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確定性的垂直賽道,「ExploMar擎波探索」率先啟動氫能在船艇場景的全球化商業模式
國際海事組織對船舶行業脫碳提出明確的時間表
脫碳是全球能源戰略轉型的目標,船舶業也不例外。從2020年3月1日起,IMO(國際海事組織)將加強限硫令的實施工作。同時,一項禁止載運不符合規定燃油的規定即將生效。IMO2020年限硫令將船舶燃油中的含硫量限制在0.50%以內。鑒于減少空氣中的硫氧化物有益于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根據IMO《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國際公約》,該規則自2020年1月1日起在全球范圍內生效。
目前船舶行業脫碳節點處于從短期目標向中期目標實現的過程中,減碳要求為50%-70%,這個目標是通過對現有和新造船舶進行動力系統的技術革新來實現的。
ExploMar擎波探索氫能船舶動力系統設計原型
中國首家專注氫能船艇動力系統提供商
擎波探索(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ExploMar“)創始核心團隊覆蓋了車企、船企、燃料電池公司、能源公司、船級社全鏈背景,核心技術人員在系統控制算法、船舶法規、新能源船舶、水動力等維度具有高階從業經驗。圍繞場景需求搭建的核心團隊對電控、三電技術、氫能、氫安全、船舶法規、水動力等技術要素進行融合,最終對船舶進行技術包輸出,精準覆蓋船艇動力系統需求。
率先推出氫能船艇動力系統
”與大家常說的燃料電池系統不同,我們研發設計的氫能船艇動力系統是包含了能量管理系統、燃料電池系統、儲氫/惰化系統,推進系統等子系統的動力總成。“ExploMar創始人董江向36氪介紹:”ExploMar通過跨領域技術導入、融合,從而輸出可以滿足覆蓋船艇動力系統需求的產品,也體現出對于船舶領域脫碳技術路線的深刻理解和價值創造能力。“
目前,ExploMar的第一代“ISLANDWAVE島波”氫能船艇動力系統已經可以實現100-1000kW功率段船艇方案全覆蓋,并精準解決該功率段傳統燃油機:能耗高、排放大、效率低、機械磨損大、保養成本高、被進口高端品牌壟斷市場等痛點。在零排、安全、強勁、高效、模塊化等特點加持下,領先進入氫能在船艇這一垂直應用場景,并成為實現船脫碳目標的探索者。
打破國內補貼依賴模式,憑借“制造升級”和“進口替代”進入全球商業市場
受經濟發展程度、地理環境特征、休閑文化氛圍等因素的影響,中國游艇市場尚處于導入期,而全球95%以上的游艇份額被北美和歐洲占據。因此,ExploMar在市場及商業化方面具有明顯的國際化基因,創始團隊早期在燃料電池和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經驗為明確公司發展戰略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國內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的應用已進入了快速增長周期,但無論是客車還是卡車,都無法擺脫對補貼的高度依賴,并且區域化壁壘明顯,市場總量也非常有限。我們團隊通過這些年在車輛場景的經驗積累和對市場趨勢的分析,找到了一條可以讓市場買單的賽道。” ExploMar創始人董江對場景的未來非常篤定,“一方面,我們在國內市場緊密跟隨3060戰略,在公務船艇、港口工作船艇等場景助力脫碳目標;另一方面,我們會以中國研發、中國制造、國際化服務的能力體系,使高端船艇,特別是游艇行業,擺脫動力系統進口依賴,成為全球游艇制造鏈中的重要一極”。
公司在成立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已對接開發美國、新加坡、中國商業化游艇、港口工作船艇、科研船艇等多樣化場景,體現出氫能船艇垂直場景國際化、市場化、容量巨大、需求強烈等等特點,與氫能在叉車、重卡、公交場景體現出截然不同的特點。
按照規劃,ExploMar未來將從自主可控的技術及穩定可靠的產品逐步到塑造新游艇產業生態,在傳統海事領域的領先國家布局研發中心、體驗中心,圍繞能源、系統、應用、服務的全域體系,構建全球化的氫能垂直場景標桿企業。
據公開消息,10月21日,ExploMar宣布獲得由K2VC險峰長青領投的美元基金種子輪融資,并已啟動首個國內商業訂單、以及海外項目的系統開發工作。近期,資本市場正與公司密切溝通新一輪融資事宜,具創始人董江介紹,下輪資金將重點用于研發投入和海外市場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