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道:科創板投行江湖:民生、國元排名下滑,“三中一華一海”格局穩固
科創板推出至今已三年有余。根據上交所數據,截至10月11日,科創板企業數量已經達到474家,平均市盈率41.98倍,總市值5.31萬億。科創板的快速發展為券商投行提供了新的業務收入。
實際上,一些券商早已將科創板作為重點打造項目,集全力發掘科創板業務。這一領域競爭愈發激烈,但是,行業格局卻并未有太大改變。
(資料圖)
根據Wind(萬得)數據統計,自科創板業務推出以來,“三中一華一海”(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華泰聯合與海通證券)在承銷保薦數量上一直穩居前列。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9日,今年以來一共有109家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前十家券商投行保薦的項目占比超過八成。科創板項目的承銷保薦收入上,海通證券以17.01億元的收入居首。
前十家投行保薦項目超八成
自科創板推出以來,“三中一華一海”五家券商投行基本穩居科創板IPO承銷保薦排行前五名。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華泰聯合科創板保薦項目數量分列前五名。這五家投行共計保薦項目數68家,占比達到了60%。其中,中信證券以19家位居首位,緊隨其后的是海通證券15家,中信建投13家,中金公司13家,而華泰聯合證券為8家。
保薦項目數排名第六至第十的投行分別是國泰君安、民生證券、申萬宏源承銷保薦、東方投行、國信證券,保薦項目分別為7、5、4、3、3個。前十家投行累計保薦了90單項目,占比超過80%。
海通證券投行在科創板方面近兩年表現十分出色。2020年,海通投行科創板項目數量行業排名第五,2021年上升至第二。今年截至9月29日,海通證券以15家保薦項目數量再度位居第二。
今年以來表現最為突出的當屬東方證券投行。Wind數據顯示,東方證券在2021年科創板IPO項目排名是第20名,今年上升到第9名。半年報顯示,東方證券上半年投行業務收入增長20.57%,是唯一實現收入增長的業務領域。
國信證券、申萬宏源去年的排名分別是第16名與第12名,在今年雙雙沖進前十,分別位列第十與第八名。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兩年作為黑馬的民生證券投行在今年的保薦排名中已經從去年的第五名下滑至第七名。
這或和民生證券董事長馮鶴年被調查一事有關。在今年6月,山東證監局原黨委書記、局長馮鶴年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民生投行曾在馮鶴年的帶領下異軍突起,作為一家中小券商,其投行排名卻躍居行業前十。2021年,民生證券科創板保薦項目數量排名曾一度沖進前五。
國元證券排名下滑亦十分嚴重。國元證券科創板IPO數量排名在2021年是第10名,但是今年以來已經下滑至第16名。
事實上,國元證券近幾年的投行業務在不斷擴充,投行業務人員由2019年的260人增至2021年底的354人。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國元證券保薦的項目在上市后大多業績出現下滑。
今年6月,因未能及時派遣足夠的項目人員履行盡職盡責調查及申報程序,在長達一年輔導后,國元證券失去了陀曼智能的科創板IPO保薦業務。此外,國元證券因保薦業務盡職履責不到位已多次領取罰單。
海通證券承銷保薦收入領跑
截至9月29日,今年券商共服務企業完成科創板IPO募集資金總額為1959.16億元。從募資總額來看,中信證券依然是領跑者,募集資金共計462.35億元。而東海證券、光大證券和招商證券雖然在保薦家數排名上未進入前十,卻均以超過50億元的募集資金進入募資總額排名前十。
從科創板承銷保薦費用來看,26家券商累計實現承銷保薦收入100.82億元,已經達到了去年整年34家券商承銷保薦收入的92%。在所有科創板承銷保薦收入中,前5家投行累計實現承銷保薦收入65.11億元,占比64.6%;前10家投行累計實現承銷保薦收入83.54億元,占比82.9%。
其中,海通證券拔得頭籌,實現承銷保薦收入17.01億元,成為了在科創板承銷保薦方面最賺錢的投行。緊隨其后的是中信證券,實現承銷保薦收入16.51億元。除此之外,中信建投證券和中金公司的收入均超過10億元,分別為11.89億元和11.79億元。
去年進入全年度科創板承銷保薦費用排名前十的國元證券和招商證券,今年略顯乏力,分別暫列16名和14名。
注冊制改革下,券商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新股定價、信息披露以及承銷能力等方面都對券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券商們面臨的不僅是機遇還有挑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讀數一幟”(ID:dushuyizhi007),作者:張欣培 成梓琢,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