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轉行自救秘籍:轉行前,請想清這3件事

    今年雙減,讓許多“教培人”走上了轉行之路。

    我關注的up主@阿黍,就從工作四年的教培行業,轉行到生物公司。

    雖然轉行后薪資只有原來一半,但好消息是,@阿黍的新工作一周只工作5天。

    不僅周末雙休沒領導騷擾,平時早8晚5也沒有加班。這和教培原有的每周只休一天,周六日還要上課,簡直是天壤之別

    除了@阿黍以外,還有許多人如今正面臨轉行抉擇。一但我們動了轉行的心思,此時問題就來了:

    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轉行成功?那些轉行成功的人,究竟做了啥?

    為了解答這一疑惑,我采訪了四位朋友,以下是他們的真實經歷。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晉良。

    01放棄博士專業,轉行后我后悔了

    @山內醬:

    化學博士,轉行軟件售前。

    沒錯,我就是人們口中“學歷無用論”的代表,畢業后放著化學崗位不做,非要轉行做軟件售前。

    最初我選擇讀博,除了對科學的向往,還因為眼界窄。當時的可見范圍,只有讀博這一條路

    后續隨著視野提升,我逐漸意識到,化學工作,并不是今后自己想要的。所以就在博士第二年,開始向轉行靠攏。

    我為轉行做的第一波嘗試,是自學市場營銷,然后開始尋求快銷、電商這類工作。

    通過不懈努力,投遞的簡歷,參加的筆試面試都成功撲街了!

    因為自己的博士專業雖是解決化學問題,但更多是計算分析,建模型。所以第二波嘗試,我就瞄準到IT行業,沒成想在面試中,遇到了比我還“心大”的老板。

    對方明知我沒經驗,還給了軟件售前offer(或許是認可我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雖說這工作看起來沒什么職業護城河,但咱還要啥自行車,干就完了。

    所以博士畢業后,我就進入到這家公司工作。

    顯然,我低估了轉行的難度。最初那段時間,我混的挺慘的,不是開會聽不懂術語,就是做出的東西被罵。但堅持一段時間后,我開始適應這個行業的思維方式。

    再加上過去做研究,所鍛煉出的思維能力(就是心大),讓我在遇到問題時,不會浪費時間去抱怨、哭訴、推卸責任。解決問題才是根本

    如今我已經在軟件公司工作兩年多,能獨立帶項目,之前的盲點也都一一攻克中。

    或許有人會好奇,作為博士,轉行到軟件后悔么?

    我想說,自己不后悔,也不后悔讀了博士。因為這些方向都是無辜的,選擇的人終究是自己

    所以我唯一后悔的,是沒能早點弄清自己想要啥

    學術是嚴肅的,擇業也是重要的,選擇之前一定要慎重。如果在校期間不想從事自己的專業,就要盡早接觸更多的可能性。

    01因為心中熱愛,我嘗試跨界轉行

    @地底人:

    蘑菇培育轉行視覺設計師。

    不瞞你說,在轉行設計師之前,我種了三年蘑菇。和許多同齡人一樣,種蘑菇時,我不知自己喜歡啥?對大學專業(生物技術),也不感興趣。

    雖然情況很尷尬,但我知道,咱們年輕人,不可能一畢業就遇到合適工作

    從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是我們的必經之路。

    所以種蘑菇這三年,我一直在利利用空閑時間“瞎折騰”,各種學習看書嘗試,就為了找到自己喜愛的方向。

    結果你猜怎么著,還真讓我找到了!

    前幾年公眾號剛興起,我也跟風做了一個,那時文章配圖封面都得自己來做。在研究設計軟件時,我發現自己還挺愿意設計的。

    只要做出一張圖,成就感就會撲面而來。這種喜悅,讓我開始了對設計的向往。

    為了實現心中目標,2018年我辭掉了蘑菇培育工作,只身來北京。

    在找設計工作時,雖然我之前做了轉行準備,但學的都是皮毛,面試時經常被問蒙,也被拒到懷疑人生。

    當時我就堅持一個想法,既然決定出來,只要找的工作和設計沾邊,自己也愿意干。

    之后又連續面了7次,拿到了一家傳媒公司的offer。這是我做設計師的開始,一直到今天已經兩年

    現在設計工作依舊辛苦,熬夜加班、被需求和反復修改搞到頭大,也是常事。

    但因為我熱愛設計,困難都不是事,自己肯定要堅持。

    建議各位朋友們,轉行一定要出于熱愛,遇到喜歡方向,那就勇敢去嘗試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歡啥,也要堅持折騰摸索,多做一些和本職工作毫不相干的事,沒準驚喜就會發生。

