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裁員的雨淋濕互聯網人
自2021年7月起,20萬員工主動或被動離開了互聯網大廠。他們中的大多數,是一線城市“985”“211”大學畢業生,雖然自嘲996為打工人、大廠螺絲釘,但內心非常清楚大廠完善的薪資福利待遇及晉升體系在招聘市場甚至婚戀市場的高價值,他們曾以公司為傲、在與親人、朋友的溝通中,積極分享自己“自我實現”的喜悅,他們也真的相信過“人員正常優化”的說法,在一輪輪的裁員中對末位淘汰習以為常,對消失的同事麻木,直到自己也身處風暴中心。
他們可能是企業眼中10%到20%的數字,也是一個個具體的人,他們需要還房貸、養家糊口,憤怒、悲傷、焦慮等情緒發酵前,去哪兒討飯吃的問題壓倒了一切,他們為生活拉下臉面,只是想去保住現有的生活狀態。
他們多生于80、90年代,是見證互聯網長大的一代人,他們大多數甚至沒有聽過,在互聯網騰飛的幾年前,一代人是如何從下崗潮的陣痛中走出。他們才明白,為什么宇宙的盡頭是體制,為什么父母要逼自己靠公、考研、考招教,為什么父母希望他們考上大學后有一份穩定、旱澇保收的工作。
歷史的車輪總是這樣滾滾向前,更新一個個時代,每個人的生活都要繼續。
魔咒:無限墜落
大裁員潮,正在從頭部互聯網大廠向下傳導。
4月18日,等了一周的周碩終于在周一收到了小紅書HR的面試反饋,三面已經通過,正在推進終面。懸在心中的石頭還沒來得及放下,周碩便收到了在小紅書工作的同學微信,“確切消息,我司也要裁員了,HC(Head Count)估計要鎖,你可能得有個心理準備。”
周碩其實很清楚他同學說的很可能是真的,但他期待轉機。接下來的一周,周碩問了HR很多次,小紅書的HR從始至終不承認HC鎖了,先是不回復,然后是找一些借口推遲下一輪面試,最后直接以不符合招聘要求、面試沒通過,結束了談話。
周五,同學給周碩發來了小紅書裁員的相關報道,報道稱裁員比例20%,周碩同學所在的產研部門受影響較小,但據他了解,此次的裁員和往年優化的力度并不在一個量級。
同學安慰說,是小紅書沒這個福分,但周碩心里很清楚,即使已經降低了預期,他可能也很難再找到一個滿意的工作了。已經找了3個月工作的周碩,已經不記得他這些天經歷了多少次類似的事。4月24日,周碩另一個互聯網中廠的面試也無疾而終了。
“麻了真的,面誰誰鎖HC,面哪家哪家裁員,我都懷疑我被下了咒語。”
先是美團,多位面試官在面試的過程中多次表示他的經歷和能力和崗位非常匹配,希望他能盡快入職,面試過程中,還出現多個部門搶人的情況。但不久便出現了美團鎖HC、裁員的傳言。當時,周碩向還在美團的朋友打聽是否屬實,沒得到確切答復,負責招聘周碩的HR否認了鎖HC的說法,但原本講好的下一輪面試,再也沒了聲音。
阿里和騰訊也是。這兩家本是周碩的第一選擇。國內top本碩,5年互聯網大廠經驗,本該是頭部大廠招聘最喜歡的人才,他的研究生同學、業內好友很多人也都有類似的想法,以中廠為跳板,最終進入互聯網天花板。但現在,連他們都開始了裁員。
面試總是以各種奇怪的理由終止,而這在他以往的面試中從來出現過。
“之前對獵頭愛理不理,現在發現全都高攀不起”,從只看好友內推崗位,到接受大廠HR面試,再到主動尋找、全盤接受所有面試機會,只用了2個月,但即使相比原單位明顯的低就,也沒能讓他得到合適的機會。
周碩隱約感覺到,似乎自己的命運被改寫了,轉折點不在被裁員當日,而是過去某個春風得意的下午,從高薪入職某大廠被視為第二曲線的業務那天起,命運在那時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吃相:最后的體面
