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風口上的虛擬人:“塌房”之前,請先“蓋房”

    文 | 遲藻

    虛擬人之風,比大眾想象中刮起得更為迅猛。

    在被稱為“虛擬偶像元年”的2020年之后,近一年來,眾多虛擬藝人在國內獲得高度關注。2021年5月,“AYAYI”在小紅書出道,引發大眾對“超寫實數字人”的討論;7月,B站原生虛擬藝人“泠鳶yousa”擔任特步品牌推薦官,創作主題MV《青春不卻步》引發熱議;10月,“柳葉熙”在抖音上傳短視頻作品,一夜漲粉百萬……

    泠鳶擔任特步品牌推薦官 圖片源自B站

    2021年6月底,B站曾披露過一組數據:過去一年有3萬多名虛擬主播在B站開播,虛擬主播投稿量達到近200萬,相關稿件播放量超過80億。在全球掀起“元宇宙”熱、國內文娛圈“塌房”事件頻出的大背景下,“虛擬人”“數字人”等概念被進一步捧上風口。不僅僅是用戶所熟知的B站、Youtube等已有先發優勢的平臺,資本、公司以及各大品牌都在聞風而動,加快孵化虛擬藝人的步伐。

    大眾能夠真切感知到,過去只在固定圈層吸粉的小眾虛擬人,宣傳曝光度正在大幅增長,并且逐漸被更廣泛的群體所接受和喜愛。那么,虛擬藝人究竟是不是一張不會塌房的“安全牌”?是什么在支撐它擁有更長久的生命?未來,這個行業又將如何前行?

    虛擬藝人,不會“塌房”?

    對比虛擬藝人和真實藝人的區別,從粉絲向來說最直觀的認知就是:虛擬藝人不會“塌房”。

    當真如此嗎?在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們先要搞清楚虛擬人如何“蓋房”。

    先以2021年國內熱度頗高的虛擬人“柳葉熙”為例。

    在抖音平臺,柳葉熙的簡介是:一個會捉妖的虛擬美妝達人柳葉熙。2021年10月31日,柳夜熙在抖音發布第一條短視頻,視頻發出后獲得300多萬點贊,漲粉上百萬,并登上熱搜。

    柳葉熙出道視頻 圖片源自抖音

    孵化柳葉熙的公司是創壹科技,其創始人謝多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對柳夜熙的走紅并不感到意外。公司團隊在復盤時曾展開過討論,認為柳夜熙的爆紅“50%是因為元宇宙的概念熱度,30%是因為其2.5次元的設定和技術水平,20%是視頻創意和世界觀的搭建”。

    而B站擁有200萬粉絲的虛擬藝人“祖婭納惜”,則是依靠不俗的唱功,以及對不同曲風的個性演繹,進入大眾視線。其包括《囍》、《孤勇者》在內的多首翻唱作品,在B站有上千萬、上百萬的播放。

    祖婭納惜翻唱視頻 圖片源自B站

    “蓋房”的第一步,是為虛擬藝人安排合適的形象、人設、定位,踩中熱點,快速獲得第一批流量。目前,國內大多具有一定熱度的虛擬藝人都在這一步下足功夫。

    比如,在小紅書出道的虛擬藝人AYAYI,是以一張被稱為“神顏”的個人形象照走紅,主打超寫實的科技感。AYAYI走紅后,不僅有LV、嬌蘭等奢侈品牌與其合作,迪士尼、環球影城等也發出活動邀請。

    AYAYI 出道形象圖 圖片源自小紅書

    然而,目前國內的虛擬藝人大多停留在“IP誕生”的第一步。

    一炮而紅后,部分虛擬藝人的重心很快轉移向與品牌合作變現,進入熱度消耗期。

    對比AYAYI第一條圖文內容的10w+閱讀,近期其在部分社交、種草社區平臺上的內容互動量普遍停留在三位數。這種“出道即巔峰”的現象,其實是當下部分虛擬藝人面臨的共同問題,意味著虛擬IP后續的原創內容力、長線運營能力也至關重要。

    針對目前虛擬藝人的發展現狀,有網友留下長評:方向錯了。IP無論真實還是虛擬,和用戶溝通都是靠共情。共情需要有血有肉的故事做支撐,不是硬生生建模一個虛擬角色,靠帶貨品牌聯動P圖來獲取認可。“虛擬人”概念的本質還是網紅,世界上有無數網紅,為什么要青睞一個虛擬形象?

