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加速8K電視推出,現在建議購買嗎?
自從去年的CES展會,電視市場多了幾分熱鬧。三星、創維、海信、LG等等各大彩電廠商紛紛推出新品。尤其是8K電視,但是因為價格原因以及整個產業鏈并不是非常完善等諸多原因,導致并沒有在市場上掀起較大的風浪。但是整個電視行業動作頻頻,能否攪動8K電視這一潭死水呢?
各大電視廠商在8K電視上的動靜可以說是非常大,在CES2020展會期間,三星推出了全新的QLED 8K電視Q950率先支持WiFi6技術,創維在CES展會上面推出了首款75英寸的Q91系列8K電視,索尼也推出了自家最新8K電視Z8H,并率先于3月31日在中國市場首發上市;今年3月,海信推出了首款85英寸8K Pro雙屏電視U9;LG則預計在今年4月推出全新的OLED BX系列電視。
從這些方面不難看出,2020年的中國電視市場將進入結構升級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并且伴隨中國消費經濟的增長,消費升級下的產品升級注定會成為彩電市場的主要因素。
同時重大體育賽事能大幅推動8K電視的普及,由于8K+5G結合,能夠實現超高清視頻的實時采集、錄像、監看、現場播控指揮以及畫面渲染然后進行編碼和傳播。這樣一個完整體育賽事直播流程的呈現,能夠全面節檢驗8K技術的同時促進技術成熟和普及應用。
其次因為8K電視有著7680×4320的超高分辨率,顯示更多像素點的同時有著更精密的畫面效果,展現出更多的畫面層。讓尤其是動態居多的體育賽事畫面充滿立體感,再結合超大面積的屏幕尺寸,還能同時營造逼真的臨場感。
然而受疫情的影響,2020年東京奧運會以及歐洲杯等眾多體育賽事延期舉辦,使得2020年全球電視行業對體育營銷增加銷量的預期落空,還對8K直播體驗和電視大型化也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當然這不是阻礙8K發展的重要原因,真正阻礙8K的發展應該是整個內容生態的問題。以4K為例,4K從2011年開始進入大眾的視線范圍,此后4K電視的價格門檻逐漸下降,開始慢慢走向普及。但是相比于硬件的普及速度,4K內容生態的完善相對緩慢,4K片源數量還是相對比較少的,即使到了2018年,中央電視臺才開通了首個4K頻道。
想讓8K成為主流,首先要讓攝像機的價格降低,專用的8K攝像機價格十分昂貴,也只是勉強實現拍攝,再說,即使影視公司不計成本采購了8K攝像機,8K制作也是一個難題,因為8K視頻對影像處理的性能非常高,即使拍攝了8K視頻,也需要更加強勁的設備進行視頻的處理和制作,也就是說影視公司如果要拍攝8K的影片,不止要采購攝像機,還要對儲存、視頻處理設備等等進行全方位的升級。
即使影視公司進行了全方位的升級,如何才能讓觀眾看到這些影片呢?還會面臨著網絡帶寬不足的問題,即使對網絡進行升級,8K電視在發展初期價格居高不下,大眾消費者還是沒辦法享受到8K帶來的體驗。
而影視公司生產內容是以盈利為目的,其盈利主要來源于電影票房,所以他們的影片制作是以影院放映設備為主要參考的,而目前市面上的8K商用投影都寥寥無幾且價格高昂,加上電影院甚至連4K影廳都沒能普及,影視公司又怎么會愿意投入更多的成本去制作8K影片呢?
所以4K、8K生態的完善還是要看4K、8K影院的發展,即使市面上出現了8K電視,也會和4K電視一樣也會遇到內容荒的局面。況且,當分辨率達到一定程度時,我們需要的是更高的色彩還原度。追求畫面分辨率高,是為了在觀看時有著更好的沉浸感和臨場感,而當分辨率超出人眼極限的時候,色彩的真實程度、畫面的尺寸才會稱為影響體驗效果的重要因素。
由于技術的瓶頸,目前沒有一款顯示設備能夠完全覆蓋人眼所有的可見光,而且不同的顯示設備間的色彩也會發生一些變化,所以就有了色域制定的標準,不同的標準對于人眼可見光的覆蓋范圍也不同。
目前大多數傳統電視都還在沿用標準較老的REC.709,也就是說目前市面大多數液晶電視連電影的本身色彩都還原不出來,更不要說還原色彩的真實了。所以如今電視很大程度上需要提升的是色域標準,而不是分辨率了。這也就是為什么蘋果、索尼等品牌已經在談DCI-P3色域標準的原因,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帶來更真實的畫質,讓用戶獲得更具有沉浸感的體驗。
所以,8K還不會稱為2020年的主流,因為需要發展的地方很多,每一項新技術的廣泛應用,背后一定是眾多新技術的普及,這些新技術的發展,一定是相輔相成的。
5G加速8K電視產業發展是好事,盡管目前8K電視價格還是比較高昂,但在技術方面有所創新,產業鏈發展成熟成本下降后,就會迎來新的一波普及潮,就像當年4K電視普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