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悖論:要想長壽,你需要保持體內的高膽固醇
神譯局是 36 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體內膽固醇含量高通常是一個不健康的信號,但膽固醇真的能致病嗎?不見得。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膽固醇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一味地追求低膽固醇會有損健康。本文來自編譯,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膽固醇是一個讓人感到恐懼的詞。但它真的會引發疾病嗎?因為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高膽固醇水平與長壽有關,尤其是如果你有心臟病的話。是不是感到很困惑?接下來讓我來解釋一下這種“膽固醇悖論”。
“膽固醇悖論”(cholesterol paradox)一詞最早出現在2006年(或者更早),當時一項研究收集了24個國家的數據,涉及近1.1萬名心臟病患者,發現“膽固醇水平低與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更差有關。”
這只是個開始。從那以后,許多研究接連發表,討論這個令人困惑的觀察結果。
事實上,總膽固醇升高已被證明是存活的預測因子,在一項對11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中,總膽固醇每增加1 mmol/l,生存機會就增加25%。同樣,研究發現,大多數(近75%)因心臟病發作而入院的患者膽固醇水平正常。
如何才能理解這一切呢?簡單,我們就稱之為悖論吧,因為情況確實就是這樣。
沒有人認為膽固醇會對生命這么至關重要。這種脂肪狀物質由肝臟產生,存在于身體的每個細胞中。膽固醇是制造激素和維生素D所必需的原料,它也是細胞膜的組成部分,在免疫系統中起著關鍵作用。大腦體內膽固醇濃度最高,它會參與神經傳遞和記憶回憶。
旨在降低體內膽固醇的藥物(他汀類藥物)是世界上開處方最多的藥物之一。2019年,阿托伐他汀是英國和美國最廣泛使用的處方藥。
“最近提出的ACCELERATE試驗令許多專家目瞪口呆,因為盡管在高風險冠心病患者中,降膽固醇藥物 etrapib 可以顯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但卻未能證明其對心血管有任何益處。”
我們來拆解一下“膽固醇悖論”。
解開這個謎題的一種方法是區分膽固醇的“好”和“壞”。然而,這也具有誤導性。因為只有一種膽固醇,它就叫膽固醇。然而,膽固醇運輸系統分為幾種不同類型的。
膽固醇通過不同的蛋白質載體,即脂蛋白,在體內運輸。脂蛋白有幾種類型,主要有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
高密度脂蛋白被認為是“有益的”,因為它將膽固醇從動脈輸送到肝臟進行處理。
低密度脂蛋白被認為是“壞的”,因為它將膽固醇從肝臟運輸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包括動脈,這是造成動脈斑塊的原因之一。這就是為什么膽固醇被認為是心臟健康的敵人。(斑塊中也含有鈣質,但卻沒人建議你避免攝入鈣。)
動脈斑塊會積聚,導致動脈狹窄,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最終,血栓會破裂,阻礙血液流向心臟,導致心臟病發作。
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很清楚。但當你深入探究時,一切就開始變得相當混亂。
盡管低密度脂蛋白被認為是“壞的”,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與心力衰竭患者較高的總死亡率有關。如果你想活下來,那么你最好保持較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同樣,高膽固醇的人,包括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患房顫的可能性更小。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它還會增加中風和心力衰竭的風險。
研究進一步證明了膽固醇水平與房顫呈反比關系,這是房顫的“膽固醇悖論”。
要想理解這些,我們得關注“比率”……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減少心臟病發作或死亡風險沒有實質性的影響。這并不是說膽固醇不重要,它其實是重要的。
關鍵問題是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的比率。這一比率現在被認為是人類更重要、更強的心臟病發作預測因子,盡管“該比率的臨床應用經常被忽視”。
如何計算這個比率呢?很簡單,只需將你的總膽固醇數字除以你的高密度脂蛋白數字。最佳范圍是1.0-4.8。下次做身體檢查時,一定要問清楚。
我們還得關注一下脂肪。
同時,我們也要測量一下甘油三酯,甘油三酯很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血清甘油三酯是血液中循環的脂肪,水平較高的話(超過1.68mmol/L)會增加患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
飲食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這是另一個擾亂你大腦的悖論。食用飽和脂肪不會提高血脂。它確實增加了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但沒有改變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比率。
人們一直有對飽和脂肪的恐懼。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有爭議的問題,《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在2020年發表了一篇全面的、“最先進的”綜述,探討飽和脂肪攝入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系。
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分析和試驗發現,減少飽和脂肪對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沒有好處,實際上飽和脂肪還能預防中風。這篇綜述的結論是:
“盡管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事實并非如此,但限制飽和脂肪酸攝入量的建議依然存在。”
那么是什么增加了甘油三酯的水平,從而增加了心臟病的風險呢?
答案是碳水化合物。
降低患心臟病和早死風險的最好方法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尤其是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
如果你有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飲食習慣,你的甘油三酯水平會下降。這正是你想要的。相反,如果你有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飲食習慣,那么你的血脂會上升,高密度脂蛋白會下降。這是胰島素的作用,或者說胰島素抵抗的作用。
胰島素抵抗是糖尿病前期的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身體不再能夠對血液循環中的所有葡萄糖做出充分的反應。
澳森姆·馬赫拖博士(Aseem Malholtra)說:“通過減少飽和脂肪攝入量來降低膽固醇的傳統飲食建議不僅是錯誤的,而且還可能會加劇冠心病和心臟病發作的一個最重要的根本因素:胰島素抵抗,從而加劇心臟病的風險。”
一項關于“糖攝入及其在冠心病發病中的作用”的綜述發現,糖攝入與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之間存在“相對一致的證據”。
“為了減少冠心病的風險,我們應該建議大家減少濃縮糖的攝入,特別是超加工食品中的糖和飲料中含有的果糖,如蔗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漿。”這些食物會增加你產生胰島素抵抗的風險。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發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也更容易死于心臟病。但即使沒有糖尿病,胰島素抵抗也會使你面臨更大的風險。
營養學中有太多的“悖論”,這些悖論正在成為常態。也許你聽說過“法國悖論”——法國人是歐洲飽和脂肪消費量最高的國家之一,但心臟病發病率卻相對較低。
無論你如何看待這些矛盾,我們得承認有些事情顯然就是行不通的,因為“通過飲食和藥物降低膽固醇的全球運動,未能阻止冠狀動脈心臟病在世界各地的流行。”
我們早該對飲食、心臟病和長壽等根深蒂固的觀念進行重新審視了。
譯者:Jane
標簽: 要想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