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大眾CEO:我崇拜馬斯克,但我做了一個違背馬斯克的決定

    你以為堂堂歐洲汽車工業老大哥的掌門,真就是馬斯克后援會會長?

    不,大眾CEO赫伯特迪斯剛剛做了一個違背馬斯克的決定!

    對于馬斯克嗤之以鼻的激光雷達,迪斯明確表示激光雷達很重要,不能沒有。

    而且,大眾未來的新旗艦車型,一定會用激光雷達。

    不能沒有激光雷達,很重視特斯拉和小鵬

    迪斯前兩天在Reddit論壇上舉辦了個人問答專場,與全球網友直接對線。

    而網友對這個體量龐大的傳統汽車巨頭的轉型充滿興趣,對迪斯本人這個不同于任何傳統車廠高管的掌門人也感到新鮮。

    從大眾未來定位,到技術路線選擇,甚至迪斯個人喜好都問了一遍。

    迪斯本人也是知無不答。

    我們先從最重要最尖銳的問題看起。

    你的朋友馬斯克不喜歡激光雷達,你怎么看這項技術?大眾集團有什么相關的消息嗎?

    答:激光雷達很昂貴,但如今仍然是為純視覺系統提供冗余感知的唯一方法。安全對于自動駕駛來說很重要,尤其是L3,冗余感知是必須的。

    大眾下一代旗艦車型Trinity,將具備L3級自動駕駛能力,所以必然會用激光雷達。

    談談大眾詳細的自動駕駛研發計劃,如何與奔馳競爭?如何避免特斯拉已經踩過的坑?

    答:自動駕駛是汽車工業最大的游戲規則改變者。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長期的競爭過程。大眾正在建立相應能力,成為這場競賽賽中的重要玩家。

    大眾能玩轉汽車軟件嗎?CARIAD(大眾新成立的軟件部門,由迪斯直接領導)似乎還沒發揮什么作用。不同團隊、部門、子品牌之間有協作共享嗎?

    答:大眾正在努力建立汽車軟件自給自足的能力。比如去年大眾雇傭了大約 1000 名軟件工程師。為了獲得IP授權,還與博世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為了提高圖像識別能力,大眾收購了 Hella Aglaia 團隊。

    目前,大眾每年為軟件投資 20 億美元。

    大眾集團如何優化生產、管理流程?如何能做到特斯拉那樣降本增效?

    答:大眾本質是一家擁有很多子品牌的公司,涉足業務眾多。不可否認在某些領域,供應鏈管理仍然過于復雜。

    但為了降低復雜性,目前我們將重點放在平臺能力構建上。

    比如硬件平臺 SSP、統一的電池單元和與 CARIAD 共享的軟件堆棧…這些工具將確保大眾將供應鏈、生產流程的規模效應最大化利用。

    另外,純電MEB平臺,使得奧迪、斯柯達、Cupra和大眾汽車已經共享了70%的供應鏈。

    特斯拉在搞售價16萬(2.5萬美元)的車型,大眾呢?

    答:成本確實是一個很大挑戰。目前大眾正在研發一款2萬歐元(14萬人民幣)的入門級電動汽車。

    大眾與Mobileye的合作情況?

    答:Travel Assist 是 Mobileye 和大眾汽車公司的聯合項目,提供高速路段全速域的駕駛輔助功能。

    另外,Mobileye的Swarm數據管理不僅適用于 ID.4車型,所有MEB平臺的產品都能使用。

    特斯拉和小鵬在智能駕駛方面做的很出色,大眾是否擔心落后于中國和美國公司?

    答:沒錯,我們非常重視美國和中國的競爭對手。不過美國客戶也對 ID.4 非常滿意,大眾的Travel Assist給他們的體驗也很不錯。

    大眾汽車的智能交互,以后會不會和Siri、Alexa這些其他供應商的語音助手聯通?

    答:在某些市場中也許可以。但大眾的目標是開發自己獨特的語音助手,比如“你好,ID!你好奧迪!…”

    大眾未來的定位,車廠還是出行公司?

