隊。

    目前69歲的史蒂芬派他兒子約翰擔任布里斯托城主席,而他自己執掌球隊已有25年之久。不過在此前在一檔球迷播客訪談節目中,史蒂芬承認他的家族正在考慮是否在將來脫手,約翰上月也有過類似的表態。在2019/20賽季,布里斯托城的虧損達到1000萬英鎊。

    據The Athletic記者了解,布里斯托城正在探索外部引進資金的可能性,甚至全面收購也可以談。布里斯托城有很多吸引投資者的籌碼,他們的球場設施狀態良好,訓練基地更是堪稱頂級條件。不過要注意的是,在他們126年的漫長歷史中只踢過9年頂級聯賽,甚至在6年前他們還在第三級別聯賽廝混。

    布里斯托城訓練基地圖片來源:推特

    目前市場上也有傳言諾丁漢森林在尋找買家,不過真實性尚且要打上問號。和很多英冠俱樂部一樣,吹風放話的掮客不一定真的有資格代表俱樂部老板尋找買家。很多經紀人的生意模式是先找到意向買家,再叩開俱樂部主席的大門請求談判。

    希臘傳媒航運大亨馬里納基斯在2017年以5000萬英鎊買下諾丁漢森林。他在當時豪言要讓這只兩奪歐冠的老牌俱樂部5年內重返歐洲賽場,并立志翻新城市球場和訓練基地。

    理想豐滿,但現實慘淡:在馬里納基斯治下森林隊兩次賽季排名17名,目前暫居積分榜第13位,先后更換了6任主教練(算上看守教練總共9位),承諾中的球場翻新工作也不見蹤影。

    布萊克本的印度老板、掌管家禽業巨頭文姬集團的拉奧家族也在尋求脫手,其動機不難理解。20101年,他們花費4300萬英鎊收購布萊克本(包含債務償還的成本),多年來累計投入2億英鎊,對以賣雞肉制品為主營業務的拉奧家族來說成本不可謂不大。

    布萊克本球迷換上小雞服裝 圖片來源:Planet Football

    布萊克本在2017年曾降級至英甲,隨后迅速升回英冠,過去三個賽季穩居中游。他們目前排名第七,離升級附加賽區域不遠,這也許是拉奧家族出售俱樂部的好時機。

    卡迪夫城老板陳志遠也是在2010年購入球隊,這位馬來西亞大亨治下兩度升級英超,但都只完成「一年游」就降回英冠。如今卡迪夫城已不再享有「降落傘條款」帶來的補貼。2020財年他們虧損達到1200萬英鎊,而2021年的數據預計將會更糟。

    陳志遠的成功集團(Berjaya Corp)去年虧損高達8000萬英鎊。這位69歲華人富豪依然非常富有,但沒有任何老板愿意長年持續承受巨虧。

    第六類:美資背景,價錢可談

    巴恩斯利、考文垂、米爾沃爾和斯旺西這些由美國資本持有或者主要控股的球隊近年來都有過出售或者引進新投資者的傳聞。考慮到美資慣常的操作手法,這并不讓人意外。

    2017年收購巴恩斯利的美國財團是一個奇特的組合,包括美籍華人李建、美國人康威旗下的太平洋傳媒集團、印度商人帕雷卡以及因《點球成金》一書中「魔球理論」成名的棒球經理比利·比恩。

    此前李建和太平洋傳媒已經從尼斯俱樂部套現脫身,將所得資金投入到其在瑞士、丹麥、法國、比利時等地的其他足球隊身上。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價錢合適,或者靠賣球員盈利的模式一旦在巴恩斯利走不通,他們還會套現離場。

    考文垂的實控人是一家曾被泰晤士報周日版稱為「債權皇后」的賽帕拉,這位美國商人掌管著擅長資產剝離的Sisu Capital資本(sisu在芬蘭語中意為“勇敢堅毅”)。不過站在考文垂球迷的角度來說,他們很難對球隊老板賽帕拉送上溢美之詞。

    賽帕拉接受天空體育采訪

    Sisu資本過去14年間不斷陷入球場產權糾紛,甚至導致考文垂有3個賽季將主場搬到北安普頓和伯明翰。2017年他們甚至降至英乙。盡管球迷們發起過無數次抗議運動,賽帕拉依然掌控著俱樂部,并且將考文垂帶回英冠前列。在不久前,賽帕拉還在BBC的采訪中展露雄心,并表示要修建新球場。不過現實是如果有人能提出5000萬英鎊現金+2000萬英鎊升級獎金的條件,估計Sisu資本也很難拒絕。

