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星爾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感覺你要倒閉了還捐了這么多。”鴻星爾克的突然出圈,被這句點贊數最多的評論精準概括。此后,廣大網友從“理性消費”到“野性消費”,對鴻星爾克的慷慨善舉果斷涌泉相報。
7月25日,鴻星爾克集團總裁吳榮照通過微博“辟謠”,稱公司近幾年經過和團隊的積極調整,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益。所面臨的轉型過程,依然非常艱難,但是倒也沒有像許多網友所調侃的“瀕臨破產”。
鴻星爾克之外,還有不少國貨品牌為河南慷慨解囊,受到網友齊聲贊嘆。尤其是,它們中的很多企業,經營狀況并不樂觀甚至虧損。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相比較鴻星爾克,國產品牌貴人鳥也捐了4000萬元。而貴人鳥早就不再富貴,去年貴人鳥虧損3.82億元,負債40億元,生產線被砍,前程堪憂。
“鳥妃,你的福氣在后頭。”富有愛心的網友們幽默地安慰貴人鳥,相信這家傷痕累累的民族品牌,未來一定能夠走出危機,逢兇化吉。
一夜之間,蜜雪冰城成了“雪王”。由于總部正好就在鄭州,企業受損嚴重。即便如此,蜜雪冰城拿出2200萬元支持河南。
愛心與價值觀向善,正在幫助“鴻星爾克”們贏得人心。企業各有各的難,在祖國需要的時候,這些困難并沒有難倒它們。
有人被盛贊,也有人被罵慘。當今輿論場,再也沒有什么單線條的故事。一邊,鴻星爾克被質疑如何履行承諾,另一邊,有人借著支持鴻星爾克的名義去沖擊其他品牌。
友軍!友軍!那些無辜被沖擊的品牌,不得不一次次打出這樣的提示標,希望涌入直播間的網友“網開一面”,而他們無論數額多少也都為馳援災區貢獻了力量。
時至今日,我們仍然需要及時糾正扭曲的慈善觀。這些觀念尚不成熟,甚至是非幼稚極端,他們可以一秒鐘把人拉上神壇,又會在瞬間把人推向地獄。
健康的慈善觀念,首先是健康的是非觀。在此之下,有所為與有所不為,應完全出自平等自愿。善舉值得稱頌,無休止的逼捐和反復無常的道德綁架,同樣值得警醒。
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與逐漸發達的網絡生態,瘋狂的賑災舉動,極端的愛恨情緒,呈現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架勢。愛心會在某個瞬間成為企業道德負擔,給無論是存有善心,還是付諸善行的他們無限壓力。
互聯網成全了社交媒體,縮短了全社會參與慈善的距離。消費者與企業,需要幫助的人與伸出援手的人,他們可以閃閃發光,亦可以默默無聞。我們同舟共濟,未必要心手相連。
這一次,我們靠近了,別又疏遠了。大災大難面前,最需要縫合的,往往是關于真善美的極端分歧。這背后與國民素質、文化心理、慈善法規、社會保障等均有關系。善行之外,別讓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行之其中,別讓簡單的問題復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