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網盤青春版不限速不限額,良心發現還是無奈之舉?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迅雷限速,百度云盤限速,阿里云盤也限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東西是不會限速的?
而百度網盤青春版的到來,似乎昭示著名為“限速”的鳳梨罐頭要過期了。
百度網盤青春版號稱不限速,官方給出的宣傳圖片下載速度直達52M/s,網友們看著自己幾百k的下載速度,踴躍報名參加測試,這也導致青春版的搶先測名額一掃而空。
到了12月16日,官方頂不住壓力,趕緊出來發公告,表示“臨時決定不限制體驗名額”。俗話說物極必反,百度網盤這波直接把內部測試變成了公測性質。
筆者也在第一時間下載進行了測試。簡單來說沒有出現功能、性能欺詐的問題,下載速度雖然沒有達到52M/s這么夸張,但相比正式版已經好上太多,至少給出了該有的態度。
自2015年推出會員制以來,百度網盤限速整整四年,為什么會突然轉了性子?
該如何看待青春版?
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
甲是個小村民,每天走同一條路去農場挖蘿卜,而乙呢,是個有錢有勢的大哥。有一天,乙把所有蘿卜集中到了另外一個農場里,并且修了一條路,和甲說以后走這條路去挖蘿卜,快得很。
一開始沒問題,后來甲都已經走習慣了,乙卻在某一天突然發難,告訴甲必須每個月交30塊養路費,不然就得趴著走去挖蘿卜。甲沒錢啊,只能天天爬著去。后來又有一天,乙眉開眼笑地和甲說,我又搞了一條新路,這次真不收錢,隨便走,快得很。
是甲突然良心發現?明白了自己既然靠著蘿卜資源打廣告賺翻天,就不該再欺負窮哥們?不,對于認錢不認人的甲來說,只有一種可能——嗅到了危險的味道,不得不做出改變。
11月初,工信部下發了《關于開展信息通信服務感知提升行動的通知》,要求網盤相關企業優化產品服務,滿足免費用戶基本的網盤下載需求。
緊接著,監管機構還推動百度網盤、騰訊微云、阿里云盤等八家網盤企業簽署《個人網盤服務業務用戶體驗保障自律公約》,承諾推出 " 無差別速率產品 ",為用戶提供無差別的上傳和下載速率服務。
作為占據中國網盤市場85%的老大哥百度網盤,自然一馬當先,率先做出改變推出百度網盤青春版。
同樣作出改變的還有天翼云盤、阿里云、網易云盤等等。對比之下,似乎發現了一個問題:其他品牌都是直接操刀改造主產品,怎么就百度扔上來一個“青春版”?
答案昭然若揭:“百度云盤青春版”,或許只是百度拋出的擋箭牌罷了。
良心發現還是新擋箭牌?
如此推論并非空穴來風。
首先,青春版與原版并不互通。如果用戶想要把原本賬號中的文件轉移到青春版中,百度也是允許的,但是只有3次。不是每日,也不是每月,而是“永久”。也就是說,每個賬號只有轉移3次文件的權力,而后就各走各路。
百度云盤的老用戶居多,誰的網盤里沒有幾百個G的回憶,3次和0次的區別真是不大。
不僅如此,青春版在存儲空間設置上就很有講究。青春版的存儲上限只有10G,也就是說,按照現在的藍光電影1080P平均大小15G來計算,充其量放上兩部720P的影片。
綜合來說,青春版就是一款僅僅提升了速度的閹割版網盤。它的存在,只表達百度“我愿意整改取消限速”的態度,其余一切麻煩由用戶自行解決。
再往更深層次分析,青春版的出現讓更多人感受到了不限速的快樂,也將進一步刺激百度網盤會員的增長。
一石一鳥是高手,一石二鳥是大師,當我們繼續向下分析會發現,百度網盤青春版或許是“一石三鳥”的天才之舉。
BAT的榮光,百度很難重鑄
百度網盤本體目前實行雙會員制。普通會員提升網盤容量和一些完全沒必要的功能,限速仍舊存在。超級會員才是兼而有之,價格自然也更高些。
那我們完全可以合理猜想:青春版如今沒有限速,同時給出了少得可憐的存儲空間,下一步是不是就要空間收費了?如果真的如此,那么青春版將成為百度又一吸金利器,打造出毫無破綻的網盤帝國。
也有不少網友表示,網盤的維護成本擺在那呢,收點錢不過分吧?
對于擴容、限速收費的情況,百度官方曾經做出過回應,表示提供免費空間內存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而用戶在上傳和下載文件時,官方還要對帶寬進行付費,傳輸文件時的帶寬越大,需要的費用就越高,下載速度完全免費開放,成本屬實頂不住。
但現在看來只不過是個冷 笑話 。難道政策一下來,成本就頂得住了?那未免太過神奇了些,廣告收入可能已經難入大廠法眼。
如此揣測青春版也 事出有因 。百度此前就是以免費純凈不限速版本迅速占領市場,然后舒服地接下大批廣告推行會員制,同時不斷收攏資源,與平臺合作提供專屬下載資源,百度網盤用短短數年時間,就讓整個國內的網盤市場臣服,不得不說打得一手好牌。
前段時間還有網友熱議百度收購的日本公司Popin在海外推出的網盤Dubox,無廣告、大容量、不限速,并且完全免費,顯然是想一招鮮吃遍天。
說實話,同樣的套路去賺外國友人的錢無可厚非,但是Dubox自動檢測國內IP,拒絕國內用戶使用的行為屬實有些小家子氣。
縱觀BAT三巨頭發展歷程,騰訊在游戲領域一騎絕塵,阿里雖然面臨困境但也家大業大,只有百度撞來撞去,卻只剩下半地雞毛。
以小見大,萬般皆是。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席地亂談”(ID:xd-lt-),作者:作者:席地,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