裁員降臨時,賠償金是最后的安慰。
周碩有兩位同學在百度工作,他原本可以找這兩位朋友內推,但沒有做任何行動。
一方面是,這兩位同學進入百度后均加班嚴重,其中一位同學李華稱,經常被老板PUA,很痛苦,另一位除夕夜還在公司加班;另一方面是,被“百度暴力裁員”事件嚇退。周碩當時和李華還因該事件發生過一次激烈爭吵,對裁員感同身受的周碩,能理解那個崩潰吶喊的百度員工,即使已經有裁員預期,談完賠償之后他的情緒還是時好時壞,但李華當時無法理解。
李華是周碩的本科同學,英國海歸、金融、英語雙學位,漂亮、勤奮、聰慧,在他的記憶里,李華從回國起就是各大互聯網公司爭搶的香餑餑。5年前,李華拒絕了能落戶的央企橄欖枝,進入了西二旗某廠,又在高薪的誘惑下,去了某在線教育公司,再后來,去了百度。
在她認知里,百度開除的大多是有過部分違規的,即使裁員,大廠不會吝嗇于這點賠償。但現實很快教育了她,4月23日,李華被百度裁員。
當日下午,她被上級叫到辦公室,親身體會到了什么叫看人下菜,按鬧分配。
N+1,或提前30天通知last day,補償N,原本兩個方案、一紙協議就能好聚好散,但HR的“捏軟柿子”策略撕破了最后一絲體面。
先勸退,逼員工主動提離職,看員工態度強硬、懂法律條款,才提N+1,至于年假、社保、股票能不給就不給,甚至于“1”,也有辦法少給。
不同的賠償標準可以留出充足的操作空間,軟柿子有可能在壓力下主動離職,放棄績效申訴,放棄對年終獎的執著,簽下放棄申訴的不平等協議。給員工少發的每一分錢,都是HR為公司節省的成本。
她終于理解了,這么多大廠都在裁員,為何偏偏只有百度,形成了超2700人的裁員聯盟,她剛經歷的事情,在這個2700多人的百度裁員群里被復制了無數次,試用期、應屆生、創新業務部門成為重災區。
“百度暴力裁員”當事人的情緒也是這樣被點燃,從被建議“出去看看機會”,再到被建議春節前離職,經歷了非常漫長的溝通過程,最終也未達成一致。據多名百度離職員工介紹,變量其實不在員工,而在公司過于靈活。
目前,他們已在走集體仲裁。
潛伏:暗處的窺視
沒有一個HR最初對這份職業的期待是“損人利已”,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是他們最直觀且隱秘的感受。
這周剛被西二旗某廠裁員的秦浩記得,溝通裁員那天,那個跟他一起工作、一起吃飯、一起運動的HR好兄弟,突然就代表公司和他談判。
在與秦浩溝通的過程中,HR最先聊起的就是他不知道善后事宜做完,裁員會不會輪到自己。
先動之以情,強調自己屬于“打工人”陣營,穩住被裁員工情緒;再談公司在困境中有多仗義,把法律中N+1的最低要求,包裝成是公司的恩惠;接著恩威并施,指出員工工作上存在某某問題,公司本可以不給賠償解除合同,但公司不這樣做,還愿意好聚好散,不要不識抬舉。
三套話術下來,秦浩對公司感恩戴德,立刻簽了離職協議。事后秦浩翻看那份明顯不平等的協議,總覺得哪里不對。
秦浩擔心協議里有坑,就加了一些公司裁員群,卻無意在群里發現了一個臥底。這個臥底剛好是當初招自己進來的HR,“臥底”目前仍在職,也還不知曉得秦浩已經離職。
秦浩記得這位HR在招自己進來的時候給予的善意與幫助,在以往的溝通中,他們的關系一直十分融洽,這位HR在去年已經經歷過一輪風暴,從在線教育行業轉來,上有父母下有幼子,秦浩發自內心希望他可以保住工作。
“臥底”告訴他,他們公司目前還沒裁到HR,但2022年春節以后,該廠基本沒有招聘需求,以防萬一,有個離職群還能互相內推。
