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報道:嘗試了 6 款 App 的青少年模式,抖音做得最好,網易云適合成年人
作為一名年近 30 的大齡未婚青少年,本以為今生不會再與「青少年模式」結緣,但每一款常用 app,都會在每日第一次登錄時,問我一句「你是青少年嗎?」
在昨天(6 月 27 日)更新的微信 for Android 8.0.23 版本中,對青少年模式進行了升級,增加了支付限額功能。這就讓我產生了好奇:相比游戲限時限消費,常用 app 的青少年模式又是什么樣的呢?
青少年模式,夠青少年么?
雖然每天都能看見,但青少年模式的存在感真的很低。不用等待 5 秒才能關閉,不用在頁面中尋找「跳過」按鈕,也不用擔心手滑后誤入青少年模式。只需在界面外任何地方點一下,就能進入 app 了。
(資料圖片)
作為對比,《嗶哩嗶哩》讓我開啟通知的彈窗,不點擊右上角的「x」是肯定管不掉的。
這樣的設計對想要進入青少年模式的未成年人可太不友好了,好在 app 的設置里有入口。同樣以《嗶哩嗶哩》為例,在「我的>青少年守護>青少年模式」里,就能主動開啟。
不過,我想可能沒人會主動進入青少年模式。那么,如果我是一個三年級孩子的家長,想讓孩子用我為他申請的賬號使用各類 app,青少年模式能讓我放心么?
我選擇了日常使用比較多的視頻、短視頻、音樂 app,用一個新號碼注冊賬號后,進入青少年模式,交給我那個叛逆的三年級小朋友,看看他會怎么使用這些 app。
大致看看,就會發現青少年模式的幾個特點:限制消費,限制使用時長,限制可觀看內容。
在具體對比之前,我要聲明一下,除了《嗶哩嗶哩》,其他幾款 app 我幾乎沒有使用過,可能會出現一些老用戶并不會看到的簽到彈窗、新人引導。
好了,讓我們開始吧。
《快手》的青少年模式保留了首頁、推薦和幾乎不能進行任何設置的「我」,內容方面也很有趣味性,涉及了科普、設計、旅游等方面。同時,也可以在右上角添加年齡,即便選擇了「不限制年齡」,內容也是針對優化的。
不過,像領取福利之類的彈窗依然存在。
▲ 青少年模式(右)似乎「賺」得更多一些
《網易云音樂》的青少年模式沒有重新設計界面,直接禁用了播客、關注和云村,歌都能聽,而且,似乎還沒有廣告。如果你像我一樣就想聽聽歌,打開青少年模式是個不錯的選擇。
《嗶哩嗶哩》同樣對內容進行了優化,雖然保留了直播入口,但沒有匹配到相關內容。同時,彈幕、投幣、點贊等 B 站特色功能也消失了。
相比《網易云音樂》的潦草交卷,《QQ 音樂》的青少年模式則有些過分認真,幾乎把內容覆蓋的年齡限制在了 6 歲。只剩下了動畫主題曲、故事播客以及一些針對學齡前甚至嬰幼兒的搖籃曲、胎教音樂。
不對,胎教音樂針對的,甚至不是嬰幼兒。
《愛奇藝》和《QQ 音樂》類似,一眼望去只有動畫,不過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來設定內容,下拉還是能看到適合青少年的電影和綜藝。
在我體驗的這幾款 app 中,《抖音》是針對青少年模式優化最多的 app。在首頁,《抖音》刪除了本地和商城,你可以看到的內容,只有抖音推薦的和自己關注的。原本的「朋友」頁面被「發現」替換,在這里,包括云逛館、十萬分好奇、放映廳、動畫城等 20 余種分類,內容很豐富。
相比其他視頻類 app 限定 40 分鐘,《抖音》也更加靈活,除了提供 10、20 分鐘等更嚴格的限制,還給孩子提供了向家長申請更長時間的選項。
通過這幾款熱門 app,我們可以總結出青少年模式普遍存在的三大問題:內容缺失、功能簡陋以及設計敷衍。
首先是內容,雖然關于青少年的年齡有不同的劃分方式,「青少年模式」針對的也是全部未成年人,但一些平臺的青少年模式,全是幼兒、嬰幼兒甚至胎教內容,滿足規定,不滿足需求。
其次是功能,除了《抖音》和《網易云音樂》,其他幾款 app 均未提供搜索功能,內容都靠算法推薦,想看喜歡的得靠碰運氣,體驗很差。
最后就是設計,前有《網易云音樂》直接刪除頁面,后有《愛奇藝》可以設置 1970 年出生的大兒童。在設計優化上,青少年模式大多也不夠精致。
當然,這些問題雖然普遍存在,但不能否認所有青少年模式,比如在前文中提到的《抖音》,在內容、功能上,確實下了不少功夫。
叛逆時間,我想在青少年模式找點不青少年的
相比普通模式內容和功能上的「豐富多彩」,青少年模式確實相對寡淡一些。那我,可以在青少年模式,找到一些不那么適合青少年的東西嗎?
