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i Kenangan加入獨角獸俱樂部,會是“印尼版瑞幸”嗎?
本文首發于36氪出海網站,歡迎移步letschuhai.com查看更多全球商業相關資訊。
編者按:文章編譯自 KrASIA,原文標題 Kopi Kenangan becomes unicorn with USD 96 million from first close of Series C作者:Brandon Lee ;標題 Opportunities are brewing in Indonesia’s grab-and-go coffee scene作者:Khamila Mulia
隨著年輕人開始懂得品鑒本地出產的咖啡,過去幾年間咖啡在印尼日益流行。
印尼是世界第四大咖啡生產地和出口地,位列巴西、越南和哥倫比亞之后。印尼生產的咖啡豆在世界各地的咖啡愛好者們中頗有名氣,例如摩卡爪哇(Mocha Java)、蘇門答臘曼特寧(Sumatra Mandheling)、蘇拉威西托拿加(Sulawesi Toraja)等。根據 Statista 數據,印尼咖啡行業收入2021年預計約為95億美元,市場規模到2025年預計將以每年9.8%的速度增長。
Kopi Kenangan、Kopi Janji Jiwa、Fore Coffee 和 Kedai Kopi Kulo 等咖啡連鎖品牌在過去四年間紛紛成立,均以即拿即走模式運營。借助外賣應用如 GoFood 和 GrabFood,顧客可在應用上點單,自選取貨門店或者外賣上門。
這些公司的的商業理念相似:通常都有自家的招牌冰奶咖,同時提供多種類型的咖啡、茶、巧克力飲料,在社交媒體上活躍,經常提供折扣等。
不同于星巴克或者本地品牌 Excelso,Kopi Kenangan 等的門店一般更小,座位有限、裝飾簡單、不提供 WiFi,多數生意來自外賣和外帶訂單,位置上大多分布在大雅加達區和爪哇。
較低的價格和高調的社交媒體宣傳是這些新品牌的競爭法寶。單杯售價通常在18000到22000印尼盾之間(約1.26到1.53美元),是星巴克單杯最低價格3美元的一半。“(價格)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印尼市場不存在品牌忠誠度,顧客通常會選擇促銷和折扣。”投資研究公司 Third Bridge 的分析師 Sandeep Sharma 告訴 KrASIA。
咖啡行業的前景和即拿即走的商業模式已經吸引了投資者的興趣。11月,Kopi Janji Jiwa 的母公司 Jiwa Group 獲得來自 Openspace 和 Capsquare Asia Partners 的投資,Hey Kafe 獲得來自 Trihill Capital 的投資。其他區域性公司例如位于新加坡的 Flash Coffee 也同樣被投資者關注,獲得1500萬美元融資用于亞洲地區擴張。
Kopi Kenangan 進入獨角獸俱樂部
Kopi Kenangan 是印尼領先的咖啡連鎖品牌,近期完成9600萬美元的C輪融資后估值達到10億美元。 本輪融資由 Tybourne Capital Management 領投,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昆侖資本、B Capital、Falcon Edge Capital 參投。
目前這家連鎖品牌共有3000位員工,在45座城市有超過600家店鋪。它的競爭對手 Kopi Janji Jiwa 有800家店,Kedai Kopi Kulo 有250家。
Kopi Kenangan 不僅在 GoFood 和 GrabFood 等外賣平臺上售賣,自己也有獨立的移動應用,是印尼評分最高、下載量最多的咖啡應用。Kopi Kenangan 在過去12月內售出4000萬杯咖啡,預計在2022年Q1每月將售出550萬杯。據稱 Kopi Kenangan 年銷售額同比增長一倍以上,對未來的盈利也持樂觀態度。
Kopi Kenangan 瞄準的,正是街頭咖啡和星巴克之間的市場,強調便利和低價。Kopi Kenangan 的店鋪小而簡單,通常只有傳統咖啡店的10-20%大小。CEO Edward Tirtanata 在訪談中告訴 KrASIA,更小的店鋪意味著更低的租金和單店運營成本,降低成本后,公司可以在技術、咖啡機、高質量原材料上投入更多。
Kopi Kenangan 也涉足了其他餐飲領域,2020年12月創立面包和糕點品牌 Cerita Roti,2021年成立外賣炸雞店 Chigo,此外還有家庭友好餐廳 Rumah Kenangan 和精品咖啡店 Kenangan Heritage。
Kopi Kenangan 的公關和傳播經理 Ruth Davina 向 KrASIA 表示: “Kopi Kenangan 創歷時的愿景是成為印尼最大的本土連鎖咖啡品牌。隨著時間過去,我們發現有必要開拓咖啡之外的食品,豐富產品的同時也為不同細分市場的顧客提供品質選擇。”
這家公司還涉足了非餐飲領域,和本土護膚品牌 Somethinc 聯合推出含咖啡元素的身體磨砂膏和唇部磨砂膏,還和 SDF International 簽約合作,在印尼銷售其官方周邊。SDF International 擁有韓國 K-pop 組合 BTS 和包袋品牌 Built NY 授權。
“咖啡連鎖品牌探索副業來源是很自然的發展。例如星巴克除咖啡外有大筆收入來自食品、衍生品等其他產品。”Sharma 補充說:“Kopi Kenangan 的品牌形象不錯,也有不少資本,有能力升級和嘗試新產品。”
擁擠的市場
咖啡市場正變得越來越擁擠,但 Hey Kafe 的 CEO Edward Djaja 表示在即拿即走咖啡行業,還有很多空間可供品牌們競爭。
“在過去數年間,線上外賣平臺的發展導致外賣需求也飛速增長。即拿即走的模式很適合這些顧客。”他對 KrASIA 表示 Hey Kafe 的銷售80%來自外賣。Hey Kafe 成立于2020年6月,計劃在2022年第二季度上線移動應用。
Third Bridge 分析師 Sharma 也對這個行業的增長持樂觀態度。“行業還有許多機會,但零售策略將會發生改變。在疫情前許多咖啡店位于商場或辦公區域,現在開始進入住宅區。包括 Kopi Kenangan 在內的不少品牌甚至在加油站開店。我覺得這個趨勢會繼續下去。”
品牌們也會繼續利用線上渠道獲得增長,和老牌連鎖星巴克等競爭。Sharma 說,“數字優先的產品和技術支持會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的顧客信息用于留存。”
他還補充道,品牌的下一步會是往雅加達和爪哇以外的地區擴張。“Kopi Janji Jiwa 正在小一些的島嶼比如 Maluku 和 Papua 上開店。我認為更多的玩家也會尋求大城市以外地區的市場份額。”
文|施憶
編|趙小純
圖|Unsplash,Kopi Kenangan 官網
尋求報道、與作者交流、商務合作、投稿轉載,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公眾號“36氪出海”,點擊菜單欄-聯系我們-合作需求,掃碼填寫表單,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