    答:共享汽車前景十分誘人。它需要自動駕駛技術以及用于共享、租賃和拼車、車隊管理的軟件平臺。大眾目前在這些領域已經積極開始探索。

    25年后,所有汽車都將是自動駕駛

    大眾在充電基礎設施方面有什么布局?

    答:在美國,大眾成立了Electrify America公司,計劃將超充網絡覆蓋美國所有主要路線。

    ID.4什么時候OTA?

    答:今年夏天將對對 ID.4 進行重大 OTA 更新,將新增Plug&Charge(反向充電)和 AutoHold 等功能,以及更高效率的充電功能。

    求求你們復產大眾甲殼蟲吧,做成純電驅動的。

    答:大眾最受歡迎的車型其實是MiniVan,電動MiniVan是大眾現在的首要任務。不過大眾MEB純電平臺擴展性很好,任何車型都是有可能的。

    25年后汽車什么樣?

    答:25年很難預測。技術進步正在迅速發展。我的猜測是,所有汽車都將能夠自動駕駛,非常安全,可能再也不會發生事故了,而且無排放,非常舒適。

    大眾會不會像奔馳那樣開發豪華純電車型,比如電動的輝騰?

    答:當然會。而且已經在做了,可以期待奧迪和賓利的新車。

    你為什么熱愛汽車行業?又是怎么進入這一行的?

    答:火柴盒。

    (Matchbox是一個玩具品牌,他們最知名的產品就是火柴盒大小的玩具汽車模型。)

    迪斯何許人也?

    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排名,緊隨特斯拉身后排第二的,就是大眾汽車。

    這一點不免令人吃驚,因為一年前,大眾的新能源還是不見經傳。

    而這一切,沒有赫伯特迪斯就不會發生。

    迪斯何許人也?

    1958 年 10 月 24 日出生于慕尼黑,1987年獲慕尼黑工業大學博士學位。

    1989 年-1996年,迪斯就職于博世,走技術總監路線,一直做到工廠負責人。

    1996 年,迪斯加入寶馬公司,依然就職工廠主管。2007 年開始,他進入寶馬管理層,負責采購、供應鏈。

    自 2015 年 7 月 1 日起,迪斯進入大眾,開始了對這個汽車工業巨頭大刀闊斧的改革。

    迪斯推崇馬斯克對科技、AI的理念,同樣也欣賞特斯拉工廠超高的生產管理效率。

    公共場合中從不吝嗇對馬斯克、特斯拉的贊美之詞,除了自己常與馬斯克直接交流,前不久還請馬斯克當面給大眾管理層授課。

    所以迪斯也贏得了車圈老“特吹”、馬斯克頭號迷弟的title。

    毫無疑問,正是迪斯推進的改革舉措,才讓大眾能迅速擺脫油改電,拿出真正有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

    而且從銷量成績看,大眾在所有苦求轉型的傳統車企中,已經贏了一大截。

    但這樣的成績,卻不是輕易取得,大眾的改革經歷了數不清的波折和磨難。

    迪斯效仿特斯拉模式力推改革,自然觸動了大眾內部各方利益,幾次被董事會彈劾,差點丟掉飯碗。

    在最近的一次風波中,迪斯想要延長工人工作時間,并且解雇一批效率不高的雇員,但遭到工會強烈反擊。

    一番斗爭過后,迪斯盡管還留任大眾集團CEO,但丟掉了大眾汽車品牌的控制權,目前也只能負責新成立的軟件部門。

    這對于轉型關鍵期的大眾來說,當然不是好消息,前途命運也多了一層不確定。

    不久前的采訪中,有記者問迪斯“當年馬斯克邀請你出任特斯拉CEO一事是否屬實?”

    迪斯馬上笑著回答:“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經歷了在大眾的一系列風波后,這位被奪了權的CEO,會不會真的加入特斯拉呢?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智能車參考”(ID:AI4Auto),作者:賈浩楠,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 做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