    03女性擇業轉行,要弄清3種需求

    @吖狄:

    外企市場拓展轉行生涯規劃師。

    19年,我放棄了加長版的產假,和蹭蹭上漲的股票,從外企裸辭。原因是,根植于心坎里的“不踏實”,讓我對現實產生了焦慮

    在大公司舒服這不假,平時有資源、有支持、就像被人把飯菜喂到了嘴里,干什么都很順。可這種日子能延續多久?誰也不知道

    所以當我選擇裸辭做職業咨詢師,就等于主動逼自己去迎接挑戰。

    直到今天,轉行后的新工作,我已經做了兩年半。在我眼中,這份事業還有提升的空間。

    我也知道女性朋友們,在轉行時會面臨糾結,對此我有3點經驗要分享:

    1. 對于現實中的工作,有人想追尋意義、有人想平衡家庭、有人想追求挑戰。可無論如何選擇,我們不會擁有以上的一切,只能選取其中一點作為當前重心

    2.考慮轉行,要以現實需求為基礎,比如家里必須要夫妻一起賺錢才能維持生活,這時追求穩定,就是切合實際的選擇。

    倘若轉行后,所帶來的收入減半、工作強度加大、會讓自己無法承受,那就別冒險。

    3.轉行是一種長期的過程,并不能在短時間內,給我們“一刀切”的結果。

    如果你想利用轉行快速“脫離苦海”,那這條路,真不適合你。

    我們在轉行實踐中,可以慢,但不能浮躁。所有的大器晚成,其實都是從長期努力開始的。

    04對于有想法的人,轉行是重生的機會

    @三石而立:

    石油化工轉行股權投資。

    作為80后,我在職場前10年,一直和傳統化工行業相伴。倘若一直做下去,這一生也只是平淡無奇

    事業發展的轉機,源于和家人移居深圳。新的城市,傳統化工行業的機會不多,能和過去經驗沾邊的,也只有環保行業。

    在我撿起老本行的同時,深圳互聯網與金融行業,所迸發出的蓬勃朝氣,喚醒了我心中,那沉寂許久的活力。

    是的,我很喜歡金融,也善于發現規律。

    直到2014年,我邁出了轉行這一步,開始從事股權投資

    當時,我設定了緩沖期。假如嘗試金融行業,折騰3年還沒結果,就立刻放棄,再做老本行。

    工作后,前期困難主要是財務與法律的能力缺口,很多東西都需要“現學現賣”。

    隨著工作深入,投資階段從PE前移到VC,所需的專業知識和行業理解深度,比原來難了好幾個量級。

    期間,我感覺自己每天都像“備戰高考”,有時間就要看研報、聽行研、學習上市公司定期報告。

    中后期做出一定成績,自己在金融行業也站穩了,但這只是暫時,將來我還會繼續折騰。

    若讓我分享經驗,轉行關鍵就在于,要通過學習增強知識儲備,用實踐提升專業能力,用思考建立思維模型

    覺得當前工作不如意或者發展空間受限,換一種思維,挑戰新方向,結果就會大不相同。

    人生就是一場“實驗”,萬一成功了呢?

    寫在最后

    轉行,其實是一件極為嚴肅的事情。

    沒人能保證,自己轉行就一定能成功。現實中,因轉行而失敗的人比比皆是

    也沒人能保證,自己轉行成功后,將來的路就會一帆風順,畢竟這只是新的開始。

    可無論怎樣,轉行都是我們普通人改變自身職業命運的途徑

    如果工作真的很好,誰也不會傻到想要轉行。倘若我們動了轉行的心思,就說明對于現狀,自己是不滿意的。

    既然不滿意,為何還要浪費時間呢?

    與其整天抱怨領導傻X工作垃圾,不如把這時間,都用在選擇思考未來的方向上。

    沒有哪個人的職業,可以一蹴而就,在一家公司待一輩子。我們的猶豫,與不去選擇,反而會產生不可逆轉的“沉沒成本”。

    請對自己保持信心,相信轉行的價值,我們都有權力做出更好的選擇。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晉良,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