但秦浩十分清楚地記得,這幾個月他明明在內網看到了很多HR發布的招聘需求,他還曾幫2個朋友內推。那兩位朋友當時都聊了很久,但沒有通過公司面試,最終一個去了字節跳動做產品,一個去了騰訊。
秦浩想起,類似的事情其實在自己身上也發生過。字節官宣裁員前他也面試過一次,當時字節的HR否認了裁員的傳言,那次面試完全不像面試,更像是在挖商業機密,面試官沒有透露姓名,問了很多他覺得是原公司機密的問題。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經歷讓他覺得過于巧合,和HR談完離職不到20分鐘,他就接到了美團HR的面試邀請電話,電話中HR一直在打聽現公司情況,但卻拿不出任何崗位需求。
更多的“臥底”潛伏在暗處,窺視著已離職員工下一步的動向,也順便窺視其他大廠的“秘密”。
光環:祛魅
他們成為了互聯網轉型需要犧牲的代價。被奪走的不僅僅是工作,還有他們的安全感,以及他們對未來的信心。
被裁的職場新人在公司內網控訴,懷疑自己在春招、秋招中進入互聯網大廠的選擇,他們了解到自己在裁員名單里的高性價比,以及失去應屆生的身份對他們意味著什么。危機感較強的應屆生也開始潛伏在各大廠的群里,提前學習被裁后如何維權。
還在試用期的員工也有同樣的焦慮,但他們學習后發現,公司要付出的成本如此之低,自己要付出的代價如此之高,但除了引頸受戮,他們也不敢輕易換工作。
“若對他人的命運一無所知,如何知道自己的位置”,大寶被互聯網大廠持續上演的真實恐怖故事影響了情緒,前段時間,他在公司的另一位好朋友,曾拒絕其他公司挖角,想陪公司共度危難的一名員工也進入裁員名單,他為朋友對公司的忠誠覺得可悲。
大寶提供了另一種思路,“裁員未必能留住最有價值的人,領導留下的人,是對自己有利,還是對公司有利,這值得思考”,此前,他在公司討論區聽過太多領導借裁員消除異己的故事,他覺得自己并非“嫡系”,便在年末聽到裁員風聲便提前看了工作,但他期待的裁員卻一直未降臨,原因是他所在部門的部門不在裁員名單。
大寶所在部門,是該廠唯一未受裁員風暴波及的部門,他所在的業務線被視為公司的新希望,但他從其他被裁同事的經歷中看到了自己的命運,那個無聲無息裁掉幾萬人的部門,也曾承載公司增長的希望。他不想成為不計代價的中的“代價”,不想成為下一塊用完就扔的人肉電池。
最近,他逆流回了某在線教育公司,對方給他增加了50%的漲幅。
“在35歲到來之前,能多攢一點是一點。”大寶覺得,股票、期權這些東西對他幾乎喪失了吸引力,只有到手的現金能增添安全感。
周碩、李華、秦浩仍在積極地找工作,周碩決定離開北京,換一個城市生活。凌晨,未眠的周碩發了一條朋友圈,內容引用了鳳姐下面這段話。
“我目睹過我的同齡人怎樣在生活的底層掙扎,目睹過他們從社會驕子的高空摔到殘忍的現實后的疲憊和無奈。我明白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并非所有人都渴望過上刺激而又風雨飄搖的生活,并非所有人都渴望建功立業。更多時候,他們內心只有一個小小的心愿:希望有一個小小的角落能夠容下他們過上一種安定的生活。我對他們這種卑微的心愿充滿了敬畏。”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鳳凰網科技”(ID:ifeng_tech),作者:季倩,編輯:于浩,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