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焦點分析|百度廣告為AI輸血,但重塑新的增長變量有點難

    文 | 李安琪

    編輯 | 蘇建勛

    把一頂帽子摘下來,然后換上一頂新帽子要多長時間?

    百度的回答是:10年,或者更久。

    從搜索引擎平臺到人工智能公司,百度的這一路走得不算太容易。但2021年第三季度的財報,百度“切換增長動能”,也表明百度可能會在AI這條路上深耕到底。

    11月17日,百度發布了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財務報告。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百度實現營收319億元,同比增長13%,凈利潤50.9億元。整體指標算是穩中求進。

    其中,百度核心在線營銷收入為195億元,同比增長6%,占總收入的比重為61.09%;非在線營銷收入(包括云服務及人工智能等)為52億元,同比增長79.31%,占總收入比重為16.29%。

    非在線營銷收入中,百度智能云的增勢比以往更甚一些,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73%,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71%,連續兩個季度增速超七成。

    而智能交通作為百度智能云的核心營收業務之一,也在本季獲得不錯表現。截至2021年9月,百度ACE智能交通簽署千萬訂單的覆蓋城市增加至24座,同比翻3倍。

    因此,百度在其官方新聞稿里表示,公司已切換增長動能。

    也就是說,百度正在從以移動生態業務作為增長引擎,切換到以AI/云等業務作為增長引擎,盡管AI/云等業務基數還不非常大,仍需要廣告業務為其輸血。

    廣告增長受限,仍為AI輸血

    在Q3財報中,百度的網絡營銷收入195億元,同比增長6%,增速不如以往。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百度表示,受教育、房地產和家居、旅游和特許經營等行業的影響,公司廣告業務的增速在逐步減緩,未來幾個季度這些因素影響可能會持續存在。

    這也意味著,百度已經做好了第四季度廣告業務增速持續縮水的心理準備。

    同時,財報里還有一個數據值得關注:第三季度百度凈虧損約165.59億元,二季度百度虧損5.83億元,連續兩個季度虧損,去年三季度同期百度盈利136.78億元。

    財報里表示,2021年第三季度凈虧損包括由于按季度進行公允價值調整產生的人民幣189億元非現金、按市價計量的長期投資虧損。

    這與百度投資快手有關。今年2月份快手上市時,百度持有快手3.78%的B類股份。因此在一二季度中,百度的凈利潤與虧損也跟著快手市值漲跌起伏。

    盡管如此,百度還是在不斷加大投入研發經費。第三季度百度研發費用支出62億元,同比增長35%。在二季度,這個研發費用支出的數字是63億元。據了解,百度連續多年保持著超過15%的研發投入強度,去年核心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達到21.4%。

    此前,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北大公開演講時表示:未來十年,人工智能領域將有八項關鍵技術會實現從量變到質變,分別是自動駕駛、數字城市運營、機器翻譯、生物計算、深度學習框架、知識管理、AI芯片和個人智能助手。

    “這八項技術的突破,將會廣泛改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這是我深信不疑的,而這八項技術也將是百度堅定投入的方向。”

    不難看出,即便在廣告業務增長受限的情況下,百度仍然在不斷為AI業務輸血。這也是企業轉型過程中必須投入的成本,投入夠狠,步子才能穩。

    “作為一家以技術立身的企業,我曾經說過一句話,有1塊錢的時候,我們會投進技術里;有1個億,我們會投進技術里;有100個億,我們還是會投進技術里。”李彥宏在演講中曾如此說道。

    新的增長變量,會否在下一份財報里?

    而上述投入也確實換來了百度智能云等業務的增速。目前百度智能云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諸多領域落地。

    譬如在智慧城市領域,百度智能云解決方案幫助了云南省麗江市政府監測并處理違章停車、亂扔垃圾等行為,保障城市安全和清潔。

    百度首席財務官羅戎也指出,百度在智能云服務、智能交通、智能設備、智能電動車以及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等AI 業務的多元化布局,將推動未來業績長期增長。

    今年3月百度回港二次上市時曾表示,公司有三大增長引擎:移動生態、智能云、智能駕駛。然而當前百度財報里移動生態占了大頭,AI這塊業務的實際貢獻仍不太多。

    以智能駕駛為例,業務雖然一直備受關注,但始終沒能披露出詳細業務的盈虧情況,更多的是其自動駕駛業務Apollo的最新進展。

    財報顯示,ApolloL4自動駕駛累計自動駕駛測試里程超過1600萬公里,為同比增長189%。測試資質方面,百度Apollo已獲得411張自動駕駛測試牌照。

    誠然,自動駕駛的業務營收,跟政府對自動駕駛收費運營的準許情況有關。不過據36氪觀察,百度Apollo已經獲得部分城市的收費運營許可,并已經開展小范圍收費動作。

    今年3月16日,滄州向百度Apollo頒發了自動駕駛示范運營通知書,允許百度進行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模式的探索。5月2日,Apollo在北京首鋼園向公眾提供了無人化的Robotaxi收費運營服務。從5月2日-5月5日,4天總成單量848單,接待乘客超1500人次。

    近期10月27日,在百度舉辦的ApolloDay技術開放上,百度也小范圍開放了一批主駕無人的收費試乘。

    因此,有理由推測,開展商業化運營將成為百度Apollo自動駕駛接下來的工作重心。Q3財報顯示,百度旗下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已經在上海、北京、廣州、長沙、滄州等地向用戶開放體驗,無人車出行訂單量環比增加1倍。

    李彥宏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三季度“蘿卜快跑”提供了11.5萬次乘車服務。百度希望在2025年將自動駕駛業務擴展到65個城市,到2030年擴展到100個城市。

    如果五個城市都能開啟收費運營,并且未來逐步擴大收費范圍,那么對應體現到百度財報上可能是更大的變量突破。

    同時,在百度第三增長引擎里,百度的造車公司集度汽車、百度與卡車公司獅橋聯合成立的自動駕駛卡車公司Deepway也是值得關注的存在。

    李彥宏表示:在明年的北京車展上,將能夠看到集度汽車的概念車型,該車型預計在2023年實現量產。而自動駕駛卡車公司Deepway也已經推出了首款智能新能源重卡星途1代,未來或許也會成為財報里的新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