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復制」華為

    2021年7月29日,幾經延期的華為P50對外發布,然而,這款手機配備的4G技術多少讓它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余承東在發布會上苦笑著稱:

    我們是5G技術的全球領導者,因為這兩年多美國的四輪制裁,限制了我們的5G手機發展,我們的5G芯片現在只能當4G(芯片)用。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四家運營商發放5G牌照標志著我國正式邁入了5G時代,近日。市場調研機構IDC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5G手機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占比已經高達77%。

    不過,IDC也指出,“本季度國內4G手機出貨量占比在近兩年中首次出現反彈,”原因之一是“華為在不可抗力影響下大幅轉向4G產品。”

    從“中華酷聯”到“華米OV”,如今被迫出現“產品逆淘汰”的華為需要另謀出路。

    01 華為跌落神壇,榮耀分拆獨立

    2020年11月17日,40家企業在《深圳特區報》發布聯合聲明,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由深圳智慧城市科技和榮耀的30多家代理商、供應商投資成立)已與華為簽署了收購協議,由后者完成對榮耀品牌的全面收購。

    同樣是在這一天,華為發布聲明稱,“交割后的榮耀,華為不占有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

    在這場被視為產業鏈發起的自救運動后,成立7年的榮耀正式獨立。

    2013年7月31日,經過一年多的研發,小米首款紅米手機正式面世,這款799元的智能手機僅用半年就賣出了500萬臺。這樣的勝利對于雷軍而言并不是第一次,曾于1999年主導過金山與盜版軟件打價格戰他,這一次在智能手機領域取得了同樣的勝利,小米的性價比由此也進一步為眾人所知。

    也就是紅米手機發布這年年底,華為子品牌榮耀悄然面世,并發布了首款智能手機榮耀3C,聲稱要“重新定義千元智能機”的榮耀3C定價798元,只比紅米手機低了1元,背后目的昭然若揭。

    不過,如果僅僅是將紅米作為對手,也就很難再有后來中國手機市場的品牌格局,實際上,就在華為成立榮耀這一子品牌的第二年,榮耀發布了自己的子品牌暢玩,由暢玩對標紅米。

    這一招不僅讓榮耀為自己提升了些許江湖地位,同時也將自己的戰場進一步擴大,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對標其他互聯網手機品牌,補充華為中低端機型成了榮耀真正的戰場。

    四年后,在2017年雙十一后的一場發布會上,榮耀總裁趙明激動地表示,2017年1-11月,榮耀超越小米,拿下中國互聯網手機市場份額第一名。也是在這場發布會上,趙明提出,要在三年時間內將榮耀海外市場占比從15%提升到50%,讓榮耀成為一個全球化品牌。

    當時的趙明或許不會想到,當年風頭正盛的華為和榮耀會在三年后遭逢劫難,彼時,作為榮耀CEO,他將主導撰寫華為出售榮耀的商業計劃書。

    實際上,出售榮耀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也是華為手機業務的一次自救。

    2020年,受美國制裁影響,華為由于手機芯片供應不足,產品缺貨嚴重,整個手機業務經歷了大幅跳水。從IDC公布的統計數據來看,2020年第二季度,華為手機以5580萬部出貨量、20%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而到第四季度時,華為手機出貨量驟減四成,僅有3230萬部,市場份額也僅剩8.4%,跌到全球第五,險些被歸為“Others”。

    這年10月,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華為極有可能出售榮耀手機業務,而出售榮耀對于榮耀品牌、供應商和中國電子產業會是一個多贏的交易。

    之后事情的發展是,華為確實做出了出售榮耀品牌的決定,并為榮耀輸送了包括華為消費者業務COO萬飚、華為消費者業務產品線總裁方飛在內的多位高管,以及其他一應團隊。

    獨立后的榮耀重新打通了供應鏈、梳理了產品線、搭建了線下渠道,為了打消供應商的疑慮,據《深網》援引榮耀內部人士消息稱,趙明曾親自向國內各省主管和合作伙伴做過說明。

    對于榮耀而言,這次獨立同樣是一個機會:曾經立志做世界第二的榮耀,如今終于有機會將目標定為全球第一。

    02消失的V系和絕地反擊

    獨立后的榮耀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芯片問題。

    2021年1月22日,榮耀對外發布了獨立后首款產品榮耀V40,這款手機的核心處理器從之前華為麒麟芯片切換到了天璣1000+ 5G芯片,預示著榮耀重新回到采用外部供應芯片這條路上。