    米爾沃爾的控股股東是68歲的波士頓商人博爾森,對足球毫無興趣的他在2007年看中的是球場周邊房地產開發的潛力,以及球隊緊鄰倫敦核心城區的優越地理位置。

    世事難料,博爾森在米爾沃爾一待就是十幾年,并沒有實現當初設想的快速脫手。在此期間他將米爾沃爾打造成小本經營的英冠中游球隊,他們去年「僅僅」虧損1000萬英鎊,在前年甚至還有盈利。但外界都很清楚,不管米爾沃爾想沖進英超,還是博爾森想實現房地產開發,都必須依靠外援引入新的投資者。

    2016年,斯旺西城80%的股權被史蒂夫·卡普蘭和杰森·勒文聯手拿下,彼時這只威爾士球隊還在英超。卡普蘭是一家基金的聯合創始人,有趣的是該基金擅長的就是處理經營不善導致的不良資產。勒文則是律師出身的經紀人,曾在體育界有過不少大動作。

    2011年,勒文曾加入演員威爾史密斯(西費城土生土長)領銜的財團收購NBA費城76人隊。后來他和76人隊股東索希爾聯合購買了MLS華盛頓聯隊大部分股權,還持有了部分NBA孟菲斯灰熊隊股權。勒文參與的一個財團也拿下了澳大利亞職籃布里斯班子彈隊75%的股權。

    勒文頻繁倒手交易的事例說明,只要斯旺西一直無法升上英超并持續虧損,美國老板就會有很強的動機出售球隊止血。

    第七類:狀況良好,無需賣身

    這組的5家俱樂部都由英國或愛爾蘭籍老板擁有,其中有些人還住在俱樂部所在區域,或者看上去對足球有一定興趣。所以這些俱樂部短期看起來不像是需要尋找買家的樣子。

    都柏林企業家邁克安東尼在2006年買下了彼得伯勒聯,當時他是看到一部關于前曼聯主教練阿特金森的紀錄片,得知彼時還在英乙的彼得伯勒聯正在急尋買主。

    當時年僅30歲意氣風發的邁克安東尼是聯賽中最年輕的老板,他實現承諾僅用2年就帶隊殺回英冠。后來幾經沉浮,彼得伯勒聯依然還在英冠,而邁克安東尼也依舊住在佛羅里達州遙控指揮著球會的運營。佛州充滿著有錢且對英國足球感興趣的美國富豪,說不定哪一天邁克安東尼也會找到下家。

    2008年,由一群球迷組成的財團將盧頓俱樂部拉出了被托管的命運,知名電視主持人尼克·歐文也加入其中。2017年尼克·歐文辭去俱樂部主席一職,那時盧頓已重回職業聯賽。很快他們就「二級跳」升到英冠。

    盧頓球迷 圖片來源:BBC

    作為一個自主運營不靠輸血的模范俱樂部,盧頓去年在英冠排名第12,目前排在第11名,是個非常不錯的成績。但盧頓長久以來一直希望新建一個球場,這也許讓他們在未來需要資金投入。

    常駐香港的商人西蒙·薩德勒在2019年買下自己從小支持的布萊克浦。當時法院強制前老板奧耶斯頓家族出售俱樂部還債。對于抗爭多年的布萊克浦球迷來說,奧耶斯頓被逐出俱樂部是繼2010年升級英超之后最好的消息。

    布萊克浦在薩德勒接手后第二個賽季就殺回英冠,目前在聯賽中態勢良好。薩德勒還計劃新建訓練設施,并在主場新增一個看臺。

    米德爾斯堡老板史蒂夫·吉布森是位本地英雄長久執掌俱樂部的童話典范:吉布森26歲時就進入米堡董事會,28歲時組建財團拯救瀕臨破產的球隊,35歲時成為控股股東。如今這位運輸業大亨已經63歲,意味著他為米堡輸血注資已長達37年。

    在1998-2009年間,米堡曾連續征戰英超17年,期間曾贏下一座聯賽杯并殺入過聯盟杯決賽。在那以后直到今天,米堡在英超只待了一個賽季,長年得不到英超收入使得吉布森必須自掏腰包維持球隊運營。2020年米堡虧損達到3600萬英鎊。

