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愛奇藝裁員,沒有一個抖音是「無辜」的

    12月的第一天,愛奇藝大規模裁員成為社交媒體上熱議的話題。有員工爆料稱,愛奇藝將裁員20%-40%。按照這一比例計算,上千人將會在這個冬天失業。愛奇藝到底怎么了?

    12月1日,是愛奇藝年度大戲《風起洛陽》首播的日子,這部由王一博主演的劇集,本應成為社交媒體熱議的話題。然而,當晚率先登上熱搜的,卻是愛奇藝大規模裁員的消息。

    據《第一財經》報道,愛奇藝近期正在裁員,裁員比例在20%至40%之間,裁員補償暫按N+1發放?!侗儭芬矎膼燮嫠噧炔咳耸刻幜私獾剑脝T確有其事,但具體裁員比例尚不清楚。

    一位11月剛加入愛奇藝的員工告訴《豹變》,自己的培訓期剛過,就被通知走人,到現在培訓期的工資都沒發。

    雖然大家都清楚,持續虧損的愛奇藝一直在過苦日子,但如此大規模的裁員,還是讓業內感到震驚。根據財報,2019年愛奇藝有8889名員工,2020年這一數字下降至7721,如果按照目前曝出的裁員比例計算,意味著1500-3000人將要失業。

    愛奇藝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收76億元,同比增長6%,凈虧損17.34億元,同比擴大47.45%。

    在財報電話會上,愛奇藝CEO龔宇表示,對愛奇藝來說,當下的重點是開源節流,砍掉低效率業務、項目,增加和嘗試新的貨幣化機會。龔宇的表態,可以視為愛奇藝的收縮調整的預警。

    撤退中的愛奇藝,至暗時刻或許已經到來。

    01 愛奇藝裁員進行時

    “打聽了一下,和我同期培訓的全部都勸退了?!?/p>

    袁媛(化名)是在11月初面試的愛奇藝,面試通過之后,在愛奇藝培訓了近10天。她說,從投簡歷到面試再到培訓,一切都很順利,沒想到“大廠夢”會碎于培訓快結束的時候。

    袁媛告訴《豹變》,那天來了一個領導,告訴我們,她接到上級通知,公司暫時不招人了,讓大家走人。袁媛說,一切都太突然了,大家都沒反應過來,但是之后愛奇藝的賠償措施讓人很氣憤?!?strong>培訓工資60元/天,外加一張愛奇藝會員卡,愛奇藝在搞笑嗎?”

    袁媛本來是想申請勞動仲裁的,但是考慮到時間成本,最后還是選擇放棄?!暗浆F在培訓期的工資都沒發,我已經不抱希望了。”

    除了像袁媛這樣的新人,新浪科技發布的一篇文章稱,“此次裁員中,中層(總監級別)被裁的較多,司齡較長、年齡較大、薪水較高的員工,多在被裁之列;花錢為主的部門比如市場、投放、渠道合作等,裁員比例都在30%以上,最多能到50%”。

    而在賠償方面,從一些被裁員工在脈脈等社交媒體上發布的消息來看,賠償標準似乎并不統一。

    有人像袁媛一樣只能拿到幾天的培訓工資,有些人拿到了1.5n,也有人拿到了n+1。有些人有績效工資有些人沒有,甚至還有人發帖稱連0.5的賠償也沒拿到。

    在脈脈上還出現了名為 “愛奇藝裁員信息共享,互幫互助,互相取暖”的共享文檔。

    這個文檔已經成為被裁愛奇藝員工再就業和各家公司招人的信息交流平臺。文檔主要包含:base地點、崗位、司齡、賠償、之后打算、內推留言等內容。

    文檔顯示,被裁員工包括運營、運維、市場等崗位,其中的司齡時間最短的為3個月,最長的已經5年多,他們得到的賠償也不一樣,有n+1,也有1.5n。

    很多被裁員工在文檔中介紹了自己的日后的打算和求職方向:“已經在改簡歷了,暫時不打算離開北京,打算試試投短視頻”“放飛自我了,策劃運營市場都能做的來”“找工作養家糊口”……

    這種找工作的方法見效還是很快的。當前在文檔的“內推留言”板塊下,已經有各大公司前來留言內推——騰訊、字節、網易、美團、快手、阿里等互聯網大廠留下了內推聯系方式。短視頻、AI、元宇宙等行業也紛紛來“撈人”。

    也有部門的員工對此次裁員還并不知情,《豹變》向一位愛奇藝在職員工求證時,對方表示:“這好突然,我在的部門并沒有裁員。”

    截至發稿,愛奇藝方面尚未對裁員一事發表公開回應。

    02 身陷雙重窘境

    此次裁員之前,愛奇藝一直面臨著連年虧損與增長乏力的雙重窘境。

    一方面,愛奇藝長期虧損且無轉向跡象。根據財報,2017年到2019年,愛奇藝凈虧損從37億元擴大到103億元,到了2020年稍有好轉,但凈虧損仍然達到了70億元。

