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滴滴加快了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圈地運動

    雖然滴滴順風車的重啟還沒有具體時間表,但對這家出行巨頭而言,尋找網約車之外的第二條路變得越來越清晰。以小桔車服為業務基調,滴滴加快了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圈地運動。7月4日,滴滴與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南方電網成立合資公司,瞄準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開拓新能源汽車銷售、租賃以及相關產業業務。

    對于此次舉措,滴滴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合資公司選址在海口市。但是,關于在新能源領域加深布局等具體細節,卻未給予更多透露。

    據悉,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海南省政府出資的國有獨資公司,是海南省交通建設的重要投融資平臺;南方電網已累計投資31億元建設充電樁2.3萬個,覆蓋粵港澳大灣區、海南環島和五省區主要城市。

    合作協議顯示,三方將利用各自的資源優勢,為合資公司的場站建設用地、充電樁的建設維護、充電車輛引流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小桔充電作為滴滴旗下車主服務品牌小桔車服的重要業務,將對接滴滴數十萬新能源車的規模優勢,用技術和運營手段提高合資公司范圍內充電樁的運營效率。

    滴滴內部人士透露,選擇這里具備政策優勢。海南省是全國首個明確提出禁售燃油車時間表的省份,計劃于2030年前實現全島覆蓋新能源汽車。不久前,滴滴剛與南方電網旗下的南網電動平臺達成合作,小桔充電將接入南網電動平臺(小南充電、粵易充、度度充等)近10萬個充電樁,進行雙平臺運營。

    車未動,樁先行?實際上,滴滴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布局,胃口要大得多。今年1月28日,滴滴和北汽的合作在資本層面落地,北汽新能源與小桔車服共同出資成立“京桔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滴滴持股67%,北汽新能源持股33%。該公司將在新能源汽車運營、大數據應用、出行服務、網約定制車、充換電等領域探索布局。

    類似的故事發生在滴滴和大眾身上,雙方成立的合資公司上海桔眾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底曝光,也瞄準了新能源領域,初步規劃是10萬輛以上的新能源共享出行車隊。此外,滴滴與廣汽、東風日產、豐田等車企明確或傳出了合作意向。

    密集的動作早有征兆。2018年4月,滴滴與北汽、一汽、廣汽、比亞迪、車和家等31家汽車產業鏈企業成立 “洪流聯盟”,共建汽車運營商平臺。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表示,未來十年,滴滴平臺將在全球范圍內服務20億用戶,滿足用戶50%的出行需求,并推廣超過1000萬輛共享新能源汽車。

    不過,“洪流聯盟”發布之后,滴滴很快陷入順風車危機,在核心業務網約車層面一直處于安全整改姿態,這也反向刺激了滴滴新能源領域的提速和開放。智察大數據分析師劉大偉指出,滴滴以往志在一站式出行平臺,掌控權在自己手里,但順風車出事之后,滴滴對第三方的態度更為友善。

    6月26日,廣汽旗下的共享出行平臺如祺出行在廣州部分區域上線運行,計劃一年內開拓5個城市,投放1萬輛新能源車。值得注意的是,滴滴也是如祺出行的股東,并將在App上以聚合模式接入這一車企主導的產品。

    劉大偉強調,“順風車事件,象征了網約車傳統模式的政策收緊,持續結盟第三方,在新能源領域展開布局,表明滴滴在找車,更在找第二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