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G帶動電競概念股集體大漲?狂歡的不止是年輕人
11月8日,電子競技相關概念股集體大漲。天神娛樂早盤開盤即一字漲停,電魂網絡、華立科技、星輝娛樂、順網科技等概念股也紛紛跟漲。
電子競技概念股今日開盤大漲的背后,電競圈剛剛上演了一場年輕人的狂歡。
11月6日晚上8點到11月7日凌晨一點,來自LPL(中國大陸賽區)的EDG戰隊,與來自韓國的DK戰隊激戰5小時,最終EDG以3:2戰勝DK,獲得2021年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
這是繼S8賽季的IG、S9賽季的FPX后,LPL賽區第三次贏得世界賽冠軍,這一成績也讓EDG晉升為LPL賽區歷史最強、估值最高的戰隊。
01瘋狂的電競粉
與上上周日EDG對戰GEN的劇情如同一轍,EDG先行拿下一局,接著輸掉兩局,最后頂著壓力逆風翻盤,連贏兩局拿下比賽。
作為LPL僅存的火種,EDG挺進總決賽的消息很大程度上拉升了10月6日晚上比賽的熱度。
公開數據顯示,當晚僅在B站,S11總決賽的直播便吸引了3.5億人氣,微博的官方直播,則顯示有8194萬觀看,騰訊視頻的直播顯示有8600萬人看過,游戲直播平臺斗魚和虎牙的熱度同樣是居高不下。
在線下,從廣場、商場到夜宵攤再到酒吧、網吧,無一例外都在直播這場激動人心的比賽。在每一局對戰中,只要EDG完成擊殺或是控下地圖資源,線下觀眾都是一陣歡呼。
11月7日凌晨1點零2分,伴隨著EDG推掉DK的高地水晶,氣氛可謂達到頂點。線上微博熱搜一度被占領,前十四條熱搜有七條是與比賽相關的,連萬年“沉默”都在朋友圈發表心情“EDG牛逼。”比賽結束后,央視新聞也發微博祝賀EDG戰隊奪冠。
在線下,不少大學生在寢室外掛出了EDG戰隊的旗幟、一些粉絲披著EDG戰隊的旗幟在街上奔跑,還有立下flag裸奔的、直播吃老八最愛的、空降七天七夜與粉絲深度交流的……
一些沒有接觸過《英雄聯盟》的網友對此感到十分震驚,表示“攻下臺灣都未必見你們有這么激動。”
其實不難理解,對于很多玩家而言,這款在國內火了10年的網絡游戲,或多或少承載了他們的青春。“網吧五連坐,從來沒贏過”,當年癡迷《英雄聯盟》的一些玩家,現在可能已成家立業了,或許忙于奔波,疲于生計,逐漸遠離了大峽谷的“廝殺”,當年的熱愛已轉化為一種情懷。
其次,EDG作為一支中國戰隊,逆勢拿下比賽可以說是非常艱難。在過去的10年S賽歷史中,出現過3次中韓決賽對陣的時刻,分別是2013年、2014年、2020年,LPL賽區均以失敗告終。
今年是是EDG第六次征戰全球總決賽,在過去的數次世界比賽,EDG屢次止步八強,與冠軍相去甚遠。
某種程度而言,EDG奪冠,不僅是戰隊的榮耀,也象征著國家的榮耀。
02粉絲的狂歡,也是資本的狂歡
《英雄聯盟》國際S賽,一直以來都是世界各區聯賽隊伍的“試金石”,不僅受圈內玩家追捧,也備受資本關注。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LPL大概有10多支戰隊,包括此次獲得冠軍的EDG,進入S賽的RNG、FPX、LNG,以及老牌隊伍IG、WE、OMG等等。
很多電競戰隊的后面,不乏著富二代的身影。如EDG背后的老板朱一航是廣東韓建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啟信寶顯示,朱一航名下實際控制的企業高達142家,超競投資集團成員102家,對外投資59家。
朱一航的另一身份是房地產開發商朱孟依的長子,朱孟依是合生創展集團創始人之一,曾是合生創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在《2021年胡潤百富榜》中,朱孟依家族以710億元人民幣財富值位列第73名。
s8的冠軍隊伍IG,則是王思聰在2011年創立的電競俱樂部、V5戰隊由賭王何鴻燊的兒子何猷君于2017年創建,此外,OMG、LDG、VG、QG等這些知名戰隊背后也有著富二代站臺。
一支戰隊要想脫穎而出,離不開天賦異稟、實力超群的電競選手,更離不開背后老板的資金支持。
除了二代們為了興趣、夢想投身電競產業,近年來,隨著電競產業前景越來越樂觀,一些大廠也在組建自己的戰隊。
2016年12月,蘇寧控股旗下文創集團正式進軍電子競技領域,并選擇了當前電競專業化最強的英雄聯盟項目組建SNG戰隊,后改名為SN。
2017年5月,京東宣布攜手原初教育,收購QG戰隊,并正式改名為JDG,同時成立英雄聯盟JDG戰隊和JDM戰隊參與英雄聯盟賽事。
