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新人勝舊人,三星Galaxy?Note系列或將退場
隨著蘋果iPhone 13系列在今年秋季亮相,近期聯發科發布新款旗艦芯片天璣9000,以及即將在12月初驍龍技術峰會上亮相的高通新款旗艦級移動平臺,眼看著手機圈新一輪的旗艦之爭即將拉開帷幕。但就在此時,日前有消息稱旗艦市場或將少一位參與者了。
事實上在進入2020年后,業界一直有傳言稱三星方面可能會取消Galaxy Note系列。而在日前,韓國網站ET News的一則報道再次證實了這個消息,他們提及三星方面將在2022年終結Galaxy Note系列,在其2022年的產品路線圖中并沒有推出Galaxy Note設備的計劃。據相關報道顯示,Galaxy Note20系列2021年在全球范圍內售出約320萬臺,約為2020年Note系列銷量的三分之一,因此Galaxy Note 20系列也將在今年年底前停產。
其實在從去年三星方面推出Galaxy Note20系列后,由于其與去年上半年亮相的Galaxy S20 Ultra沒有太大的差異,不僅除了S-Pen之外升級不大,而且在電池容量、相機規格上甚至還有所縮水,起售價也低于后者。所以當時就已有傳言稱,Galaxy Note系列或將迎來終結。
與此同時,當時諸多消息源也紛紛稱Galaxy Note系列沒有后續產品了,但三星方面在社交媒體上的回應,則是請等待2021年第三季度。結果卻是官方在后續已經明確,今年將不會對Galaxy Note系列進行更新。并且在今年早些時候亮相的Galaxy S21 Ultra,更是支持了Galaxy Note系列的代表性配件S-Pen,因此也讓外界更堅定地認為Galaxy Note系列的歷史可能會到此為止了。
但Galaxy Note系列并非是“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應該算得上是圓滿完成了歷史使命,在新的市場環境下自然消亡。據了解,三星的Galaxy Note系列首次亮相于2011年,正好是十年前,并且其毫無疑問曾經是智能手機行業游戲規則的顛覆者,為智能手機的發展也提供了新的思路。早在2011年,就是當時業界還沉浸在iPhone 4所帶來的震撼時,初代Galaxy Note挾新氣象而來。
作為一款在當時就配備了多點觸控高清屏、手機天線與金屬邊框合二為一、前后玻璃外殼設計,以及更好的攝像頭的機型,iPhone 4無論是從哪種角度來說,都可以說是手機行業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產品。并且iPhone 4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它仿佛為當時的整個手機行業都提供了一個標準,喬布斯更是曾公開表示3.5英寸是手機的“黃金尺寸”,比之更大的屏幕簡直愚蠢至極。而所謂3.5英寸是“黃金尺寸”,則指的是在單手持握下,拇指可以觸碰到屏幕至少90%以上的區域。
而三星的初代Galaxy Note,就是在業界都在以3.5英寸作為“金科玉律”的時候,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選擇。其搭載了一塊5.3英寸的屏幕和S-Pen手寫筆,即便是以今天的標準來看,初代Galaxy Note也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小鋼炮,但彼時它的屏幕尺寸可比同世代的iPhone 4S大了近50%。然而盡管業界對于這樣一個“異類”最初并不看好,但是初代Galaxy Note用千萬級的銷量回敬了質疑,也改變了用戶不需要大尺寸屏幕的固有觀念。
在此后的Galaxy Note 2上,三星將屏幕進一步擴大到了5.5英寸,S-Pen也加入了能化身鼠標指針的Air View功能。到了Galaxy Note 3,在屏幕升級到5.7英寸的1080P分辨率Super AMOLED同時,用仿金屬拉絲邊框和仿真皮后蓋進一步強化了其作為商務旗艦的屬性。到了2014年的Galaxy Note 4,大屏設計已經成為了新的業界潮流,甚至同世代的iPhone 6也追隨其腳步開始大屏化。
