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治堵創新方案遭打臉,首條地下隧道剛運行就堵車了
有點尷尬,馬斯克為了解決交通擁堵挖的首條隧道,竟然也堵上了。
這條隧道,位于拉斯維加斯,屬于馬斯克旗下,地下交通解決方案提供商:The Boring Company。
同時也是馬斯克第一條開啟對外運營的隧道。
本為解決擁堵的隧道夢,剛剛走出第一步,就打了馬斯克的臉。
馬斯克的隧道堵上了?
解決交通擁堵,除了車輛限號,擴建道路,還有什么好辦法?
馬斯克的答案是,挖個隧道嘛,把交通流量從地上轉移到地下,再加上自動駕駛配合,效果更好。
但諷刺的是,問題還沒解決,老問題就出現了。
擁堵事件,發生在前不久的拉斯維加斯,CES消費電子展上。
一名特斯拉車主,在隧道內駕車行進,卻不想隧道前方,已經被好幾輛特斯拉堵的水泄不通。
而且,由于馬斯克的隧道是單行道,隧道寬度看起來也就比車輛寬一點點,想要在這種情況下掉頭回轉,除非威爾史密斯駕著《黑衣人》里的特工車。
結果就是,前路不通后退無望,進退兩難。
據了解,這條發生擁堵的隧道:LVCC 環線,屬于馬斯克旗下的The Boring Company(無聊公司,這里“Boring”也有“挖洞鉆孔”的意思),一家地下交通解決方案提供商。
LVCC 環線,是馬斯克為解決交通擁堵而推出的未來地下交通系統——Vegas Loop——的一部分。
同時也是無聊公司第一條對外開放運營的隧道。
根據官方介紹,LVCC 環線全長1.7英里(約2.7公里),隧道深度在地下12米左右,建設時間跨度1年左右,整體建設成本為4700萬美元。
這套環線系統,由兩條單向隧道,和三個交通站點組成,主要用于連接拉斯維加斯會展中心的三個展廳。
原本展廳之間45分鐘的步行時間,通過隧道通行,可以縮短至2分鐘。
誰知,夢想很豐滿,卻被現實打了臉,把車流從地上搬到地下,只是換了個地方堵。
至于擁堵的原因,這位被堵在隧道里的特斯拉車表示,CES龐大的車流量讓隧道不堪重負,形成堵塞。
而且因為隧道寬度的原因,擁堵無法從中間進行疏通,只能干等著。
截止擁堵事件發生到現在,馬斯克和無聊公司官方,并未就這次擁堵進行回應。
擁堵隧道,并非最終形態?
事實上,從這位特斯拉車主上傳的視頻來看,發生擁堵的隧道,與馬斯克最初構想的隧道形態,相去甚遠。
據了解,馬斯克的隧道奇想,來源于一起堵車遭遇。
曾備受堵車困擾的馬斯克發推文說:“堵車快把我逼瘋了!我要造一臺隧道挖掘機,開始挖隧道”。
兩個小時后,馬斯克的隧道計劃正式立項,并取名“The Boring Company”(估計就是馬斯克堵車的時候太無聊才起了這個名字)。
在官方的宣傳中,隧道內車輛并非自主行進,而是在通過一個電動平臺運行。
這個電動平臺類似一個滑板,具備自動駕駛的能力,搭載統一的計算機監控,通過無縫安排讓平臺速度優化。
車輛只需要在平臺上停好,之后平臺會下降到隧道地面,載著車輛高速運行。
官方數據,最高運行速度甚至可以達到200公里。
馬斯克此前曾表示,這樣的地下隧道網絡將多達30層,可以傳輸各種類型的車輛。
目前,無聊公司已經建成兩條隧道,除了已經投入運營的LVCC 環線,還有一條位于加利福尼亞州霍桑市,全長1.14英里的測試隧道。
LVCC 環線未來還會繼續擴展,根據計劃,Vegas Loop未來將會貫穿整個拉斯維加斯,全長將達到46.67公里。
不過,從正在運營的LVCC 環線來看,馬斯克的隧道構想,減配的可不是一點點,除了車和隧道,其他的一概看不到,只能說是比丐版還丐版的版本。
(原來馬斯克不僅會在特斯拉上做減法……)
事實上,同樣的問題在2018年加州隧道進行測試時就存在。
當時,測試車輛同樣是自主行進,隧道內的運行速度為79公里,同時還存在路面不平的狀況。
效果達不到構想中的樣子,馬斯克認為主要有兩點原因:
其一,建造時間不足。
其二,自動駕駛技術不夠成熟,主要是V2X。
按照馬斯克的解釋,目前V2X技術技術不夠成熟,隧道內的車距保持,發生事故時車輛之間的信息聯動無法解決,只要存在這些問題,自動駕駛就無法運用到隧道計劃中。
現如今3年多的時間過去,加州的故事搬到拉斯維加斯,問題還是一模一樣的擺在這里。
現在來看,被馬斯克鴿了好幾年的隧道「狂想」,估計還得鴿下去。
網友如何評論?
看到馬斯克的隧道堵車,大多數網友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安全問題。
比如在如此狹窄的空間下,車輛著火了怎么辦?
還有一幫力挺派,用數據說明問題:雖然隧道發生了擁堵,但已經比主流的公共地下交通通行效率高了不少。
最后,馬斯克還曾表示,無聊公司未來的隧道計劃,將會落地中國。
你覺得馬斯克的隧道能解決國內的城市擁堵問題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智能車參考”(ID:AI4Auto),作者:萬博,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