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世界尚未成熟 科技巨頭群雄爭霸
火熱的元宇宙(Metaverse),一直不缺乏擁躉。
美國科幻大師尼爾·斯蒂芬森在其小說《雪崩》中這樣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機和目鏡,找到連接終端,就能夠以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計算機模擬、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就像好萊塢電影《頭號玩家》中描述的一樣,分身對互聯網時代的人群而言必不可少。
風險基金CloudTreeVentures創始合伙人馬文彥表示:“元宇宙是社交網絡的未來,所有中國科技巨頭理應接受它,以尋找新的方式來吸引最年輕的互聯網用戶,這對于中國在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成熟之際發展新業務至關重要。”
不過,也有投資者認為元宇宙目前仍是“霧里看花”。
就在當地時間16日,美股上市公司、“元宇宙第一股”羅布樂思(Roblox)在發布了不及預期的財報后,股價暴跌超過26%。今年至今,該公司股價已經累計下跌近50%。這也引起了市場對于元宇宙盈利前景的質疑。
8萬億美元的市場
根據投行摩根士丹利上個月發布的最新報告,在中國,元宇宙是一個8萬億美元(約合51萬億元人民幣)規模的市場,騰訊、阿里巴巴和字節跳動等科技巨頭都在加大對虛擬世界的投資。
在美國,Facebook母公司Meta、微軟和蘋果等巨頭也都表達了對元宇宙的雄心。微軟上個月宣布了對游戲公司動視暴雪高達近700億美元的全現金收購。
熱門游戲《原神》的開發商米哈游近日也正式宣布進軍元宇宙。2月14日,米哈游發布公告稱,公司創建了一個名為HoYoverse的跨媒體品牌。盡管現階段公司透露的關于這一新建品牌的信息仍然很少,但虛擬現實、游戲和社交媒體被視為可能是元宇宙的一些早期應用。
在公告中,米哈游聯合創始人兼CEO蔡浩宇表示:“HoYoverse的使命是創造一個融合游戲、動漫和其他多種娛樂類型的虛擬世界,為玩家提供高度的自由和沉浸感。”
這一爆款“氪金”游戲,推出第一年在全球創造了約20億美元的移動玩家支出。2021年,僅在美國就創下了4億美元的銷售紀錄。
《原神》作為米哈游成功孵化的現象級項目,將為公司帶來持續收入,并且為其在海外的擴張奠定了堅實的用戶基礎。不過這款開放世界游戲沒有角色扮演或者玩家交互,因此還不能算是元宇宙游戲。
米哈游作為一家上海游戲公司,也在與上海的瑞金醫院合作,結合信息技術領域和臨床研究的優勢,探索腦機接口技術在神經調控方面的作用。
去年,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宣告成立,該行業機構的任務是圍繞元宇宙制定標準和技術,以推動最新技術熱潮的發展,同時對行業進行必要的監管。周三,上述機構新增17家公司,成員數量達到了112家企業或個人。最新一批入會成員包括上市公司英立傳媒和拓新科技等。
中國一些城市也在尋找元宇宙的機會。去年底,《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發布,包括腦機接口、虛擬現實在內的一批與元宇宙相關的前沿技術被提及。
科技巨頭群雄爭霸
目前元宇宙并沒有確切的定義,業內通常認為元宇宙指的是虛擬現實等技術,以及人們可能在虛擬世界中進行游戲和生活的想法。
在去年11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騰訊創始人馬化騰表示,元宇宙將是一個為游戲等現有行業驅動增長的機會。騰訊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游戲公司,擁有強大的PC和手機游戲組合,以及超過10億微信用戶,具有社交媒體方面的功能。
不過,在資深游戲觀察人士雪糕也(化名)看來,騰訊雖然游戲用戶基數龐大,但是并不意味著在元宇宙的競爭中就具有優勢。“米哈游的游戲玩家對于網絡游戲和二次元有著獨特的追求,因此用戶純度較高。”雪糕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憑借《原神》一戰成名的米哈游在移動設備上擁有強大的用戶基礎。研究機構SensorTower的數據顯示,這款開放世界奇幻游戲是蘋果AppStore和谷歌商城GooglePlay收入第三大手機游戲,僅次于騰訊的《王者榮耀》和《絕地求生》。