除了內容,《快手》的青少年模式還一并取消了評論區、消息以及發布功能。點擊進入創作者首頁,也無法和創作者進行私信交流。在這里你能做的事情,只有看和點贊。
▲右為青少年模式
《網易云音樂》的青少年模式,雖然不能聽播客、看云村,會員聽歌需要黑膠 VIP,但基本體驗與普通版沒有差別。
▲右為青少年模式
但是,因為青少年模式的存在,搜索功能不會顯示「綜合」外的任何內容,準備進行數字專輯購買,也會出現彈出「青少年模式已開啟,無法購買」的提示。不過,想充值會員又是可以的。
▲嘗試充值黑膠 VIP
▲嘗試購買數字專輯
而且,評論功能和聊天界面并未刪除,也就是說,如果有人想通過私信的方式聯系你,讓你看些不適合的內容,完全可以做到。
相比《網易云音樂》的豐富多彩,《QQ 音樂》就是個寶寶版,音頻基本停留在 0~6 歲,甚至還有胎教內容,整體來看適合媽媽,而不是孩子。別說想聽「不青年」的,青年的你也聽不到。
《嗶哩嗶哩》和《愛奇藝》的青少年模式類似,都是推薦了一些視頻給你看,不能搜索,沒有評論和彈幕。相比起來,《嗶哩嗶哩》的內容似乎能覆蓋更廣的青少年群體,而愛奇藝感覺更適合小學生(12 歲以前)。
前面說到,《抖音》的青少年模式是最豐富的,有搜索功能的它,似乎也為我脫離「青少年」限制提供了可能性。我搜索了「王者榮耀」、「小姐姐」、「舞蹈」等多個關鍵詞,并與普通模式進行對比,具體結論,大家就在圖中查看吧。
▲搜索「王者榮耀」關鍵詞,右為青少年模式
▲搜索「小姐姐」關鍵詞,右為青少年模式
▲搜索「舞蹈」關鍵詞,右為青少年模式
《抖音》的青少年模式也沒有評論區和私信功能,基本杜絕了和用戶的交流,想看點「好康的」,同樣不可能。
幾款 app 都是需要輸入 4 位密碼才能退出青少年模式,如果忘記了密碼,就得驗證身份證信息。那么,我可以通過窮舉的方式退出青少年模式嗎?在這六款 app 里,《抖音》每日只能輸入 5 次密碼,其他 app 并沒有輸入次數的限制,所以,只要孩子夠有毅力,也能鐵杵磨成針,離開青少年模式。
我們還嘗試卸載幾款軟件,再下載登錄,看看能不能脫離青少年模式。其中《快手》《網易云音樂》《嗶哩嗶哩》和《抖音》均在未登錄前就識別了卸載前的狀態,并進入青少年模式。而《愛奇藝》和《QQ 音樂》,即使登錄了賬號,依然會進入普通模式。
在我看來,內容和設計之外,青少年模式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以及體驗時的流暢性也同樣重要。首先是保護,毫無疑問,《抖音》又是做得最好的那一個,而內容略顯敷衍的《愛奇藝》和《QQ 音樂》,在保護上同樣差了一些。
體驗的流暢性主要表現在使用時是否會出現「當前功能需要關閉青少年模式」界面,雖然不是什么問題,但這種直接堵住的做法,確實有些草率。
《嗶哩嗶哩》和《網易云音樂》有這個問題,但《網易云音樂》是最差的。它只是粗暴地對功能進行了切割,未成年人不能聽播客?我把播客頁面隱藏了;未成年人不能看云村,我也把它隱藏了;未成年人不能付費?那我就把付費跳轉的鏈接隱藏了。
在我重新卸載準備登錄《網易云音樂》的時候,也出現了問題。因為青少年模式的緣故,必須輸入密碼才能登錄。我覺著吧,孩子只是犯了一個小錯誤,不至于卸載了軟件,還得拿著手機去找爸媽認錯輸入密碼后,才能繼續使用。
▲誰還沒犯過錯呢?
相比《網易云音樂》,只在直播頁面顯示「沒有匹配內容」的《嗶哩嗶哩》不值一提,但熟悉 B 站的朋友都知道,想要成為 B 站正式會員,要答一些題目,有些題目需要你判斷彈幕是否合規。
如果你在青少年模式里答題,就會發現「點擊查看來源視頻」的鏈接,是點不開的。
▲青少年怎么能成為 B 站正式會員呢(笑)?
在所有測試結束后,趁著更新,我們順便體驗了下微信 for Android 的青少年模式。
作為一個集合了社交、搜索、視頻、直播、游戲、購物等多種功能的大型 app,微信的青少年模式關閉了直播(微信豆)、看一看、搜一搜、游戲、附近、搖一搖、購物,甚至表情sou功能。只有公眾號、小程序可以選擇訪問范圍(已關注的、全部),視頻號可以選擇青少年內容(或者不能看),支付方面可以限制額度。
如果在青少年模式收到了非關注公眾號的內容,會跳轉到「該功能受限制,不可訪問」的界面,可驗證密碼(四位)或者向監護人申請。
不過,在好友發來直播、未關注視頻號內容時,依然可以打開播放,但無法進行評論以及打賞操作。
從內容、體驗到未成年人保護,《抖音》確實是做得最出色的那一個。
總結
2019 年 3 月,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牽頭上線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以非強制使用的形式,對未成年人使用 app 的時長、功能和瀏覽內容進行規范。40 分鐘的使用時長、4 位密碼、不允許涉及或不涉及金錢的用戶間、用戶與創作者間交流,幾乎成為了青少年模式的標配。
不過,未成年的十余年,是人格養成、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從三兩歲的逆反,到十來歲的「中二病」,每個階段都需要精細又有針對性的引導。我們看到,一些 app 的青少年模式有關于年齡和性別的設置,但也有 app 一刀切的把內容限制在 6 歲以內:雖然不知道邊界在哪里,但我知道 6 歲肯定不會錯。
可做好和不做錯,相隔著千萬里。
今年(2022 年)5 月,中央人民辦、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關于規范網絡直播打賞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意見》,對青少年模式進行進一步優化,持續增加適合未成年人的直播內容供給,《嗶哩嗶哩》的直播區,應該快要更新了。
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中,青少年模式正在逐步完善。只不過相比長輩模式的建設,青少年模式更加任重道遠。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PPSO”(ID:appsolution),作者:陸新宇,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