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之戰還沒開打,小扎就先讓了張一鳴半子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李媚玲,36氪經授權發布。
馬克·扎克伯格站在風景絕佳的湖邊豪宅前,對著鏡頭說:“你的家是你的私人空間,但你可以從這里被傳送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在元宇宙中,這就像點擊互聯網鏈接一樣簡單。”
10月31日,由Facebook更名而來的Meta公司在社交媒體Twitter上發布了這段21秒的短視頻。創始人扎克伯格親自出演;但略顯尷尬的是,負責演繹元宇宙神奇之處的網絡紅人來自TikTok,而后者并不是Meta旗下的產品。
視頻中,意大利的TikTok紅人Khabane "Khaby" Lame出現在小扎旁邊,用兩根手指輕輕在自己額頭一點,就立刻被傳送到世界不同位置:與朋友下棋,與其他人一起在活力十足的健身俱樂部騎動感單車;他還出現在扎克伯格練習劍術的草坪上,或是迷人的熱帶海灘上。
21歲的Lame是全球第二受歡迎的TikTok達人,擁有1.182 億粉絲,僅次于擁有1.278 億粉絲的Charli D"Amelio。他在新冠疫情開始時失去了工廠員工的工作,開始在TikTok上發布視頻,以冷漠反應視頻和樸實無華的喜劇風格聞名。他曾說,TikTok“讓人感到震驚”。
Meta對元宇宙寄予厚望。扎克伯格此前預計,未來十年內,元宇宙將成為主流,用戶達到10億人。可以預見,95后、00后年輕人將成為元宇宙的第一批“原住民”。
然而,邀請TikTok頂級網紅出演元宇宙宣傳片,而非從麾下的Instagram等平臺挑選代言人,暗示了Meta對年輕人缺乏吸引力,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之路并不好走。
Meta發言人對此表示,公司將與各大社交媒體平臺的創作者合作推廣品牌,自然也包括TikTok。
“Meta缺乏自己的網絡創作達人,顯然無法在Z世代(生于1990年代末至2010年代初)年輕人中重現TikTok的成功。”美國媒體對此評論說。
扎克伯格在10月25日的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該公司正努力使“服務年輕人成為北極星(業務目標),而不是針對更多老年人進行優化”。這意味著Meta要努力吸引18到29歲年齡段的用戶。
值得注意的是,扎克伯格特別指出,TikTok已成為“Facebook有史以來最有力的競爭對手之一。”
目前,Meta旗下產品包括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等。截至今年第三季度,Meta全平臺的DAU(日活躍用戶)達19.1億,MAU(月活躍用戶)達29.1億。但從2019年第三季度起,Meta用戶增速持續放緩,上季度MAU增速已降至0.5%。
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Meta生態,是這家全球最大社交媒體繼續保持增長的關鍵,也是實現10億元宇宙用戶的必由之路。
但不少人對此并不看好。美國新聞聚合網站BuzzFeed記者Ryan Broderick評論稱,TikTok紅人使用TikTok經典功能,在其競爭對手的平臺上幫Facebook進行品牌重塑,非常具有諷刺意味。這提醒人們,Facebook試圖影響的年輕受眾,并不存在于Meta自己的平臺上。
“Lame這樣的面孔,有助于提醒觀眾他來自于哪里(TikTok),以及Meta 仍然沒有的東西。”Ryan說。
與Meta相比,TikTok體量較小,但平臺氛圍更貼合時尚潮流,更受年輕人喜愛。同時,它的母公司字節跳動也把元宇宙作為戰略目標,已經投入重金布局。
