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蘋果豪橫「撒幣」20萬美元留人:防止Meta等元宇宙新貴挖墻腳

    老板只會畫大餅留員工?最近蘋果再次大手筆,面向頂級軟硬件工

    程師狂撒20萬美元,只求員工不要跳槽。

    二十一世紀什么最貴?人才!

    一家公司想要長盛不衰,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不斷制造革新產品,并提供優質的服務,而這一切,都依賴于人才。

    就蘋果公司而言,想要維持自己的統治地位,就必須不斷吸收一流的人才才行。

    但光給員工畫大餅沒用,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money!

    繼去年12月蘋果公司剛大規模「撒幣」后,不到半年時間,蘋果再次拿出激勵計劃,被選定的硬件和軟件工程師將獲得最高達20萬美元的獎金。

    獎金以限制性股票單位的形式發放,如果員工一直留在蘋果工作,股票將在4年內發放完畢,算上股票價格漲幅,獎金數額將超過20萬美元。

    人才爭奪戰

    隨著加密行業、元宇宙和新一代互聯網Web3的出現,人才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蘋果現在不僅僅需要跟曾經的老對手進行競爭,比如三星、特斯拉、Google、Meta、Intel,現在都得跟創業公司搶人才了。

    畢竟現在的創業公司實在是太有錢了,非常非常有錢!那些風投機構在投資這些可能顛覆傳統科技行業的初創公司的時候,撒錢程度堪稱瘋狂。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這些大公司可比創業公司要緊張多了。

    隨著熱錢的不斷涌入,這些大公司如果不跟上,就有可能在下一次科技革命時被甩掉,所以蘋果公司也是不惜下重金留人。

    去年的下半年,Meta從蘋果公司AR、AI和工程部門挖走了大約100名工程師,并且Meta也打算推出智能手表產品與蘋果公司直接競爭。

    蘋果也沒有坐以待斃,也挖了一些Meta的員工,打算繼續研發規劃中的AR/VR頭盔,將成為Meta Oculus VR頭盔的競爭對手。

    根據IDC數據顯示,Meta推出的Oculus頭顯在VR硬件市場享有領先地位,占有率高達75%,去年總銷量達到940萬部,預計今年年底有望增加到1360萬部。

    兩大巨頭互挖,工程師們的身價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在去年12月,為了防止蘋果公司的員工繼續轉投Meta,蘋果通知部分負責硅片設計、硬件、軟件和運營方面的工程師,他們將獲得5萬-18萬美元的股票激勵。

    大多數工程師收到了價值8萬-12萬美元的股票,獎金以限制性股票的形式提供。只要獲得該激勵的員工不跳槽至其他公司工作,則這些股票就可在4年內變現。

    除了工程師,蘋果去年還在假日購物季和iPhone 13上市前給零售員工發了獎金。

    雖然蘋果公司有時候會給員工發額外的股票獎勵,但如此大規模的發,還是相當罕見的。

    而時隔三個月又發了第二次,就更少見了。

    這次發的第二輪獎金并非「陽光普照獎」,雖然獎金為價值10-20萬美元的限制性股票,但只向一些頂級軟件和硬件工程師發放獎金,比12月份的要少。

    而且本次發放獎金流程不公開,不允許向媒體透露姓名,所以公司內部也稱之為「特別挽留津貼」。

    抗衡Meta元宇宙

    自從去年10月,Facebook正式改名Meta,所有巨頭都意識到,扎克伯格這回玩真的了,元宇宙真有可能是下一個科技主戰場!

    Meta更名后,對元宇宙進行了大量投資,承諾將建立一個虛擬世界,在其中人類可以通過化身與他人進行社交互動,可以在使用VR頭盔和其他技術工具的情況下,去聽音樂會、去餐廳、去看藝術展覽。

    在LinkedIn或Google上搜索Meta Platforms的元空間相關活動的工程職位,可以看到很多職位的發布。

    擴大規模最缺的就是人手,Meta立刻大手筆到各大公司挖墻腳!

    微軟AR團隊去年流失了100多名員工,有超過40人跳槽到了Meta,其中不乏一些團隊的重要領導人。

    微軟前雇員說,競爭對手一直在搶奪有開發微軟HoloLens增強現實頭盔經驗的人員,有時候為招攬人才所提出的薪資要比原雇主給的高一倍。

    不過微軟AR團隊有超過1500名員工,否則Meta這一鏟子,就有可能把微軟AR給挖空了。

    Meta此前談及元宇宙時曾表示,將招更多員工參與建設計劃,未來5年僅歐洲員工就要達到1萬人。屆時,元宇宙人才爭奪戰才算正式開啟。

    所以現在可能還不是元宇宙最「卷」的時候。

    國內也在搶人才

    今年1月起有傳聞稱,騰訊擬斥資26-27億元收購游戲手機公司黑鯊科技,交易完成后,黑鯊科技的業務重點將從游戲手機轉向VR設備,為騰訊提供VR硬件入口。

    而最近黑鯊科技為VR業務招兵買馬的信息也多了起來,VR顯示系統專家、VR視覺工程師、VR相機系統工程師、VR系統交互設計師、VR光學專家、軟件產品經理等等,分布在上海、深圳等地,月薪也是相當高。

    2021 年 8 月 29 日,VR 硬件廠商 Pico 發布內部全員信,表示該公司被字節跳動收購,據官方未證實的收購金額為 90 億人民幣,也成了2021 年 VR 行業最大的投資并購案,占到了國內總投融資金額的近一半。

    不過國內目前大多是借助「元宇宙」噱頭的游戲、動漫公司,大多數元宇宙公司職位的薪資水平還處于正常位置,并沒有形成強烈薪資內卷。

    國內的元宇宙內卷目前集中在「商標搶注」上。

    截至2021年底,已有1692家公司請了1.14萬個元宇宙商標,99.9%的“元宇宙”商標均于2021年注冊申請;有31家游戲相關公司注冊元宇宙商標,其中尤以騰訊最為積極。值得注意的是,小鵬汽車、理想汽車、蔚來汽車等新能源車企均申請了帶有公司名稱的元宇宙商標。

    市場競爭加劇

    由于現在大多數科技公司都有推出頭戴設備的計劃,所以具有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經驗的工程師薪資大漲。

    并且在大環境下,美國的就業市場流動性空前繁榮。通脹帶來的物價飛漲讓漲薪的呼聲在美國越發高漲,也持續引發了美國的「大辭職潮」。僅今年1月份就有近430萬人辭職,接近去年11月創下的紀錄。

    去年12月,雇主報告了1100萬個職位空缺,與2020年同期相比激增24%。

    雖然有大量勞動力辭職,但美國失業率不增反降。截至3月19日,美國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已降至1969年9月來最低水平,僅錄得18.7萬人;截至3月12日,共135萬人當周領取失業救濟金,創50年(自1969年9月)以來新低。

    流動性的增強,迫使雇主支付更高的薪酬留住員工,而更高的薪水也會讓員工更想跳槽。

    對此,工程師們只能表示:請加大力度!

    參考資料:

    https://www.thestreet.com/technology/apple-signs-big-checks-to-avoid-talent-exodus-to-facebook

    https://www.cnmo.com/metaverse/722910.html

    https://m.jrj.com.cn/madapter/usstock/2022/03/29001335973653.shtml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智元”(ID:AI_era),編輯:LRS,新智元報道,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