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折疊屏市場國產供應鏈取得突破 終端價格有望進一步下降

    折疊屏曾作為小眾的新興物種,在爭議中進化迭代,但隨著上游供應鏈的成熟,折疊屏開始出現行業性的拐點。

    截至目前,除了蘋果外,三星、華為、OPPO、榮耀、小米等主流安卓手機廠商均已進入折疊機市場,在手機市場整體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定位高端市場的折疊機成為廠商快速布局的細分賽道。

    調研機構DSCC預計,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折疊屏手機銷量將攀升至380萬臺,同比增長480%,環比增長215%,2022年折疊屏手機出貨量有望增長至1750萬臺。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1月10日,OPPO首款折疊屏手機OPPOFindN全網預約量破100萬臺,而此前發布的三星Z Flip3開售39天達到70萬部銷量。

    在機構看來,隨著安卓手機的集體入局,折疊屏產業鏈中如鉸鏈、UTG玻璃、液態金屬、MIM結構件以及屏幕等核心器件價格有望進一步下降,從而帶動折疊屏手機價格下探走向大眾市場。

    國產供應鏈取得突破

    1月10日晚間,榮耀發布其首款高端折疊旗艦榮耀Magic V,售價9999元起。在演講環節中,榮耀CEO趙明現場直接將萬元折疊屏手機摔到了地上,用以證明“多曲面納米微晶”外屏的抗摔性能。

    在當日晚間的一場采訪中,趙明對記者表示,自研技術上,榮耀在折疊屏上投入的研發經費極其巨大。“在去年年初,榮耀在供應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籌劃啟動折疊屏的開發工作。”

    記者查詢企查查APP信息發現,從去年年初開始,榮耀密集申請與折疊屏相關的專利,包括“基于可折疊屏的拍攝控制方法及電子設備”等。

    但除了廠商的自研技術外,折疊屏供應鏈中零部件良率的提升,以及相關物料成本的降低成為了此輪折疊屏手機市場爆發的關鍵。目前,賽德半導體、凱盛科技、惠晶顯示等廠商均在去年宣布了UTG玻璃項目的研發進展或計劃,京東方、維信諾則成為了國產折疊屏手機的屏幕主流供貨商。

    群智咨詢總經理李亞琴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長期來看,折疊屏是一個必然的大趨勢。不僅僅是折疊,智能終端的異形態,包括折疊(包括雙折、三折等)、卷曲、拉升等,將為成為未來OLED技術的必然方向。“對于京東方、天馬、TCL華星、維信諾等上游的面板廠而言,在柔性產能供應過剩的情況下,折疊產品意味著面板需求面積將越來越大,可以更好的幫助面板廠去化產能,因此各家規劃都較為積極。”

    此外,李亞琴認為,折疊屏幕的技術仍然依賴于供應商的解決方案及供應能力,近年國內在超薄玻璃方面的投資也在不斷加碼,隨著本土新增工廠的落地及量產,折疊屏的成本將快速下探。

    記者注意到,去年3月,國內新材料公司凱盛科技宣布增資約10.25億,用于建設UTG(超薄電子觸控玻璃)二期項目,規劃1500萬片/年的產能,長信科技也在此前公告中表示,UTG產能已經達到30萬/月。除上述三家外,國內包括惠晶顯示、國奧科技、沃格光電和美光學、蘇釧科技、東旭光電也對UTG玻璃產線進行了建設規劃。

    業內預估,國內UTG玻璃在2022年到2023年的年產能將在1.5億片以上。從替代性來看,下游終端廠商已經可以在折疊屏UTG玻璃、MIM組件及折疊屏轉軸領域中找到本土化替代品。

    安卓折疊機沖擊千萬量級市場

    從嘗鮮到主力,隨著產業鏈的逐漸成熟以及終端廠商的推動,安卓折疊屏手機市場正在打開,售價也不斷向萬元以下突破,從普遍1.5萬的價位檔,下探至7000元檔位。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對可折疊智能手機出貨量的預測,從全球市場來看,2021年可折疊手機出貨量約為900萬部,相比2020年增長超300%,三星以超過88%的市場份額占據主導地位,預計到2023年可折疊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將實現10倍的增長。

    從目前已經發布的折疊屏手機銷量來看,OPPO 的折疊機Find N首批貨為3萬臺,目前全網已售罄。此外,與其他旗艦高端手機相比,折疊屏在渠道的溢價能力已經開始顯現。

    記者注意到,Find N在二手交易平臺溢價金額為百元到千元不等,華為的Pocket貨源也較為緊張,而榮耀Magic V則已有商家提供“代拍”等服務。趙明表示,“發布會結束沒多久,已經收到無數的信息在我催貨(折疊),后面會加緊備貨。”

    OPPO高級副總裁劉作虎此前曾對記者表示,OPPO Find N的起售價在7699元,是希望折疊屏真正能從嘗鮮到常用。“這一款手機的研發經歷了四年六個版本,定價是希望降低折疊屏的使用門檻,供應鏈成長后也能帶動整個產業的良性循環。”

    劉作虎認為,近兩年,智能手機行業的發展和創新有一些放緩。如果可以真正突破屏幕尺寸的邊界,智能手機的使用效率和交互體驗將再次被顛覆。

    趙明則對記者表示,折疊產品是榮耀沖擊高端市場的戰略組成部分,做一款折疊屏,相當于要做一個系列的旗艦機的難度。“為什么還要做?因為折疊機代表著我們在一些基礎和體系化能力上的突破。這種突破對于榮耀下面進入一塊全新的領域有更大的幫助。相當于從0到1的問題解決了,從1到2、到3的問題就會變得輕松很多。”

    按照分析師的預測,今年折疊屏手機的價位就有可能打破5000元,并且成本還將持續下降。李亞琴認為,折疊屏手機經過了3年發展,正在推動上中游供應鏈的技術升級,通過市場化的迭代,來逐步推進材料等領域的更新,進而降低核心器件的成本,再反哺下游市場,推動市場爆發。

    但從目前折疊屏手機的發展來看,手機重量、電池續航、屏幕折痕、應用生態仍有缺點,手機廠商仍需要通過不斷的技術投入攻克市場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