2017年12月,bilibili宣布成立了電競俱樂部BLG,并于2018年躋身LPL春季賽6強、2019年躋身LPL夏季賽4強。
從富二代們的興趣愛好到資本看中的標的,背后是電競這塊蛋糕越來越誘人。
03電競生意經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打游戲是不務正業。但如今隨著產業的升級、政策的扶持,電子競技逐漸撕掉“玩物喪志”的標簽,并且晉升為能夠為國爭取榮譽的正式體育比賽項目。
在2003年11月18日,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準,將電子競技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目。2008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改批為第78號正式體育競賽項目。
就在EDG奪冠的前一天,杭州亞組委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了杭州亞運會8個電子競技小項設置,其中就包括《英雄聯盟》。這是電競首次作為亞運會正式競賽項目,項目所獲得的獎牌將計入國家獎牌榜。
另據Newzoo發布的《2021全球電競及游戲直播市場報告》,2021年全球電競觀眾將增至4.74億,同比增長8.7%;全球游戲直播觀眾數將達到7.288億,同比增長10.0%。
11月1日,拳頭游戲官方公布了《英雄聯盟》IP系列產品的最新數據:剛過去的10月,《英雄聯盟》《英雄聯盟手游》《Legends of Runeterra》《云頂之弈》及其授權游戲《金鏟鏟之戰》這幾款游戲,月活躍玩家的總量達到了1.8億。
目前,全國電競企業近1.8萬家,2018、2019、2020年增長勢頭最為兇猛。注冊總量高達1萬多家,相當于總量的一半。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預計到2022年中國電競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843.3億元。
國家政策及地方政府支持等利好因素,想必也是諸多大佬涉足電競行業的原因之一。
當然,能夠改觀人們對游戲不佳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游戲玩得好真的很掙錢。
就《英雄聯盟》而言,那些有名的選手、解說、主播基本實現了財務自由或者財富翻倍。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網友透露,大校開的是寶馬,娃娃座駕是保時捷,Uzi擁有藍色保時捷911 Carrera S…
一些小主播不說賺大錢,哪怕是某個英雄玩出了自己的風格,至少也實現了“衣食無憂”,甚至能夠養活一家人。這事要是擱以前,難免被批斗為“毫無追求的廢物男”。
時代在變化,產業在升級。資本斥巨資入局電競行業,自然有他們的考量。
首先各式各樣的賽事的獎金就很吸引人,以《英雄聯盟》的S系列全球總決賽為例,據Esportsearning公布的2020年全球電競賽事總獎金池數據,《英雄聯盟》總獎金池為800萬美元,以不同的比例分攤給來自全球的16支隊伍。冠軍獲得的獎金比例大約在總獎金池的50%,即400萬美元的獎金。不過,此次英雄聯盟S11全球總決賽總獎金遠遠不及去年。
獎金還只是小頭,對于那些取得出色戰績的選手或俱樂部而言,贊助商、品牌的合作也是商業價值的一大體現。此外還有簽約直播平臺、皮膚分成、聯盟分紅、粉絲周邊等。從長遠來看,電競的吸金能力相當可觀。
當然,無論是俱樂部、電競選手,還是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出人頭地的唯一辦法是打出好成績。
在這個游戲里,每個新加入的俱樂部都需要繳納巨額的費用,動輒幾千萬甚至上億元,默默無聞就意味著血本無歸。
而對于那些心智尚未成熟、夢想靠打游戲逆天改命的學生而言,關鍵還是要認清自己的實力。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改變人生,永遠是正確的。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話娛”(ID:huayufunds),作者:湖南豬血丸子,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