    從某種意義上,虛擬人不會“塌房”是個偽命題。

    隨行業發展、技術門檻不斷降低,大眾對于虛擬人、元宇宙等概念的新鮮感會迅速消減。當虛擬藝人批量推出,其形象審美及需求定位漸趨同質化,一旦幕后團隊缺乏持續的內容生產力,脫離了人格和作品的虛擬藝人就只是一張靜態的皮囊。只有皮相沒有靈魂的“虛擬人”,無法實現粉絲留存,終將被大眾遺忘。

    虛擬人的“皮囊”之下

    事實上,用戶基于內容而留存。無論虛擬藝人、虛擬主播還是真實明星,在這一點上都沒有本質區別。虛擬藝人的姣好形象或許能讓用戶圍觀一時,但只有人格和作品才能讓其獲得持續關注,擁有忠實粉絲。

    音樂是虛擬藝人內容輸出的重要作品形式。早期虛擬偶像以音源歌姬為主,其內容生產力主要來自高度開放和用戶衍生。比如虛擬偶像的初代“頂流”初音未來,在2007年以歌手身份出道,3個月后聲庫銷量超25000套,12月前后原創歌曲已超過一千首,其中包括網友自發創作的海量作品。

    而近年來,國內勢頭正盛的則是唱見類虛擬藝人,意指在視頻網站投稿翻唱、原創作品的虛擬主播歌手。

    比如B站UP主、虛擬藝人團體VirtuaReal Star成員“泠鳶yousa”,其B站粉絲突破300萬,在微博、網易云等平臺也擁有百萬粉絲。在B站,泠鳶yousa的視頻累計播放量高達1.2億,連續三年當選B站百大UP主,并于2019年開始陸續發行原創單曲。

    泠鳶yousa 圖片源自B站

    和超寫實虛擬人的概念比起來,虛擬主播的技術使用乍一看當然不能算最頂尖,但為何能持續吸引眾多用戶、留存粉絲?關鍵點主要有三:立體多樣化的人格、強大的內容生產力、與用戶的持續性互動。

    首先,在每位虛擬主播的皮囊之下,都有真實鮮活的人在支撐,被稱為“中之人”。也就是說,用戶看到的雖然是虛擬形象,但形象的內核是擁有獨特個性和不同稟賦的真人。

    如果在B站內搜索泠鳶yousa,用戶會發現收獲高播放量的視頻通常分為不同類型:一是展現了虛擬主播專業實力的優質原創、翻唱作品;二是讓虛擬主播個性更加鮮活豐富的有趣視頻。比如粉絲自行上傳的部分直播錄屏節選:“泠鳶yousa說四川方言太可愛了吧”“泠鳶直播懟觀眾,現場十分混亂”“搖頭晃腦的鳥真的太可愛了”等等。

    再看B站UP主“伊萬_iiivan”,直播氛圍風趣搞笑,被調侃為虛擬主播屆的周淑怡。而在“整活”類直播之外,她也會定期和粉絲開啟走心的直播交流。另一位母語非漢語的B站虛擬主播Hiiro,不僅會三國語言,還帶著粉絲一起直播看《西游記》《三國演義》等經典作品,體驗中國文化,在B站擁有近90萬粉絲。虛擬主播們的才藝五花八門,已經從音樂創作、搞笑、舞蹈“卷”到了文化、知識領域。

    伊萬_iiivan 圖片源自B站

    與此同時,內容社區生態對虛擬主播擴大影響力的作用不可小覷。

    無論是哪種類型的虛擬藝人,在運營中終歸需要通過“中之人”或者幕后團隊產出內容。比如《英雄聯盟》旗下的虛擬偶像女團K/DA依靠單曲及表演,虛擬美妝達人柳葉熙依靠有故事情節的創意短視頻等等。然而,越是優質內容,就越需要足夠時間打磨,在內容產出的空白期,虛擬藝人仍需要與用戶互動來保持粘性。

    泠鳶yousa、伊萬_iiivan、Hiiro等虛擬主播得以在B站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源于B站社區內的用戶基礎和創作氛圍。而直播渠道,使虛擬主播能夠與用戶保持高頻、持續性互動,展現豐富多樣的性格。從視頻作品、到直播互動、再到粉絲二創,B站用戶對虛擬主播的認知和理解并非停留在“虛擬人”的概念上。

    Hiiro 圖片源自B站

    一個得到粉絲長期喜愛的虛擬藝人,靠的是經得起推敲的專業實力和經年累月的陪伴與信賴。虛擬“皮囊”之下,粉絲們“始于作品,忠于人品”。

    虛擬藝人的生命力

    虛擬藝人不是“為愛發電”,能否順利實現商業化,仍是這一行業長期面臨的難關。

    創造了翎和韜斯曼等多個虛擬人IP的次世文化公司創始人陳燕曾向貝殼財經透露,目前有90%以上的虛擬人制作公司盈利都很困難,成本是一大問題,通常超寫實虛擬人的視頻每秒成本在8000元至1.5萬元區間,一張圖片則要幾千元。