TikTok自己也在進行試水。今年9月底,它挑選了6條熱門短視頻,作為NFT(非同質化代幣)收藏品進行拍賣。NFT被視為元宇宙的基礎技術之一。
這或許意味著,在未來許多年里,TikTok將成為扎克伯格和Meta邁向元宇宙的頭號對手。
一
面對來勢洶洶的TikTok,扎克伯格早已有所警覺。
2020年8月,Meta旗下圖片社交網絡Instagram推出了一款名叫Reels的手機軟件,實際上是山寨版TikTok。這是扎克伯格阻擊TikTok行動的一部分。
但Reels的反響十分糟糕,《紐約時報》稱其為“垃圾”。關鍵原因是,Instagram沒有抓住 TikTok最大賣點之一:讓一個單槍匹馬的草根用戶借助病毒式短視頻傳播,迅速獲得巨大成功。
如今,在元宇宙這條紅到發紫的賽道上,Meta與TikTok再度狹路相逢。
目前,TikTok已超過Facebook Messenger,成為全球下載量最大的應用,并成為第一個下載量達到30億的Meta體系之外的應用程序。有評論認為,Meta決定開拓元宇宙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被TikTok甩的太遠。
此外,TikTok的年輕用戶占比更高。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近期的調查數據,2020年,在12~17歲的美國青少年中,每周使用Instagram的占比為61%,高于TikTok的50%。到了今年,TikTok的使用率升至63%,反超Intagram的57%。
“Z世代年輕人發現,TikTok比其他社交媒體平臺更有趣、更積極。”Forrester分析師Mike Proulx說,“最大區別之一是創作者社區。……它不能被簡單地復制粘貼到另一個社交媒體平臺上,無論給創作者多少錢作為激勵。”
除了在社交網絡領域正面交鋒外,在VR(虛擬現實)設備等硬件板塊,Meta還面臨與TikTok背后的字節的爭奪。
Meta曾在2014年收購全球最大VR設備廠商Oculus。后者在2018年就曾提出元宇宙計劃,并將其轉發給相關高管和董事會成員,這推動了Meta隨后的并購和轉型。
早在今年初,字節跳動對元宇宙的野心就已經顯露。今年4月份,字節跳動斥資1億元投資了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碼乾坤。其官網顯示,代碼乾坤成立于2018年,公司產品有青少年創造和社交UGC平臺《重啟世界》(Reworld),與美國游戲創作平臺、“元宇宙第一股”Roblox頗為相似。
8月底,字節斥資90億元,收購中國頭部VR設備廠商Pico。在被收歸字節麾下后,Pico近期申請了“Pico元宇宙”商標,成為字節在這一領域的主攻手。
目前,Oculus主導著全球VR市場。一份調研報告顯示,2020年,Oculus占據全球出貨量的54%,而Pico為5%。但這塊市場尚處于早期階段,份額占比可能會在未來幾年發生變化。此外,中國VR市場發展很快,預計未來五年將增長 68%,這對植根國內的Pico更加有利。
媒體普遍認為,與Facebook收購Oculus類似,字節跳動想要憑借自身的社交、內容、全球化優勢,將TikTok、飛書等應用到下一代顛覆手機的終端設備中,去構建屬于自己的“元宇宙”。而VR作為元宇宙的技術根基之一,為這一構想提供了依托。
二
與TikTok和字節相比,格外充沛的資金是Meta搶食元宇宙蛋糕的最大優勢。
今年第三季度,Meta總營收高達2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53億元),凈利潤92億美元(約合587億元)。相比之下,字節跳動上半年廣告收入1150億元,全年預計約2000億元,僅相當于Meta一個季度的規模。
手握重金的扎克伯格,投資元宇宙可謂“壕無人性”。
Meta此前宣布,計劃在今年底前,持續對FRL硬件部門投資100億美元,且短期內這一投資力度將繼續保持。該部門主要負責VR和AR(增強現實)業務,是構建元宇宙的基石。