就在Galaxy Note系列用一連串的成功確立了其商務旗艦的地位后,三星又推出了極具創新性的Galaxy Note Edge,將曲面屏設計引入智能手機產品。甚至在某種意義上來說,Galaxy Note系列幾乎就是如今安卓旗艦機型的設計源頭。然而這一切的美好,在Galaxy Note 7上戛然而止。
在經歷了Galaxy Note 7的滑鐵盧后,三星對于Galaxy Note系列的創新腳步開始放緩。隨后在Galaxy Note 8上引入了雙攝設計、加入了能讓手機變為電腦的Dex;在Galaxy Note 9上帶來了碳纖維導熱管以提升性能、S-Pen開始支持藍牙并內置電池;到了Galaxy Note 10系列,三星則帶來了高低搭配的雙機型組合。盡管三星依舊還在一點點地努力重建Galaxy Note這一品牌,但遺憾的是時代并沒有給出這個機會。
長達十余年的智能手機市場高速增長,在全面屏時代則進入了尾聲,隨之而來的則是消費者換機周期的不斷加長。與此同時,國內手機廠商向高端市場也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沖擊,老對手蘋果在嘗試了iPhone轉向奢侈品的道路失敗后,旋即掉頭也加入了“加量不加價”的路線。在三星試圖重振聲勢時,蘋果、華為、小米、OPPO、vivo等廠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分食了此前的這部分市場份額,而消費者的換機是有慣性的,所以最終也造成了Galaxy Note系列的頹勢。
但準確來說,Galaxy Note系列其實并不是被取消的,盡管大屏在成為了常態后已經不再能成為產品差異化的特色,但S-Pen給了Galaxy S和Galaxy Z Fold系列,而商務屬性則被Galaxy Z Fold系列繼承。事實上在進入全面屏時代后,Galaxy Note系列與Galaxy S系列之間的差異就在不斷縮小,一些此前專屬Galaxy Note系列的特性及功能也逐步向Galaxy S系列轉移,到了去年的Galaxy S20系列與Galaxy Note 20系列上,后者更是幾乎可以看做是前者的小改版本。
自2016年開始出現的全面屏概念,也讓Galaxy Note系列的存在變得有些尷尬。此前,Galaxy Note系列的商務屬性是通過大屏幕和功能強大的S-Pen來實現,用更大尺寸的屏幕來承載更多信息,再輔以S-Pen來實現其他機型沒有的手寫等功能。然而在傳統智能手機的框架下,屏幕尺寸并不能無限增長,6.9英寸就幾乎已經是極限,更大尺寸的巨屏機型也從來未曾成為過主流產品。但是采用折疊屏的Galaxy Z Flod系列,則顛覆了這一傳統。
再加上5G網絡需要更多元器件的支持,使得對于手機內部空間的壓力不斷增大,如何處理S-Pen的安置問題也變得非常頭疼了。在Galaxy Note10與Galaxy Note20系列中,三星先將電源鍵移到了左邊、,隨后將S-Pen放置槽移至左邊,或就是在反復嘗試解決內部元器件的堆疊問題。而折疊屏機型則完美解決了這一矛盾,同時更大尺寸的屏幕也帶來更強的移動辦公能力,并且更加出色的產品辨識度,也讓Galaxy Z Fold系列接過了Galaxy Note系列的商務屬性。
除了產品屬性被Galaxy S和Galaxy Z Fold系列分割,當下的市場環境或也是促使三星放棄Galaxy Note系列的關鍵。根據IDC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受供應鏈限制影響導致今年第三季度出貨量下降6.7%。在缺芯問題已經擺到明面上后,就連以供應鏈管理著稱的蘋果都難以幸免,在這種情況下維持更多的產品線無疑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所以與其分散資源,不如重點發力Galaxy S和Galaxy Z Fold,并同樣可以在高端市場形成組合拳。
因此在完成了歷史使命、又面臨當下特殊的市場環境時,三星擱置Galaxy Note系列也就成為了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