    翎 形象圖 圖片源自微博

    目前國內還處于虛擬藝人行業發展的早期階段,虛擬人的生意其實并不好做。技術手段尚未達至成熟,內容生產成本高昂,與此同時制作公司又需要不斷產出內容豐富IP人格、持續曝光延長生命,以鞏固大眾對IP的認知和印象。

    品牌廣告合作是虛擬人目前主要的變現方式,但在虛擬人的內容品控和粉絲基礎尚不穩定的情況下,盲目堆積商單廣告無疑會起到反效果。畢竟,相比真人明星,虛擬藝人與品牌的合作甚至連海報都可以直接使用P圖,倘若廣告內容粗制濫造、效果不達預期,商業化不僅不會為虛擬藝人吸粉,反而會對口碑造成難以修復的傷害。

    在這一發展階段,平臺發揮的聚合效應至關重要。一個虛擬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健康的平臺生態和持續向上的發展曲線,能夠助力虛擬藝人實現更長久的商業化運作。

    以國內虛擬藝人聚集度最高的平臺B站為例。目前,B站虛擬主播最重要的互動方式和收入來源就是直播。比如,樂華旗下的虛擬女團A-SOUL成員珈樂就在B站的生日直播中拿到萬艦成就。而以直播為基礎,視頻、二創、彈幕互動也讓虛擬主播獲得了更多粉絲,并實現留存。目前人氣較高的虛擬主播,都得是長期和粉絲們玩在一起,真正讓粉絲參與內容創作之中的。不能引發粉絲二創的虛擬人,終究只會變成“數字花瓶”,隨著概念紅利的消散而退場。

    而就在昨晚,一年一度的B站BLS直播年度盛典落幕。B站主播們要通過為期兩個月的比賽,角逐出多賽道共76個獎項,并最終選出全站總冠軍。虛擬主播作為直播的特色品類,BLS中專門設有相關賽道。數據顯示,目前B站的虛擬主播人數、作品數,還是用戶互動情況,都在以較高幅度增長。

    虛擬主播與UP主合作表演 圖片源自2021BLS盛典

    在這種勢頭下,即便是虛擬女團A-SOUL,也無法繞開B站發展。在出道一周年B站直播中,A-SOUL表演了由方文山和許嵩為其量身打造的歌曲《傳說的世界》,直播熱度高達1200萬。

    更重要的是,完整的社區生態鏈,讓虛擬藝人實現了與品牌的多樣化合作。比如通過品牌形象代言、共創新曲聯合投稿、直播聯合互動,A-SOUL在B站首發聯動單曲《魂然天成》,官宣成為歐萊雅男士跨次元推薦官。粉絲可以在直播中新單曲、看新PV、學護膚造型新知識,還能夠抽取來自虛擬藝人、品牌及平臺的福利。

    B站社區內的原生虛擬主播也在持續發展。由于站內虛擬主播本身擁有的IP形象,就與B站業務形成了較高的契合度。一個虛擬主播的身份可以是多樣的,除了單一的廣告合作,他們也頻頻在番劇、漫畫、演出活動中出場。

    比如,2021年,泠鳶為B站高口碑國創《時光代理人》演唱了動畫插曲。7月,她還成為了“領克05 PHEV新車主”,相關原創曲MV《決定,出發!》三次登錄熱門視頻榜單,各UP主改編視頻播放量破100萬。10月泠鳶又成為康師傅烏龍茶品牌推薦官,以定制產品與直播的形式進行商務合作和宣傳營銷。

    泠鳶演唱《時光代理人》插曲 圖片源自B站

    這種趨勢不僅讓虛擬主播們實現變現,也讓品牌方們看到了虛擬主播們的內容影響力和商業價值。

    泠鳶為品牌定制的原創音樂作品,引發了粉絲的二創熱情。根據此前的媒體報道數據,在營銷期間,領克品牌B站官方賬號粉絲量環比推廣前增長70%,汽車垂類官號粉絲量排名從第十上升至第五;康師傅烏龍茶品牌定制直播則在1小時內人氣峰值達到113萬,彈幕互動數超過1萬。

    領克x泠鳶yousa 圖片源自B站

    概念、熱搜、風口終歸會過去,一個行業能夠長期存活和發展,說到底是有人進來、有錢可賺。不久后的某一天,大眾一定會對虛擬人司空見慣,而所謂的虛擬藝人世界也必將如現實一般,區分出“頂流”和“18線”。內容是養料,社區是土壤,打造良性循環的生態,才能培育出虛擬人中的“常青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