扎克伯格稱,公司將元宇宙視為下一個科技前沿——人們將在這里生活、工作和娛樂。不在一場公司內部活動中,他希望公司成為“元宇宙第一,而不是 Facebook 第一”。
8月,該公司發布了VR辦公協作軟件Horizon Workrooms,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使用虛擬頭像進行互動和會面,在虛擬世界中工作。
Meta認為,關于商業模式,元宇宙的收入將主要來自廣告,這也是該公司最了解的市場。比如,可口可樂、寶潔、Gucci等品牌都可以在元宇宙里投放廣告。由于沉浸感更強,1億元宇宙用戶可以帶來比10億真實世界用戶更多的收入。
除了商業價值外,Meta還試圖借助元宇宙,在一個未知且不受監管的領域找到新的自由,以逃避競爭對手和政策制定者強加的規則。
目前,Meta的成功高度依賴其他公司。蘋果和谷歌通常在手機應用程序中擁有更大的權力,比如應用商店中不同APP的推薦順序等。元宇宙有助于使Meta擺脫這種束縛。
同樣,政策制定者越來越意識到科技的危險,已經出臺多項法規,對Meta的行為進行約束,而這并不一定符合后者的利益。但在元宇宙中,監管部門的干預力度要薄弱得多。
例如,2019 年,Facebook被發現在蘋果和谷歌應用商店中傳播非法程序,以跟蹤用戶的使用情況和網上沖浪習慣。還有報告指出,Facebook與設備制造商達成協議,與他們共享個人數據。
使用非法手段刺探用戶隱私,讓Meta公司承受著巨大的輿論壓力。但在元宇宙中,用戶數據對平臺運營方幾乎完全透明,Meta無需經過第三方就能拿到個人信息,壓榨更多商業價值。
三
元宇宙是一塊巨大的金礦。彭博社估計,到2024年,該領域的價值可能達到 8000 億美元。雖然Meta憑借龐大規模和大量現金具備強大競爭力,但它的競爭對手也不少。
Meta在發給媒體的一份聲明中稱:“我們投資元宇宙時,面臨來自微軟、谷歌、蘋果、Snap、索尼、Roblox等公司的激烈競爭。”
在本月初的一場行業峰會上,微軟宣布正在嘗試推出“企業版元宇宙”,用戶將可以在里面使用PowerPoint和Excel等辦公軟件。此外,該公司計劃明年上半年推出具有數字化身功能的Teams聊天和會議軟件。
微軟CEO納德拉表示:“疫情讓元宇宙的商業化應用案例變得更加主流,盡管有時用戶感覺像是科幻小說。”納德拉說,他已經使用微軟研發的最新技術,虛擬造訪了醫院的新冠病房、豐田汽車工廠以及國際空間站等地。
其他大型科技公司也很感興趣。蘋果正在構建AR生態系統,亞馬遜擁有游戲工作室并在電子商務和云計算行業占據主導地位,而三星則擁有強大的VR能力。
中國科技公司方面,除了字節外,騰訊很早就投資了Roblox,并在今年推出國內版;公司高管宣稱騰訊在多個領域具有技術和能力優勢,以把握元宇宙的機會。阿里則是Magic Leap的投資人,最近又開始布局NFT。其他規模較小的公司,如網易、B站、快手等也表現出對元宇宙的興趣。
但綜合來看,Meta和字節仍是最值得關注的兩家元宇宙公司。無論是用戶量、產品矩陣,還是公司的資金儲備、研發能力和入局決心,他們都更希望最早拿到元宇宙門票。
雖然元宇宙仍是藍海,但兩家公司的競爭已經開始,而TikTok是雙方關注的焦點。
TikTok的優勢是,新誕生的社交網絡天生就會很流行,因為年輕人不想和他們的父母在同一個平臺上,更新、更酷的選擇最終必然會出現,并取代他們的前輩。
而Meta的底牌是社交網絡天生具有黏性,每個人都想去朋友更多、達人更多的地方,擁有大量用戶的大型平臺將始終比新誕生的競爭對手更具優勢。
多年來,Meta憑借這張底牌主導了全球社交網絡,并通過不斷的收購擴張勢力。但隨著Meta進入成熟期,這一勢頭似乎正在發生變化:新平臺開始激增并蓬勃發展,TikTok是最引人注目的挑戰者。
如今,元宇宙的黎明已經露出曙光,而Meta和TikTok背后的字節都是志在必得。這將是一場技術、產品、用戶和資金的全方位對抗,需要十年甚至更久才能誕生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