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范式港股IPO申請失效,AI公司上市仍是難題
2022年2月14日,港交所官網顯示,人工智能平臺公司第四范式的IPO申請已經失效。自去年8月13日遞交港股上市申請后,第四范式在6個月內未通過聆訊,申請狀態轉為“失效”。
與市場上其他AI企業瞄準視覺、語音等細分領域不同,成立于2014年的第四范式,定位于決策AI平臺,幫助企業進行業務決策和風險管理。其創始人戴文淵曾是百度首席架構師。招股書顯示,第四范式共經歷11輪融資,融資總額70億元,公司估值近30億美元,估值超過依圖科技。是備受一級市場關注的“人工智能獨角獸”。
一位券商人士告訴《財經十一人》,6個月聆詢未通過并不代表公司有問題,第四范式仍可以重新準備資料繼續申請上市。第四范式相關負責人回應《財經十一人》稱,公司上市進程仍在正常推進中,目前正在更新材料。
第四范式申請上市時,中國證監會曾在去年8月對第四范式出具了反饋意見,包括5大問題,分別是:業務是否涉及國家禁止或限制外商投資領域;IPO申請前12個月內發生多次增資及股權結構變更情況的說明;補充說明公司持股平臺的運作情況、出資結構、股權激勵設置安排、設立多層持股架構的原因;補充說明公司核心競爭力、盈利模式及可持續性;以及補充說明公司境外非自然人股東的穿透詳細情況及股東人數認定依據。
對于證監會的提問,第四范式并未有公開回應。對此,第四范式相關負責人回應稱,“目前沒有更多信息可以分享?!?/p>
根據港交所官網數據, 2021年共有366家公司提交了主板上市申請,近一半都未通過聆詢失效,最后只有70家企業成功上市。其中,“國內AI四小龍”之一的商湯科技(00020,HK),同樣是在8月遞交的招股書,年底登陸港股市場,成為了“AI第一股”。
“上市難”并非第四范式面臨的挑戰,而幾乎是整個AI行業之困?!八男↓垺敝械牧硗馊夜?,曠視科技、云從科技、依圖科技都有過類似的經歷。2019年,率先向交所提交招股書的曠視科技,同樣遭遇6個月聆詢未通過申請失效的情況,方才轉投A股。依圖、云從此前也都在積極籌措科創板上市。截至目前,這三家公司都還未能成功上市。
一位知名投資機構合伙人告訴《財經十一人》, 近期港股市場IPO失效,許多都是因為公司對定價不滿意。
AI公司在過去幾年經歷了融資、估值高漲,形成了一定的泡沫,不少公司在上市前估值已經被抬得過高,如果二級市場給的價格偏低,前期投資人的利益會受損。
一位第四范式人士告訴《財經十一人》,目前IPO對公司業務沒有直接影響。“大家其實也知道上市可能不會很順利,之前有很多AI公司上市未果的例子了”。
虧損持續擴大
第四范式以金融業務起家,早期通過與大銀行的合作,快速建立了在金融領域的市場地位。隨后,第四范式又將業務延伸至制造業、消費領域以及能源領域。
第四范式主要產品是“先知”平臺、“先知”應用,此外還根據用戶特定業務需求提供應用開發服務。先知應用主要分為三類:銷售及營銷;風險管理;運營效率。
第三方咨詢機構灼識咨詢報告顯示,按2020年相關收入計算,前五大人工智能公司合計占約50.3%的市場份額。2020年,按收入計,第四范式是中國最大的以平臺為中心的決策類人工智能提供商,占據18.1%的份額。
業務擴張帶來了營收增長,但同時,虧損也在大幅擴大。
第四范式招股書顯示,2020年,全年營收超過9.4億元,相對前一年4.6億元營收增長一倍以上,2021年上半年營收7.88億元。同時,第四范式在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連續虧損3.7億元、7.2億元、7.5億元、11.87億元。三年半的時間累計凈虧損達到30億元。
截至2021年6月,第四范式賬上還有9.8億元現金。
不僅如此,作為一家軟件公司,第四范式的毛利率在過去幾年并沒有明顯提升,2018年—2020年,整體毛利率分別為42.7%、43.5%、45.6%,2021年上半年這一數字略微下滑,為44%。
同時期,商湯科技的毛利率分別為:56.5%、56.8%、70.6%、73.0%。
商湯科技最新的市值是1790億元,2022年預計營收84.35億元,以此對應的市銷率為21倍。通常二級市場給新興技術領域公司的市銷率在14倍-21倍,第四范式的對應估值為220億元—330億元(以2021年收入計算),第四范式申請上市前的估值已經達到了約200億元。
光環不再,AI公司面臨多項考驗
一位關注AI市場的投資人表示,從財務表現來看第四范式的虧損幅度還在擴大,雖然營收在增加,但是“走到上市這一步了應該具備提升盈利的能力了”?!艾F在的AI公司都應該做好無法上市的準備,尋求其他融資渠道,或者增強自我造血能力。”
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掙扎沖刺上市的創業公司,從各自的財務表現來看,虧損上漲、造血能力不足目前已經成為了AI市場的通病。
據招股書披露,從2018年至2021年一季度,商湯連續三年半的凈虧損總額接近243億元。曠視此前向科創板上市招股書業顯示,公司同期累計凈虧損超147億元。云從、依圖也均面臨巨虧不止的難題。其中,依圖還于去年終止了科創板上市的申請。
對于AI市場的普遍遇冷,多名業內人士告訴《財經十一人》,AI已經不再受資本市場的狂熱追捧,技術的落地應用和持續盈利已經成為這些AI明星光環背后的“陰影”。
第四范式此前收獲了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交通銀行的投資?!拔宕笮屑由怼币彩敲襟w報道貼給公司的一大標簽。
一位曾與大銀行有過業務往來的AI行業人士對《財經十一人》評價道,由于第四范式提供的是底層技術能力,落到客戶手里,很難直接使用,還需要額外花錢找技術公司來幫忙落地。
這不是第四范式一家公司的問題,幾乎所有的AI公司都面臨類似的處境。大部分的AI公司并沒有形成足夠成熟的商業模式,但因為資本的快速催生,迅速走到了上市節點。
前述券商人士分析,就目前的形勢判斷,AI公司普遍上市會有困難??苿摪迳鲜兄芷谄毡檩^長,而在港股上市又涉及外資問題。
對于第四范式以及正在沖刺上市的其他AI公司來說,申請失效并不意味著失敗,成功上市也不意味著行業困境得以解決,AI的“長期大考”始終落在技術落地與解決虧損的現實問題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財經十一人”(ID:caijingEleven),作者:李彪 劉以秦,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 公司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