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京東二季度凈利潤達36億元 活躍用戶數增速待破局

    京東持續數月的組織架構調整趨于穩定后,需要向外界乃至資本市場上交一份安定人心的財報。8月13日,京東集團發布了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2019財年二季度業績。財報顯示,京東二季度凈營收增速仍在小幅下滑,但凈利潤則同比增長644%達到了36億元。眾多財務數據中,一直處于風口浪尖的物流業務無疑是焦點,當前京東物流的成本開始下降,履約費用率從去年同期的6.7%下降至6.1%。如今,隨著眾多基礎設施逐漸完善,如何讓活躍用戶數的增長回到原有軌跡,自然是京東的思考方向。

    凈利潤達36億元

    一份財報足以將京東從云霧中拉出。根據京東剛剛上交的2019財年二季度財報顯示,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GAAP)與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均實現盈利。其中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6億元,同比增長644%,優于市場預期的5925萬元虧損。上一季度同比增長352.08%的凈利潤數據讓京東承接行業贊譽,本季度超預期的增速或許正釋放著京東重回正軌的信號。

    凈利潤高速增長讓京東贏得鮮花與掌聲,但營收增速持續小幅下滑依舊為財報蒙上了一層陰影。財報顯示,京東二季度實現凈營收1503億元,同比增長22.9%,高于市場預期的1474.94億元。營收增速與2018年同期的31.2%相比,尚處于下滑態勢。

    不可否認的是,京東凈營收正加速脫離增速下滑的困境,從過去四個季度的財報數據來看,京東凈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25.1%、22.4%、20.9%與22.9%,基本保持著穩步回升的狀態。

    此外,本季度京東凈服務收入達到168億元,同比增長42%,占凈收入的比重進一步提升到11.2%,但其增速同樣弱于2018年二季度。2018年二季度,京東凈服務收入為118億元,同比增長51%,高于本季度9個百分點。作為收入另一個構成的商品銷售,在本季度財報中凈商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 20.8%,略微高于去年同期1個百分點。

    京東預計今年三季度凈營收介于1260億-1300億元之間,同比增長約20%-24%。

    物流履約成本再降

    在京東持續扭虧為盈的過程中,相應的投入占比有所縮減。2019年二季度,京東毛利率由2018年二季度的13.5%提高到了14.72%。營收成本、履約成本、市場營銷費用占總體營收的比重分別為85.28%、6.09%、3.74%,與去年同期對應數據相比均有所下降。

    分析認為,2019年上半年,京東完成了一系列的組織架構調整,明確自身定位于“以零售為基礎的技術和服務企業”,將可盈利、可持續作為業務梳理和新業務拓展的價值導向。從成本結構上看,京東大刀闊斧的改革在“節流”層面是有一定成效的。

    與運營成本中的營收成本、履約成本、市場營銷費用占比在縮小不同,京東技術研發投入仍在上升。財報顯示,2019財年二季度,技術研發投入達到37.26億元,占總營收的2.48%,與去年同期的2.27%相比有所增加。

    如果將京東技術研發投入放到年報中,其增長速度更加不可忽視。2018年,京東用于技術研發上的投入達到了121億元,同比增幅82.6%。2017年,技術研發上投入從上2016年的45億元大幅增加到67億元,增速為49.4%。在京東不斷優化結構的過程中,無論是單季度還是全年的技術投入均在大幅增長。

    當技術成為京東下一個12年的護城河時,物流作為當下的護城河開始顯現成效。從財報透露的更細微數據來看,京東物流履約成本正不斷降低。本季度,第三方物流訂單的迅猛增長帶動了履約效率進一步提升,履約費用率下降至6.1%。對比2016年的8.1%、2017年的7.1%、2018年的6.9%近三年的財報數據可以看出,履約費用率在持續走低。

    與此同時,在凈服務收入中,物流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長98%,這得益于第三方物流訂單快速增長。向第三方開放2年有余的京東物流,已經需要向京東甚至是資本市場上交考核成績單。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在電話會議上強調,京東物流會確保今年經營利潤率好于去年。

    在今年的“6·18”期間,京東物流智能倉處理單量同比增長達99%,盡管訂單量暴增,但京東物流倉配一體服務訂單中當日達和次日達的占比仍超過91%。截至2019年6月30日,京東運營約600個倉庫。若包括約250萬平方米的云倉面積在內,倉儲總面積超過1500萬平方米。

    活躍用戶數增速待破局

    當京東搭建的技術設施日漸完善且各項財報數據頗為亮眼時,改善能夠反映電商企業活躍程度的活躍用戶數依舊是重中之重。京東活躍用戶數在2018年三季度出現首次下降后,一直在緩慢回升。

    財報顯示,2019財年二季度,京東的月活躍用戶數量環比增長1080萬,在過去12個月里月活躍用戶數量達3.213億,但值得注意的是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速為2.39%是歷史新低。可見,短期內,京東的活躍用戶數在逐步回升,但增長依舊乏力。

    當前,京東與騰訊的合作正逐漸進入深水區,對用戶的刺激程度也是外界的期待點。在京東財報電話會議上,京東零售子集團輪值CEO徐雷解釋稱,京東在持續改善用戶體驗,本年度發展低線用戶是京東的布局重點,而老用戶的持續性復購率也在增加。“京東不會通過補貼等方式,獲得短暫的用戶增加。”

    徐雷透露,今年10月1日,京東與騰訊會一同升級微信一級入口的資源,針對微信生態搭建更完整的商品架構,京東會為此增加針對女性和低線市場的商品,并利用低扣點的方式吸引商家入駐。徐雷坦言,此前,京東并沒有找到適合低線城市的貨品,原有商品更符合一、二線城市的用戶;未來京東會在貨品上進行改善,通過進駐產業帶與制造商實現包銷,或者是生產復合京東低線城市用戶的合作款。“目前,3-6線的低線市場用戶的復購率高于一、二線城市。北京商報記者 趙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