    另一方面,愛奇藝的主營業務增長也近乎停滯。

    愛奇藝的主營業務由會員服務、在線廣告服務、內容發布和其他業務構成。其中會員和廣告是其主要收入來源,分別占比56.6%和22.4%。

    目前,愛奇藝會員數已經遭遇天花板。自從2019年Q2愛奇藝付費會員達到1億人后,增速明顯放緩。

    今年第三季度,愛奇藝會員服務收入為42.9億元,同比增長8%;付費會員數為1.036億,同比減少1.1%,環比下降2.4%。

    由于會員規模已有到達天花板的趨勢,因此愛奇藝只能通過“會員費漲價”“超前點播,在會員的基礎上再付費”等方式,來深挖單個會員價值,努力提高收益。

    然而,這一系列的操作遭到了用戶的強烈吐槽。不少網友認為,這種做法太“雞賊”,是在割消費者韭菜。2019年時,吳聲威律師還將愛奇藝告上了法院,起訴愛奇藝在《慶余年》中的“超前點播”模式損害了自己的會員權益。最終,愛奇藝《慶余年》被判違約不違法。

    不過,在遭到上海市消保委、中國消費者協會等有關部門點名后,愛奇藝于今年10月取消了超前點播。

    會員業務表現不佳,愛奇藝廣告業務也陷入停滯狀態。今年第三季度,愛奇藝在線廣告服務收入為17億元,同比下降10%。

    從整個大環境來看,當前互聯網公司的廣告業務都不太景氣。今年三季度,百度、騰訊等大廠的廣告收入增長均有不同程度的放緩。

    此外,今年11月,愛奇藝還因“成為會員后,還有廣告,消費者容易誤點且難以退出”等問題,被浙江消保委約談。

    目前,整個廣告行業的監管越來越嚴。11月2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稿)》,其中規定:以啟動播放、視頻插播、彈出等形式發布的互聯網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

    如果該管理辦法落地,無疑會給愛奇藝的廣告業務帶來又一重壓力。

    03 折戟“中國YouTube”

    愛奇藝面臨的困境,除了自身經營上的原因之外,也與近年來長視頻受到短視頻的沖擊有關。

    2019年,中國短視頻用戶使用時長首次超過長視頻。根據《2021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截至2020年,短視頻應用的用戶規模、使用頻率、使用時長全面超過綜合視頻。

    用戶被搶走了,長視頻平臺營收依賴的廣告業務也被分走一塊蛋糕。《2020中國互聯網廣告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短視頻廣告增幅達106%,遠超長視頻廣告25%的增幅。資本對短視頻平臺的青睞可見一斑。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曾表示,短視頻的商業模式要優于長視頻。“因為短視頻依賴于廣泛的用戶上傳,所以有可能形成規模效應,消滅競爭,這是長視頻所不具備的優勢”。

    雙方的積怨也由此而生。原因在于,用戶在短視頻平臺自發上傳的“一分鐘追劇”等二創內容,不僅沒有獲得長視頻平臺的授權,還幫短視頻平臺積累了流量。

    龔宇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炮轟“短視頻二創”。他認為,盜版短視頻達到甚至數倍于長視頻本身的時長,這種行為既侵犯了著作權,還逃避內容審核,讓行業喪失了公平性。

    面對短視頻的崛起,愛奇藝也曾經想把流量掌握在自己手中。2020年,愛奇藝開啟了其“長+短”的戰略布局,上線了自己的短視頻產品——隨刻APP,試圖將創作者和用戶搶回來。

    “隨刻”主要內容有兩大類:一是PUGC(專業用戶生產內容),其來源是個人或者一些專業機構上傳的內容;二是愛奇藝在“隨刻”播放的長視頻內容。二者將形成長短內容生態的戰略協同。

    根據愛奇藝的布局,隨刻APP覆蓋了影視、綜藝、搞笑、游戲、動漫、開箱、百科、音樂等眾多垂類,擁有2000多個細分興趣專屬頻道。

    雖然覆蓋面廣,又有專業資源,可是隨刻并沒有“出圈”。

    以影視賬號“宇哥講電影”為例,他的B站的粉絲數有71萬,微博粉絲數225萬,但在“隨刻視頻”上,他的粉絲數只有27萬。類似情況的影視博主不在少數。通過點贊評論數可以發現,這些影視博主在其他平臺的流量要更好。

    CNPP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前十位短視頻品牌依次為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西瓜視頻、抖音火山版、騰訊微視、好看視頻、美拍、隨刻、土豆。

    而在市場集中度方面,前五名短視頻平臺日活躍用戶占比超過80%。行業市場集中度非常高, 頭部之外的短視頻平臺很難獲得流量。

    根據新浪財經的消息,這次裁員中,“短視頻產品隨刻會和其他產品合并,只有40%的人可以留下”,可能與其不溫不火的表現有關。

    除了隨刻之外,愛奇藝早前推出的“晃唄”“姜餅”“納逗”“錦視”等短視頻APP,也都沒有泛起太多水花。

    龔宇曾經表示,推出隨刻,是看中了打造“中國YouTube”的機會。他說:“播放時長平均在7-10分鐘左右的視頻,也就是YouTube模式,在中國市場上現在的份額還很低,全行業DAU在1億左右,這在中國未來的市場有很大機會?!?/p>

    從隨刻目前的表現來看,愛奇藝離成為“中國YouTube”的距離還很遠。

    短視頻之戰失利,加上持續虧損,讓愛奇藝的日子愈來愈難。選擇裁員過冬,也是一個合理的減負方式。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豹變”(ID:baobiannews),作者:劉霞,編輯:劉楊,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