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連投4家,一年涉足27家,B站正在大手筆地收購游戲公司?
B站可以說是近兩年來加大投資力度最為明顯的中型游戲廠商。
2021年,B站投資了19家游戲公司,比2020年多出了近一半。而到了今年,Q1還未過去,B站就接連投資了7家游戲公司,這個投資頻率已然超過網易、字節跳動等大廠,僅次于騰訊。甚至就在最近這8天,B站就連投了4家公司。
不僅投資節奏加快,B站的出手也越來越闊綽。繼去年以過億金額接連投資心動、青瓷、中手游之后,B站在今年并購了游戲研發商心源互動,并對龍拳風暴追加投資。
至于在品類賽道上,B站雖仍以二次元為重點,但在休閑類、動作類、模擬經營類、女性向等多個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投資儲備。
可以說,B站已經初步形成了屬于自己的投資布局和方法論。不過“投資”能否為自身游戲業務乃至整個文娛內容生態帶來切實的助力,仍十分考驗B站的資源統籌能力。
018天連投4家游戲公司,100%收購心源互動
在B站連續發起的這4筆投資當中,規模最大、市場關注度最高的,無疑是收購廣州心源互動的交易。
根據天眼查資料顯示,上個月初,心源互動兩大股東陳華升、占萍夫婦將所持有的100%股權進行了全額出質,質權人為上海嗶哩嗶哩科技有限公司,具體金額尚未披露。據悉,雙方日前已經初步完成了交接,收購完成后的心源互動,將會成為B站旗下的自研工作室之一。
心源互動前身為2015年成立的心源工作室,是一家主打ARPG方向的研發團隊,目前暫未有正式上線的作品。官網資料顯示,心源互動目前共有《雛蜂:深淵天使》、《鎮魂街:天生為王》、《代號:RW》以及《代號:RW-S8》四個項目,均為二次元風格手游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心源互動曾經完成過另一筆交易,將負責《鎮魂街:天生為王》、以及字節委托研發項目《SS15》的子公司喀什奧術網絡科技,以2.19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A股上市公司名臣健康,估值溢價達到了1400倍。
也就是說,本次B站收購心源互動所獲的資產,大概率不包括喀什奧術旗下的兩個項目。剩余的產品當中,唯一一款獲得版號的游戲為《雛蜂:深淵天使》。據官網頁面顯示,這款改編自國漫IP《雛蜂》的手游作品,目前預約人數在73萬左右,TapTap上的用戶評分為7.9。
與潛在的新品儲備相比,B站更加看重的,或許是心源互動的研發能力。在去年8月的電話會議中,CEO陳睿曾經表示,“游戲自研是當前階段的第一重點”。而在完成股權收購,取得掌控權過后,團隊規模數百人,并擁有自研3D引擎的心源互動,預計將會成為B站自研能力的有力補充。
收購心源互動后,B站又緊接著投資了另一家研發廠商龍拳風暴,將所持股份占比增至9.76%,成為該企業的第四大股東。
目前,龍拳風暴旗下共有《夢境鏈接》以及《拳魂覺醒》兩款自研產品。以二次元卡牌為玩法的《夢境鏈接》,曾在國內創下上線首日流水過千萬的成績。盡管后續因內容問題遭到下架,但同年由暢游發行的韓服版本同樣在2個月內營收破億,體現了這款產品不俗的吸金能力。
除此之外,B站還分別以入股的方式,投資了研發《七雄爭霸》《全民主公》等頁游產品的北京游戲谷,以及主機游戲廠商火箭拳科技。其中,火箭拳科技的《硬核機甲》曾經登頂PSN銷量榜首,并成功入選索尼“中國之星”計劃第一期。可見除了移動端以外,B站對主機游戲也同樣有著一定的野心。
算上一周之內完成的這4起交易,B站已經在Q1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發起了至少6筆對于游戲廠商的投資,為去年同期的兩倍之多,僅次于騰訊。但從分布情況上看,騰訊在這段時間內的投資對象大部分為海外廠商,而B站則是在國內市場“廣撒網”式地搜羅著研發團隊,繼續加快著自己在游戲領域的投資節奏。
02近一年投了27家游戲公司,B站的大手筆
從2021年開始,B站的投資步伐明顯加快。據手游那點事統計,自斥資9.6億港元投資心動網絡開始,近一年時間里,B站發起了27起游戲相關投資。就這個投資數量和節奏而言,B站的投資布局已經初步形成,從中我們也能看到B站在投融資方面的一些想法。
1.單筆不設限?心動、青瓷、中手游均投過
整體而言,B站的投資事件大多屬于戰略融資,但單筆金額并不設限,特別是對于做出過爆款、或者說業內評價和關注度較高的公司,B站相當大手筆,比如2021年4月接連花費重金收購了心動網絡、青瓷游戲以及中手游的部分股權。
到了今年,B站更是用過億人民幣投資了《高能手辦團》的研發商心光流美,并購游戲研發商心源互動;對龍拳風暴的投資雖然沒有披露具體金額,但就龍拳風暴的“履歷”來看,投資金額應該也不會太低。