    吉布森現在砸錢的力度已不如年輕時那樣兇猛,他也呼吁整個足球界加強對財政支出的監管控制。但無論如何,現在還看不到吉布森想要交棒的跡象。

    斯托克城的科特斯家族也是另一個本地有錢人為球隊輸血的例子。經營著Bet365博彩帝國的科特斯毫不介意為足球投資,甚至還希望聯賽監管方能放開支出限制,讓他們能為斯托克城投入更多的資金。

    圖片來源:斯托克城官網

    在斯托克土生土長的皮特·科特斯1986年起就擔任斯托克城主席,1999年他將俱樂部賣給一家冰島財團。可是在七年之后,由于斯托克城的經營一團糟,看不下去的科特斯「二進宮」卷土重來,重新執掌球會。2018年,斯托克城揮別了征戰十年的英超聯賽,如今在北愛爾蘭教頭邁克·奧尼爾的帶領下,斯托克城在英冠狀態回升,目前排名第六。

    皮特讓自己的兒子約翰共同執掌斯托克城,而讓女兒戴妮絲分管博彩帝國。科特斯家族目前絲毫不愁金錢問題,就在去年戴妮絲的身家就凈增4.69億英鎊。

    第八類:壕不差錢,壯志未酬

    最后剩下的三家俱樂部都是由有錢有勢的外國富豪持有。首先女王公園巡游者(QPR)曾一度被認為是足球世界里老板最有錢的俱樂部。

    2007年當印度鋼鐵巨頭拉克希米·米塔爾、F1老板布里亞托利和伯尼·埃克萊斯頓駕臨QPR時,洛夫圖斯路主場充滿著金錢的味道。米塔爾當時是全球最頂級的富豪之一,不過很快人們發現他并不關心足球,而是把QPR交給他的英國女婿巴哈提打理。

    托尼·費爾南德斯亮相QPR主場

    巴哈提現在還在管理層,而兩位F1大老板早就交出了權力。2011年,馬來西亞富豪托尼·費爾南德斯成為控股股東,并帶來拿督之子納納林根,組成管理層「三駕馬車」。

    在「三駕馬車」治下,QPR兩次升級英超,又迅速滑落。2018年,他們終于接受了4000萬英鎊罰金,原因是聯賽管理者判定他們在2013-14賽季的沖超賽季支出超過規定限度。這一判決也讓「三駕馬車」接受現實,逐漸遠離砸錢的路線。最近QPR甚至推出可持續發展項目,允許球迷通過購買債券為俱樂部注入資金。總體來說,QPR管理者目前看上去非常享受足球,并且不為金錢所累。

    伯恩茅斯老板馬克西姆·德明也是一位不差錢的金主,這位俄羅斯石化企業商人賺錢數以億計。德明在英國有住所但基本上呆在瑞士,很少能在球場見到他。很少在公開場合說話的德明有時讓人難以揣摩。盡管如此,他為伯恩茅斯注資也有十年之久了。

    伯恩茅斯在2020年從征戰五年的英超降級,上賽季則倒在升級附加賽半決賽上。這個賽季「櫻桃」似乎決心直升避免附加賽帶來的不確定性,目前積分遠超第三的西布朗。俱樂部內部人士透露,雖然德明看上去并沒有醉心于足球,但實際上他帶領伯恩茅斯打回英超的決心十分強大。

    同樣的道路也適用于富勒姆老板沙希德·可汗。據福布斯雜志估算,這位從汽車保險杠起家的巴基斯坦裔美籍商人身家約為67億美元。2012年他買下NFL杰克遜維爾美洲豹隊,一年后從前哈羅德老板法耶茲手中買下富勒姆。算上收購價格,沙希德花在富勒姆身上的錢估計約有5億英鎊之多。

    雖然玩足球費錢,但沙希德很享受競爭帶來的刺激,他的兒子托尼更是以球員轉會專家自居。隨著富勒姆走在五年內第三次升上英超的正確道路上,可汗家族有望在富勒姆繼續經營多年。

    (全文完)

    參考鏈接:

    https://theathletic.co.uk/2956329/2021/11/17/the-championship-is-for-sale/?article_source=search&search_query=The%20Championship%20is%20for%20sale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體育產業生態圈”(ID:ECO-SPORTS),作者:Matt Slater,翻譯:鄭直 ,編輯 :宋鑫宇、殷豪男 ,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