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可潛入人腦 預測人類的真實偏好
來源:解放軍報
?
2022-03-18 15:54:51
受社會規范或其他因素限制,用戶在上網過程中可能不會輕易顯露自己的實際偏好。對于上網用戶的一些心思,當今算法是否能夠猜透?
近期,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和芬蘭的科研團隊公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算法可“潛入人腦”,預測人類的真實偏好。
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將腦電圖電極置于受測試者頭部,向其展示各種不同圖像。受測試者不需要做任何事情,由研究團隊使用機器學習模型,記錄其腦電波信號,通過這些數據區分受測試者看到不同照片時產生的不同反應。然后,他們將數據輸入算法系統,系統以此分析受測試者的審美傾向,生成其中意的圖像。結果顯示,這些圖像與受測試者的個人偏好匹配度超過80%。
研究人員表示,通過將計算機科學和認知神經科學相結合的方式展開試驗,能夠實現基于大腦反應的協同過濾,幫助人們透過各種顯性行為看到本質,了解受測試者“藏于心底”的潛意識態度,更加精準地分析其內心的真實想法。
通過腦機交互來分析人類腦電波,生成符合個人審美的圖像,研究的是人類的審美觀和對外界刺激的一種心理特性,同時也說明算法學習理解人類主觀意識偏好是可行的。
專家解釋說:“腦電波信號是一種亟待開發的信息寶庫。長遠來看,這種方法可為人們提供更多有關自身喜好的微妙信息。比如可用它來解讀一個人喜歡某些歌曲的根本原因——可能與歌曲旋律所喚起的情緒有關。”
由于大腦是人體最重要、最復雜的器官,該技術研究的困難程度不言而喻。因此,目前這種算法還無法大規模使用。不過,算法技術的發展已叩響腦機交互的大門,未來,科學家們或將充分利用該技術,在研究人類感知和決策等方面大有作為。
正如該研究報告第一作者所說:“我們的研究是朝著‘心智計算’時代邁出的重要一步。在這個時代,用戶能夠使用腦機接口,獲得有關自己的獨特信息,從而更好地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