中國是《原神》在移動端的最大市場。上市第一年,僅在iOS上,這款游戲就在中國市場創造了5.77億美元的收入,占其全球總收入的28.6%。去年全年,全球的移動玩家在《原神》上的花費達到20億美元。
另一家游戲巨頭網易去年也在海南設立基地,專注于開發虛擬世界應用程序。不過,相比后起之秀米哈游而言,網易作為傳統游戲廠商,對新一代年輕人的吸引力有所退減。
除了游戲公司以外,社交和電商巨頭也具有構建元宇宙的優勢。Meta在最近發布的財報中,將中國科技巨頭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視作威脅。在過去一年中字節跳動大舉進軍游戲領域。去年8月,該公司收購了虛擬現實頭盔制造商Pico。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告訴分析師:“人們對于如何耗費自己的時間有很多選擇,而像TikTok這樣的應用程序正在迅速發展,競爭將給Meta的廣告業務帶來短期壓力。”
阿里巴巴今年也表示,計劃推出用于虛擬會議的增強現實眼鏡。在北京冬奧會期間,阿里巴巴推出了一個名叫冬冬的“虛擬數字人”。
羅蘭貝格高級合伙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任國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電商和到家服務會隨著元宇宙等虛擬社交形式而發展,這也將推動虛擬與實體經濟消費的進一步融合。”
他表示,現在已經在消費中出現了一些趨勢性的變化,比如以“Z世代”為代表的玩家更愿意在線上游戲中“氪金”,來滿足虛擬世界的需求,為提升在虛擬世界的地位買單。
元宇宙世界尚未成熟
去年,百度推出了虛擬世界應用程序希壤,可舉辦10萬人同時在線的虛擬活動。不過百度高管淡化了對元宇宙應用的期望,并表示該應用在很多方面尚未達到標準,全面推出可能還需要六年時間。
百度的擔憂不無道理。本月早些時候,三星在其虛擬空間837X中,召開了首場虛擬世界發布會,發布了GalaxyS22系列手機。這是一次突破歷史的嘗試,但效果未達預期。一些參與媒體抱怨稱,技術問題使得他們不得不切回現實中觀摩這場發布會。
但三星發布虛擬空間的探索仍得到了業內的肯定。在837X內部空間,玩家可以完成探索任務,并獲得可收藏的NFT徽章和獨家限量供應的三星Decentraland可穿戴設備系列,以自定義頭像。Decentraland是一個區塊鏈驅動的虛擬空間,可以在其中買賣獨家數字資產。
“元宇宙應用程序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加密貨幣。例如,如果要購買某種虛擬土地或物品,則需要使用數字貨幣付款,這會對監管帶來一定的挑戰。”奧緯咨詢董事合伙人張君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分析師表示,元宇宙世界的監管可能會有更加詳細的法規出臺。
馬文彥近日表示,相關部門已經制定了關于“深度合成”技術的規則草案,涉及可用于生成或編輯語音、視頻以及圖像、虛擬設置的軟件。該草案與之前中國有關算法制定的規則有重疊,兩項新規的特別要求將對中國元宇宙行業參與者產生重要影響。
針對商業世界關心的如何將元宇宙變現的問題,Roblox首席執行官大衛·巴斯祖奇(DavidBaszucki)表示:“我們既不涉及廣告,也不涉及3D沉浸式購物,在變現方面一直非常溫和,主要致力于發展高質量的用戶增長,創建安全和文明的生態平臺。”
因為“搞不懂”,再加上諸多顧慮,傳統游戲公司對于進軍元宇宙普遍持保守態度。
任天堂近日在被問及公司對“元宇宙”及“非同質化代幣”(NFT)有何看法時,社長古川俊太郎回應稱,他們對“元宇宙”概念有一定關注,但目前無意進軍這一領域。
“現階段,我們還沒有辦法明確定義元宇宙的形式,也沒有搞清楚元宇宙到底會給用戶帶來什么樣的驚喜和樂趣。”古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