    不過,由于天璣1000+是聯發科2020年5月就對外發布的5G芯片,由2020年6月開售的iQOO(vivo子品牌)Z1首發搭載,后又陸續用到了當年發布的Realme X7 Pro、Redmi K30至尊版上,相較于一年前發布的這三款起售價分別為2198元、2199元、1999元手機,榮耀V40 3599元的起售價顯得有些難以服眾,即使相較于同為8G+128G配置的同類手機,價位也要高出1000+。

    這時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進入成熟期,榮耀在失去了(華為)自研芯片這一優勢后,盡管在設計上做了一些優化,但從后來市場銷售情況來看,消費者對榮耀這款過渡機型并不買賬。

    從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2021年一季度統計數據來看,剝離榮耀后的華為掉出了全球前五。與此同時,榮耀也未能進入國內前五,等到榮耀沖到國內第五名,已經是第二季度的事兒了。

    在此之前,曾經一度在國內手機市場月出貨量超過600萬部的榮耀下滑到月出貨量僅有幾十萬部,市場份額也從16.7%的高點一度跌至今年4月3%的低谷。當時的榮耀備受質疑,能否觸底反彈備受爭議。

    好在自榮耀V40之后,榮耀在今年發布的多款產品先后用上了聯發科的天璣900、天璣1000+,高通的驍龍778G、驍龍888,解決了芯片問題的榮耀,開始走出華為的庇護,也開始走出華為的陰影。

    線下渠道建設是獨立后的榮耀關乎根本的另一個問題,為此,在拆分時,榮耀從華為繼承了部分線下渠道資產,而當時簽署聲明、聯合收購榮耀的40家企業也為榮耀帶來了不少線下渠道資源,在今年6月榮耀50發布會上,趙明稱,“在過去幾個月中,榮耀的渠道和零售商為榮耀建設了2500+體驗店和專區。”

    在產品體系上,趙明在榮耀50發布會上表示,將保留Magic系列、數字系列、X系列,并將Play系列發展為線上子品牌。而曾經對標華為mate系列的V系列在這次調整后將不復存在,搭載天璣1000+的榮耀V40成了這一系列最后一款手機,虎頭蛇尾的退場讓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產品線多少有些遺憾。

    經過上半年一系列調整后,榮耀在下半年有了大動作,尤其在產品發布節奏上開始跑起來。從6月的榮耀50,到12月的榮耀60,在這之間,榮耀迅速推出了包括榮耀50、榮耀60、榮耀X20、榮耀X30i、榮耀Magic 3在內的十數款產品,甚至還與谷歌達成合作,海外版榮耀50將重新搭載谷歌GMS。

    多款新品的迅速面市也讓榮耀的國內市場占比得以迅速攀升,從IDC公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的統計數據來看,榮耀以1400萬的出貨量拿到了17.3%的國內手機市場份額,甚至再次超過了小米。

    這樣的成績能否拉平榮耀2021年全年綜合市場表現還不好說,但也不失為是榮耀第一個翻身仗。

    只是,接下來,沒了自研芯片的榮耀不得不重新回到和其他手機廠商一起搶首發、搶芯片的日子里。

    03華為撒豆成兵

    在與華為分家后,榮耀經過一年籌謀終于在年底扳回了一些局面,不過,作為華為曾經主打中低端產品的子品牌,榮耀其實無法完全消化華為這些年在手機業務上的積淀,而華為真正的勢能也遠不止這些。

    實際上,除了榮耀之外,在華為智選生態中,2021年也出現了多款華為供應鏈廠商的手機產品。

    華為占股比49%的鼎橋通信對外發布了搭載麒麟985 5G芯片的鼎橋N8 Pro是關注度最高的一款產品,這款酷似華為Nova 8 Pro的5G手機雖然在發布不久后就進行了下架,但近日有消息稱,同樣搭載麒麟5G芯片的鼎橋M40也已經在路上。

    此外,就在昨天(12月2日),曾出現在那份聯合收購榮耀聲明名單上的中郵通信(中郵器材全資子公司)發布了Hi nova 9、Hi nova 9 Pro兩款手機,這兩款搭載高通驍龍778G的5G手機,整體配置酷似華為Nova 9系列產品。

    發布會上雖然對于這兩款產品與華為的關系只字未提,但據鋅產業了解,這兩款同樣是華為智選生態產品,采用了華為的ID設計、質量管控標準,以及線下服務體系。

    面對當下復雜的局面,華為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考慮,如何讓鴻蒙生態高速發展、如何讓手機業務走出陰霾……

    不過,另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當年從步步高走出了現在的OPPO、vivo,如今的華為又能拆分出幾個“華為”?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鋅產業”(ID:xinchanye2021),作者:金旺,36氪經授權發布。