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美國擋不住商湯:僅一周后重啟IPO,新增基石投資3.8億元,年前30號掛牌上市

    被美在“定價日”精準打擊的商湯,IPO進程重新啟動。

    就在剛剛,商湯科技最新公告稱,此次香港公開發售將于今日(2021年12月20日)九點開始,至周四(12月23日)中午12點結束。

    預計下周四(2021年12月30日)登陸港交所,掛牌上市。

    與原計劃相比,此次發行規模、募資金額及定價區間方面,均沒有變化。

    基石投資規模反倒從原來的4.5億美元,提升至5.1億美元,新增折合人民幣約3.8億元。

    換句話說,這波美國操作之后,商湯IPO不光擋不住,甚至再獲實力認定,受到更多資本青睞。

    美國擋不住商湯

    就在上周同一時間,商湯宣布因美國“黑名單”及其影響,推遲香港IPO計劃,之前投資和費率都將退還。

    按照原計劃,商湯將于12月17日(上周五)登陸香港聯交所。

    在此之前完成了招股方案,基石投資者也已確定。

    結果就在12月10日——商湯“定價日”,美國突然刁難。

    財政部下通牒:“美國相關”的投資者將不能參與商湯科技募資。

    對即將掛牌上市的商湯來說,無異于臨門一腳精準打擊。

    在更新的招股信息中,原有的9名基石投資者已經發生了變更。

    廣發基金、Pleiad基金、WT、Focustar及Hel Ved從原名單中退出。

    徐匯資本、國泰君安、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斞劭啤⑻┲菸穆贸蔀樾碌耐顿Y者。

    其中徐匯資本認購總金額為1.5億美元的股份;國泰君安認購3800萬美元的股份。

    更新之后的基石投資者認購金額達到了5.1億美元,占發售股份的68.9%,相較于原計劃新增了0.6億美元規模。

    被美國精準打壓后,商湯募資的確受到了影響,但想不到的是——投資規模反而變大了。

    被打壓下的中國AI企業

    這并非商湯首次被美國拉黑,也并非只有商湯一家公司受到此般待遇。

    早在2019年年底,美國商務部就將商湯在內一大批AI公司列入實體清單,但并未對商湯發展產生實際影響。(當時影響的是曠視)

    而在拉黑商湯之后,美國財政部將8家中國科技企業拉入同樣的黑名單。

    其中包括云從、曠視、依圖、大疆,以及中科曙光、美亞柏科、東方網力、立昂技術等這類A股上市公司。

    隨后,曠視科技和云從科技先后發布聲明稱,對此表示強烈反對。

    但由始至終,并沒有對這幾家公司產生太大的影響,比如全內資控股的云從,還未上市的大疆。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 美國對中國科技公司打壓,進入了新階段,在限制技術出口、切斷上游供應,甚至逼迫開源社區站隊之后,又拿出了金融投資大棒。

    這種無端打壓,成為中國科技企業面臨的新挑戰。

    參考鏈接:

    https://www1.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21/1220/2021122000010_c.pdf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量子位”(ID:QbitAI),作者:楊凈,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