心源互動不再贅述。而根據公司官網顯示,目前心光流美旗下有二次元放置手游《高能手辦團》、回合制卡牌手游《展國紀》、卡通跑酷手游《暴走兔子》、第一人稱射擊游戲《Dark Hunter》、休閑冒險手游《萌獸爭霸》等游戲。其中《高能手辦團》無疑是知名度最高的一款手游,其在韓國市場的表現十分出色,而這款產品在韓國市場的發行商也正是B站。
龍拳風暴的發展經歷雖然比較坎坷,但也是做出過爆款二次元的研發商。據天眼查數據,公司曾在2020年10月注冊商標“時光遠征”,分類涉及教育娛樂,可能是公司新的項目。
結合當下的市場環境來看,好產品、好的研發團隊都是大廠爭相投資的對象,比如心美流光不僅獲得了B站投資,字節與網易也同樣入了股。B站對優質公司和團隊的大手筆投資,自然也有著擴充自身“行業陣容”的考量。
2.二次元、獨立游戲是重點
從品類方向看,“二次元”仍是B站投資的重點。根據代表產品和團隊信息,這些被投資廠商大多主營二次元/泛二次元,或者團隊有過二次元相關項目經驗。比如摸魚互動,該團隊主創有過二次元ARPG項目的成功經歷。
“獨立游戲”則似乎是B站投資的第二大品類賽道重點。比如上海鋒行網絡,作為丹橘游戲工作室的關聯公司,曾推出武俠單機游戲《亦春秋》,目前正在研發名為《子曰戰》的手游;武漢山百合則是推出了《三色繪戀》《牧羊人之心》等產品的廠商,在二次元單機游戲這塊有著一定知名度。以及最新投資的火箭拳游戲,同樣是一家獨立游戲廠商。
實際上,結合B站的游戲業務發展,獨立游戲也一直是其關注重點之一。早在2019年,B站就開始加碼獨立游戲賽道,其代理的《重生細胞》在TapTap的下載量已突破500萬,而2021年的游戲新品發布會甚至一口氣公布了6款獨立游戲產品。
除了二次元和獨立游戲,B站的投資布局也逐漸擴張至女性向、Roguelike、模擬經營、休閑類等多個賽道。其目的也不難理解,如今B站希望能吸引到更多二次元圈層外的用戶,拿下大眾市場。
3.多數產品仍在研,“儲備”目的更強
另外,雖然B站的投資對象多為初創團隊,或者公司代表產品仍處于在研階段,但也并非是毫無根據。除了品類賽道,B站在投資上還看重團隊主創的“含金量”,較為關注明星制作人及相關團隊。比如北京墨比努斯的創始人曾為西山居“五大制作人”之一,上海炎魔網絡的創始人作為前游族高管,與三體IP聯系緊密;上海多蘿西的CEO為前奧飛游戲首席執行官。在手游那點事看來,這類從人才角度出發的投資思路,也是能與大廠錯開競爭的方向之一。
03B站的“內容生態”布局正在提速
月初,B站剛剛公開了自己去年第四季度以及2021全年財報。數據顯示,B站去年凈營業總額達到了19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2%;其中,移動游戲營業額為5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僅6%。此外,移動游戲業務在B站總營收中的比重也進一步下降,以26.3%的占比退居第二,低于占比35.8%的增值業務。
多元化業務發展固然是件好事,但代價是B站游戲業務的進展不如預期。去年,B站總共在國內發行了12款新游,僅有《坎公騎冠劍》與《刀劍神域黑衣騎士:王牌》兩款作品進入過暢銷榜Top10,長線營收也并不穩定。作為平臺流量最直接的變現手段,游戲業務陷入困局,無疑是B站不希望看到的。
因此,不難理解B站為何在版號停發的環境下,依舊在馬不停蹄地進行著投資。從目前來看,B站想要通過“三管齊下”的投資策略,來構建一個更加全面的內容生態。
首先在發行方面,通過“廣撒網”式的少量入股,能夠在不干預研發過程的模式下提前鎖定CP,鞏固二次元品類基本盤的同時,將產品線鋪到更多元化的題材領域,吸收圈外用戶。
B站以6億收購的國漫平臺“有妖氣”
另外,從收購心源互動等案例可以看出,B站正在嘗試減輕對代理發行的依賴性,將自研自發的產品搬上臺面。在去年8月的新品發布會上,B站就曾經一次性拿出6款自研產品,并預計自研收入將在數年后達到游戲業務的半數之多。對于已經構建起千人自研團隊的B站來說,這批產品的表現好壞,在未來勢必會成為評判游戲業務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
最終,作為一個平臺,B站又希望通過動畫、音樂等非游戲賽道的投資,來全面鋪開IP的延伸廣度,打造出面向年輕人的文娛內容生態。就像視頻內容從核心用戶走向破圈一樣,B站自然也希望最終完成游戲業務方面的破圈。至于大手筆投資能否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將這個過程盡量加快,就要看B站的資源統籌能力,是否能匹配自己的決心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手游那點事”(ID:sykong_com),作者:MoRA、Sam,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